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下端骨折临床效果比较

2021-04-17 13:50城,佳,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胫骨经皮微创

周 城, 李 佳, 邱 冰

1.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省骨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儿童胫骨下端骨折多由高能量暴力所致,是胫骨远端骨折损伤关节面的一类骨折[1]。伤口愈合并发症是儿童胫骨下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的常见类型。在一般人群中,伤口并发症往往具有自限性,但对于儿童,尤其是存在合并症的患儿,这些并发症可导致深部感染,患儿多需要再次手术、长期应用抗生素等[2]。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多,影响功能恢复;经皮微创闭合复位因创口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比较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贵州省骨科医院自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胫骨下端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有明确踝关节外伤史,第一诊断为胫骨下端骨折的患儿;单纯踝关节闭合性骨折;存在踝关节肿胀、功能障碍及疼痛。排除标准:开放性儿童胫骨下端骨折;合并全身慢性疾病;病理性骨折。将患儿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10.40±1.60)岁;平均病程(8.10±1.30)h;骨折分型A型25例,B型13例,C型12例。B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10.10±1.90)岁;平均病程(8.10±2.60)h;骨折分型A型23例,B型14例,C型13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1.2.1 A组 A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患儿接受硬膜外麻醉,以平卧位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显露患儿腓骨干远端及外踝,复位效果满意后用内固定螺丝固定,完成后缝合患儿切口并进行消毒处理。

1.2.2 B组 B组采用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患儿接受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用手法复位联合点式复位钳复位的方法复位固定骨折部位,C型臂引导下在腓骨远端作小切口,用导筒对软组织进行有效保护,用2枚拉力螺钉或2枚克氏针固定,钻孔置入2个规格为3.5 mm的空心螺钉,操作完成后C型臂进行检查,缝合患儿切口并进行消毒处理。

1.2.3 术后处理 术后2~3 d嘱患儿进行踝关节背伸、外治、内收及跖屈活动。术后,患儿保持非负重4周,术后4~6周开始部分负重,12周后根据骨折情况开始完全负重功能锻炼。对于存在软组织损伤的患儿,需每周进行伤口检查,直至软组织损伤愈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采用美国外科医师协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3]:90~100分为优,75~89分为良,50~74分为可,低于50分为差。

有效率=(优+良+可)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B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8.63±2.77)min、(13.52±2.46)周,均短于A组的(135.93±3.46)min、(18.38±3.4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为(72.5±24.6)ml,少于A组的(155.3±25.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A组优20例、良12例、可10例、差8例,有效率为84%(42/50),B组优30例、良9例、可10例、差1例,有效率为98%(49/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A组出现切口感染3例、骨折未愈合5例、内固定断裂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11/50),B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骨折未愈合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50),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儿童胫骨下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常由剧烈劳动、体育锻炼等引起[4]。有学者认为,适当的生理固定和有效的血液供应支持有利于改善骨折患儿的预后[5]。临床上针对儿童胫骨下端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对于轻度症状者,通常采用钢板固定和髓内钉固定治疗,严重者则采用手术治疗[6]。切开复位内固定是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具有清晰显露和明确解剖复位等优点,特别适用于A型和B型骨折[7];但其也存在手术创伤较大、手术时间延长、感染和骨不连风险上升等优点[8-10]。近年来,经皮微创闭合复位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儿童胫骨下端骨折的治疗中。其可用于整个上肢和下肢,强调尽量减少软组织破坏,通过间接复位技术实现解剖学复位,以及桥接板固定干骺端和骨干骨折。经皮微创闭合复位可通过减少软组织包膜损伤和保持血液供应来降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有效率低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治疗儿童胫骨下端骨折在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出血量、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

综上所述,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治疗儿童胫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优,可缩短手术和愈合时间,减少出血,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胫骨经皮微创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