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沿海部队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种类分析

2021-04-17 13:50刘洪涛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过敏原荨麻疹部队

李 杰, 谷 倩, 邹 腾, 刘 辉, 刘洪涛

1.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 皮肤科,辽宁 大连 116011;2.北部战区总医院 普外科,辽宁 沈阳 110016

荨麻疹病因复杂,与感染、食入物、吸入物、自身免疫等有关,通常认为,过敏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是其重要的始动因素。明确过敏原,避免接触或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是防治荨麻疹的关键。由于部队具有特有的年龄及性别结构构成、人员流动性、集体训练生活等特点,受地理环境、气候、饮食等因素影响,部队人员皮肤病病种局限、疾病特征突出,又各有区别[1]。有研究报道,近年来,除浅部真菌病外,过敏性皮肤病发病率不断增加,尤其是荨麻疹,已成为平时及战时严重影响战斗力的因素之一[2]。本研究旨在探讨北方沿海地区部队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的种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联勤保障部队967医院收治的800例部队荨麻疹患者纳入B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710例非部队荨麻疹患者纳入A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或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2];检测前1周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组胺药物。A组中,男性470例,女性24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7.34岁;病程1周至10年,平均病程3.12个月。B组中,男性720例,女性80例;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28.22岁;病程1周至5年,平均病程2.5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采用苏州浩欧博(HOB)公司过敏原检测系统(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患者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使用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ulin E,tIgE)抗体的抗原条带对tIgE进行分级定性检测。检测试剂盒包括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共20项过敏原。其中,吸入性过敏原包括螨混合(屋尘螨+粉尘螨)、屋尘、柏树/榆树/梧桐/柳树/杨树、苦艾/艾蒿/豚草、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根霉/毛霉、猫毛皮屑/狗毛皮屑;食物性过敏原包括蛋清/蛋黄、牛奶、鳕鱼/鲑鱼/鲈鱼、虾/蟹/扇贝、牛肉/羊肉、芒果/菠萝/苹果/桃子/草莓、花生/开心果/腰果/榛子。

1.3 检测结果判定 血清sIgE检测结果为半定量指标,按浓度分为0~5级,1级以上为阳性:0级,sIgE<0.35 U/ml;1级,sIgE 0.35~0.70 U/ml;2级,sIgE 0.71~3.50 U/ml;3级,sIgE 3.51~17.50 U/ml;4级,sIgE 17.51~50.00 U/ml;5级,sIgE>50.00 U/ml。患者血清中有1种或1种以上sIgE出现阳性即为阳性病例。血清tIgE为定性指标,根据抗原条带显示,分为5个级别:0~20 U/ml;21~50 U/ml;51~100 U/ml;101~200 U/ml;tIgE>200 U/ml。因其参考值与年龄有关,各组患者年龄均>19岁,故均按tIgE<100 U/ml为阴性指标标准,tIgE≥100 U/ml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过敏分布比较 A组血清sIgE阳性率为71.97%(511/710),吸入性过敏原主要以尘螨、屋尘、霉菌、树粉、艾草为主,阳性构成比分别为33.80%、29.58%、26.76%、23.94%、21.13%;食入性过敏原主要以鸡蛋、牛奶、水果类为主,阳性构成比分别为19.72%、18.31%、11.27%。B组血清sIgE阳性率为58.88%(471/800),吸入性过敏原主要以艾草、屋尘、树粉、尘螨、霉菌为主,阳性构成比分别为23.75%、18.75%、17.50%、15.00%、11.25%;食入性过敏原主要以牛奶、鸡蛋、水果类为主,阳性构成比分别为11.25%、7.50%、6.25%。两组患者sIgE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1种过敏者占23.38%(187/800),A组占19.72%(140/7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2种及2种以上过敏者占35.50%(284/800),A组占52.25%(371/7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血清tIgE分级测试结果比较 B组tIgE阳性率为52.13%(471/800),高于A组的40.42%(287/7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荨麻疹的过敏原检测方法是血清sIgE检测,其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较传统的点刺实验和皮内实验具有安全可靠、影响因素少、重复性好等优点[3-4]。本研究中,B组患者过敏原阳性率为58.88%,明显低于A组的71.97%,但高于其他研究报道的沿海部队过敏原阳性率[5],推测可能与所在地气候、饮食差异有关;B组阳性检出率较高的过敏原分别为艾草、屋尘、树粉、尘螨及霉菌,A组阳性检出率较高的过敏原分别为尘螨、屋尘、霉菌、树粉、艾草,两组患者过敏原构成基本相似,B组过敏原构成排序与东北地区及其他沿海部队的文献报道[5-6]基本一致,提示北方沿海部队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有自身特点,以树木花粉为主,与北方蒿类植物多于南方及部队,长期户外训练接触机会较多有关。本研究中,部队患者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鸡蛋、水果为主,与非部队患者一致,尽管地处沿海,海鲜类食物过敏未见明显增多,可能与服役周期短及饮食习惯有关;A组与B组2种及2种以上过敏者分别占52.25%(371/710)、35.50%(284/800),在sIgE阳性患者中占比分别为72.6%(371/511)、60.3%(284/471),说明了大部分荨麻疹为过敏体质,过敏原复杂多样,充分解释了荨麻疹反复发作、难以预防的特点,提示部队荨麻疹患者发病除了单纯过敏因素外,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50%以上的慢性荨麻疹原因不明,称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其中物理性荨麻疹(人工划痕症、胆碱能性荨麻疹、冷热荨麻疹等)占35%以上[7]。既往研究报道,tIgE分级>100 U/L人群中出现sIgE阴性者比例高达58.11%,分析原因可能为选择的20种过敏原筛查试剂以外的过敏原产生的过敏未被检出,出现试验偏倚[8-9]。笔者认为,tIgE分级标准属于定性检测指标,仅用于评估阴/阳或提示是否处于高敏状态,而sIgE为半定量检测,tIgE并非真实意义的sIgE总和,不能替代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tIgE定量检测方法[10]。本研究中,B组患者tIgE阳性比例高于A组,sIgE阳性比例低于A组,提示部队荨麻疹患者中,自发性荨麻疹类型tIgE分级>100 U/L的高敏状态患者居多。陈瑞等[11]调查结果显示,部队胆碱能性荨麻疹发病率高达7.29%,原因可能为部队人员需要一定时间适应环境,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应激反应较当地非部队人员更明显,训练强度大引起的运动频率增加,以及生活枯燥环境封闭引起的精神情绪紧张等因素是主要诱发因素。尽管本组资料中部队患者未做荨麻疹详细分型比较,但应激因素引发高敏状态在部队荨麻疹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引起重视,对于血清sIgE阴性或弱阳性而tIgE分级高的荨麻疹患者应注意神经、精神因素的及时治疗干预。tIgE分级是否可能作为荨麻疹过敏原检测中应激因素的判断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北方沿海部队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与当地非部队患者略有不同,应激因素可能是部队荨麻疹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过敏原荨麻疹部队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澳大利亚发布强制性过敏原标识问答
面点制品中食源性过敏原调查
关于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检测探析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