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静脉滴注致患者严重不良反应1例

2021-04-17 08:34杜连珍杜池易爱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6期
关键词:巴坦头孢哌酮注射用

杜连珍,杜池,易爱玲

患者,男,67岁,体质量66 kg,主因“尿频尿痛伴畏寒发热”于2020年11月7日就诊于黄陂区人民医院盘龙城院区,住院治疗4 d后尿频尿痛症状有所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20年11月11日来江汉大学附属黄陂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并收入院治疗。现病史:患者于4 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线细小,排尿较困难,尿色稍黄,无肉眼血尿,伴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至39 ℃左右(具体不详),无寒战,伴少许右侧腰部胀痛,无恶心呕吐,无胸闷胸痛不适。否认烟酒嗜好,否认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乙肝、血吸虫、甲亢、传染病等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和其他不良嗜好。既往病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患者于1984年因外伤致尿道损伤,1989年因右肾结石行经皮肾镜手术发现尿道狭窄,2003年患结核性胸膜炎,有治疗史。2012年再次因右肾结石尿道狭窄行经皮肾镜手术。心脏彩超检查无异常。否认新冠肺炎病史,否认与新冠肺炎患者或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接触史。门诊拟诊断“泌尿道感染”收住入院。

入院查体:T 37.4 ℃,P 106 次/min,R 19 次/min,BP 152/80 mmHg。神清,口唇无发绀,颈软,颈静脉无充盈,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巩膜无黄染,皮肤结膜无出血点及淤斑。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右肾区叩击痛,左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血常规示CRP 64.37 mg/L,WBC 4.97×109/L,RBC 3.93×1012/L,Hb 118 g/L,N% 79.54%,PLT 187×109/L。甲流乙流抗原均阴性,新冠病毒核酸及抗体均阴性。胸部CT:右肺中下叶纤维、钙化灶。尿常规检验报告:抗坏血酸2.80 mmol/L ↑,白细胞32 个/μl ↑,未分类结晶84.00 个/μl ↑。

2020年11月11日11时10分,患者接受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静脉滴注治疗约10 min时,突发双上肢、双下肢红色点状小斑疹,伴皮肤瘙痒发红,双侧腘窝及面部、前胸、后背、腰部有红色小丘疹,无发热,无头昏心悸等不适,当时未予重视。20 min后患者突发全身皮肤瘙痒、胸闷、喉头堵塞感、气促、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发绀、濒死感等不适,四肢麻木、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症状。

抢救措施:临床医师考虑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静脉滴注致患者过敏性休克应迅速抢救,帮助患者平卧并立即停用药物并予地塞米松10 mg+0.9%氯化钠溶液10 ml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 ml+0.9%氯化钠溶液10 ml静脉缓慢推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 mg肌肉注射,同时予吸氧,流速4~5 L/min。约50 s后患者呼吸改善,20 min后患者药物过敏症状稍有缓解。抗感染治疗药物更换为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加予马来酸氯苯那敏10 mg肌肉注射。并请皮肤科会诊建议对患者原有治疗方案进行调整,除常规补液等对症治疗外,予炉甘石洗剂外擦,每天可多次用药;并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每天1片;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外涂,每天2次。同时予维生素C注射液2 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滴速40滴/min。

患者抗感染用药方案改为左氧氟沙星后未再出现不良反应。后因尿道扩张不顺利,请泌尿外科会诊后转泌尿外科继续治疗。治疗3 d后患者瘙痒症状好转,治疗8 d后患者呼吸顺畅。体检:体温36.4 ℃,脉搏90 次/min,呼吸21 次/min,血压120/70 mmHg,2020年11月23日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治愈出院。

讨 论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为第三代头孢菌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对中、重度泌尿系统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较好[1]。药理学研究表明,头孢哌酮是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杀菌作用。他唑巴坦通过抑制β-内酰胺酶达到治疗效果,两种药物对多种β-内酰胺酶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头孢哌酮的抗菌谱[2-3]。故该药对广谱抗生素和抑制β内酰胺酶具有双重作用[4]。本报道中1例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引发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经及时抢救给予抗过敏药物等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治愈出院。

临床上随着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的广泛应用,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病例逐年增多[5]。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以胃肠道反应为主要不良反应,但药品说明书仅描述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而静脉给药该药可引起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斑丘疹、荨麻疹、药物热、偶见有皮疹等症状,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该药其他不良反应文献报道已有很多,阳国英等[2]文献报道,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最短发生ADR的时间为1 min。袁丽等[6]研究表明,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静脉滴注10 min时患者突发全身皮肤瘙痒、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大汗淋漓等不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考虑为临床过敏性休克引起。另有研究表明,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后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30 min内,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以过敏性休克和血液系统损害为主,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全身性损害等[7-9]。

本例患者在使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静脉滴注行抗感染治疗输液约20 min后,突发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喉头堵塞感、全身皮肤瘙痒、发绀、濒死感、大汗淋漓等不适,四肢麻木、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考虑系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静脉滴注致患者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用药,给予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肌肉注射,同时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约30 min后,患者的过敏症状稍有缓解。继续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给予氯雷他定片、复方甘草酸苷等治疗后患者瘙痒逐渐好转。本例患者诊断明确,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体健。从患者用药及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上分析,患者在使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静脉滴注之前无明显不适,在静脉输注20 min后休克症状立即出现,对症处理停止静脉输注后,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患者停用药物后改为左氧氟沙星继续抗感染治疗再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12 d后患者康复出院。故参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关联性评价标准和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来判断,考虑为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根据严重性不良反应的划分,过敏性休克属于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临床使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时,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逐渐退化,在体内吸收、代谢与排泄药物的能力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日益增加[10-11]。宋明辉等[12]研究表明,患者使应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之前并未发生不良反应,皮试结果在使用前为阴性。用药后患者出现了严重过敏性休克,在用药过程中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药物使用前要认真阅读相关资料,严格按照说明书的适应证用药,对过敏体质患者要谨慎用药,对30 min内用药患者要严密观察。此病例警示医护人员在患者首次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试阴性前提下,对0.5~1 h内皮试阴性的患者应严密观察有无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使用本类药物时应严密观察用药剂量与给药速度[13-14]。同时临床医师和药师在用药过程中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用药指导和监护。做好临床使用该药时的应急抢救措施,如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同时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15-16]。

建议临床医师在制定用药方案前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及家族过敏史,尤其对>60岁患者首次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密切监测用药后反应,并根据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特点实施药学干预。笔者对医院临床应用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分析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特点与规律。加强药物使用监护,可预防、降低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为临床医师掌握其适应证与用法用量,并提出预防对策,为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巴坦头孢哌酮注射用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新型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研究进展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买糕德~女子37岁生38娃 10个女儿28个儿子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