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公益性自然教育必要性调查

2021-04-17 02:31邹晓艳谭迎春何廷美
陕西林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经营性三江公益性

刘 俊,邹晓艳,谭迎春, 何廷美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四川 汶川 623000)

自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补充,是带领孩子走进自然,在自然的环境下,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培养教育孩子,通过大自然的力量去激发孩子的内在潜力,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和习惯[1]。而拥有丰富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保护区,则成为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首要选择场所。

目前在我国各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根据其性质,可分为经营性和公益性两种。在国内,自然教育并未形成独立学科被纳入学校课程,因此,自然教育活动是由相关自然教育机构来实施完成的[2]。随着自然教育机构数量上的快速增长,缺乏行业规范、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费用收取标准缺失等问题频频发生,特别是在受众方面,面向城市中小学生的经营性自然教育机构成为自然教育行业的主力军,农村和山区的孩子却成为行业发展的盲点[3]。然而,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却有着长期相互依存的关系,能否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和认同,直接关系到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成败[4]。因此,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面向当地的中小学生开展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且必要,现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来说明。

1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活动概况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是国家级的第三大自然保护区,是四川省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珍稀动植物最多的保护区,也是优秀的青少年森林自然教育实践示范基地。

当前,卧龙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实施的经营性自然教育活动主体主要是外来自然教育机构,其资金来源于活动收入,受众则以城市人口为主,包括成人、中小学生、亲子家庭及社会团体等,活动时间以节假日和暑假居多。其师资队伍主要由自然教育机构从业人员组成,保护区基层保护站的护林员和科研人员有时也参与其中,负责路线引导和环境解说等。

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起步较晚。 2018年,在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Ocean Park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of Hong Kong, OPCFHK)的支持下,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保护站在汶川县三江小学率先开展了近6个月的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2019年,三江保护站在卧龙特区(管理局)的支持下,组织并成立“卧龙自然教育三江学堂”,以社区为切入点,不定期地在汶川县三江镇范围内,开展面向当地青少年学生的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活动形式包括不仅限于自然手工、自然游戏、夏令营、亲子营等,活动时间也相对灵活,包括周末、节假日、暑假和寒假。导师团队主要来源于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活动场所主要是缓冲区外围及周边社区。

表1 卧龙自然保护区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与经营性自然教育活动的比较

2 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效果问卷调查及结果

2.1 问卷调查概况

2020年7-8月,卧龙自然教育三江学堂对汶川县三江镇范围内的青少年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此作为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估,截止2020年8月20日,共获得调查问卷62份。

参与调查的青少年学生中,88.7%是汶川县三江镇当地居民,11.3%是来自于城市的游客,这些学生中以小学2~4年级的学生居多,占78%,男孩比例达3/5。参加过自然教育活动学生的共5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3.5%,且都是通过三江学堂参加的,参加过3次以上活动的占60.3%。这些学生中,都主要以体验自然环境、学习增长知识和玩乐为活动目的,喜欢主题户外课堂、自然手工、自然创作和自然游戏,喜欢利用自然资源制作食物和手工品等。

2.2 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评价

2.2.1 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效果评价 表2显示,参加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后,青少年学生的学习、适应、观察、交流、服务、团队协作以及资源利用等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学习能力提升最高,达69%,其次是适应能力、服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资源利用能力,分别提升了51.9%、52%、51.7%、51.8%,观察能力提升了22.4%,交流能力提升了29.4%。这表明三江学堂所开发的自然教育课程,在观察类、以及锻炼学生的社区交流能力类型方面仍需要加强。

2.2.2 青少年学生对卧龙自然保护区满意度评价 从表2 看出,自然教育活动前,72.6%的学生都知道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大致位置,而了解保护区生态功能的仅占22.4%,对保护区满意的也仅有6.9%,65.5%的学生对保护区持中立态度。活动后,96.6%的青少年学生们表示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了解及支持,对保护区的满意度也上升到89.7%,这对于卧龙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以及维护保护区与社区长期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表2 卧龙自然教育三江学堂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评价

3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公益性自然教育必要性分析

3.1 与经营性相比的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可持续性分析

经营性自然教育机构所实施的自然教育活动只有实现盈利目标,才能维持其正常运转。但活动的开展易受季节和天气变化影响,因此活动时间和场所受限,则不利于机构的运营,以及团队的稳定、建设和进步等。经营性的自然教育活动在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以及保护区的知名度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给保护区带来的环境和植被破坏不容忽视,同时对成员行为约束力度不够,由此也存在安全隐患。

当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实施的主体是三江学堂,目的是进行社区宣传教育,资金来源比较稳定,且导师都是三江保护站工作人员,对周围环境和资源非常熟悉。出于自然导师特殊的身份和责任感,在队员行为约束上较为强势和有力,对保护区及社区整体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最小,这不仅有利于树立保护区的正面形象,更易受到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支持。就卧龙自然保护区而言,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前景更好。

3.2 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更加符合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功能定位

自然保护区是管理自然的基本单位,其主要生态功能就是保护[5]。开展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呼吁和动员保护区周边社区乃至社会公众共同保护自然,减少人类活动给自然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开展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更能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服务文化教育功能。

3.3 相对城市学生保护区周边学生更应该享有

因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管理,高昂的活动费用不仅让山区和农村的孩子们望而却步,也使得自然教育完全偏离了初衷,成为了某些机构和个人的谋利手段[6]。然而纵观近年来自然保护区内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绝大多数都是由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做出的。因此,开展面向保护区周边社区青少年学生的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尤为迫切和必要,这对于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果的实现和维护,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3.4 有利于保护区壮大自己的自然教育力量

稳定的自然教育导师团队,是提升保护区自然教育力量的先决条件。经营性自然教育机构在导师团队上最大的弊端在于人员流动性大,这是由其主体性质决定的,一旦无法实现盈利,便面临着人才的流失。而保护区公益性自然教育机构则很好避免了这个问题,稳定的人员构成是提升团队能力最基本的保障,对保护区自然教育力量的壮大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经营性三江公益性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关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政府管控的思考
军工院所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升建议
山西确定20家省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
公益性气象信息大众传播力提升方法研究
做好公益性报道让温暖在城市流淌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