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科研成果传播策略研究

2021-04-18 18:53朱丽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科普

摘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重大科研成果不仅发表在期刊上、应用到生产实际,还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科普化解读,走入公众视野,从而提升全社会公民的科学素质。但由于科技新闻独特的专业性、学术性,一些记者的职业水平不高等因素,科研成果的报道量仍较少、且大多停留于学术论文的消息报道层面,甚至频出科技新闻报道的反转现象。本文以《科技日报》的报道实践为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新媒体时代释放“高冷”科技的热能量,让科研成果不再“束之高阁”,提升报道可读性和传播效果。

关键词: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科普

1 科研成果傳播的难点

1.1 有学术门槛,成果“翻译”有难度

科研成果有着天然的报道传播门槛,有显著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一方面新闻报道往往难脱科技专业词汇的“桎梏”,另一方面公众对科技有着“不明觉厉”的“高冷”印象。科学术语或科技名词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达或限定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它使学术交流更便利、高效,却会对大众传播造成障碍,因此在改写新闻前必须进行术语转换[1]。如若不了解专业背景、不是常年报道科技细分领域的记者,恐怕短时内很难把科研成果“翻译”成大众看得懂的科普报道,唯有把专业术语转化成通俗语言,让科技报道贴近受众、贴近生活,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动漫等多种媒介形式进行传播,才有助于科研成果实现跨界破圈传播,让更多人认识科技背后蕴藏的无限能量。但现实情况是,科研成果相关报道主要源自科技类行业媒体,形式较为单一,文字普遍晦涩难懂,一些新闻报道看似只是学术论文的“摘要版”,可读性不强,这为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增添了困难。

1.2 缺乏传播渠道,影响研究“发光发热”

一般而言,科研人员会将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上,代表着文章经过了同行审议,是经得起检验和考证的。研究人员或期刊大多与媒体建立互联互通机制,以便第一时间将已发表的重要成果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传播。但一些研究人员没有对外宣传和科普经验,不善于表达,不了解传播渠道和传播方法,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因为没有被相关领域传播报道,导致科学研究的成果仍然集中于专利申请阶段,不利于推动成果转化,社会也失去了宝贵的科普资源。还有一些科学家本身就是科普专家,对于科普传播有着天然优势,可以用好当下的社交媒介以及多样化传播手段,在记者深入采访时也能迅速进行延伸解读,将学术语言“翻译”成看得懂的通俗语言。

1.3 把关人责任弱化,科技大事件容易“掉坑”

在新媒体时代,时效性成为媒体制胜的武器,在每一次新闻大事件的传播较量中,独家报道往往可遇不可求,因此同题竞技场中“首发”就显得格外重要。很多科研成果的报道素材多来自研究者本人或所在机构,记者往往拿到通稿稍微改改就送审,一般不会去论文官网查阅论文详情,也往往未在第一时间对“成果”进行多方查证,没有肩负起把关人的责任;在“主力军上主战场”的媒体融合大背景下,重大新闻本着时效性原则优先发移动端,两微一端和网站的审校环节较之传统报业流程更为简化,采编链条上把关人应有的作用被淡化,这也为科技新闻反转提供了漏洞,曾引发舆论广泛热议的“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18年,某著名网站的编辑在稿件未经审核情况下,直接将信源提供的通稿发布出来,并引发一场科研伦理风暴。此外,科研成果报道有误或者偏颇,也给谣言创造了生存空间。这些负面影响反之也让科研成果传播增添了很多成本。

2 报道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2.1 关注舆论,推出报道“连续剧”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互联网给予大众表达的权利和自由,在一些重大科技新闻发布后,网民往往通过微博等社交平台发表主观看法,而这些来自读者角度的言论也成为媒体继续推进科普报道深度和广度的源动力。2021年11月1日,《科技日报》发表文章《全球首次实现规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这项重大科研成果一经刊发即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根据网友关注点很快策划推出第二篇跟进解读文章《一氧化碳合成蛋白?所言非虚》,通过连线项目负责人正面回应网友疑问,将科研成果的传播做实做透。再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之后,《科技日报》微信开设专栏——《追问新冠肺炎》《追问新冠疫苗》,其中不少文章都是对当时新冠病毒研究进展和疫苗最新研发状况的解读,很多选题即来自网友的发问,是针对动态舆论的连续回应。

2.2 提前策划,打好报道“组合拳”

曾经,科技新闻是新闻报道中的小众领域,但随着大众对于科学知识的愈发渴求以及社交媒介的360度触达,如今的科技报道已逐渐成为“家常菜”,并成为大众的谈资。媒体如何在端出第一盘菜时即做到“色鲜味”俱全,让受众嚼起来“津津有味”是值得思考和总结的。2021年9月24日,《科技日报》刊发独家通讯《我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人工合成淀粉》,以及该论文作者专访文章《六年磨一剑 生产淀粉终于可以不只靠植物》,记者在获取消息后第一时间专访研究者本人,深入解析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科学性,互为补充的两篇文章不仅增添了新闻的“厚度”,提升了阅读价值,也让读者看到了更多研究成果背后的故事,达到了科普落地的效果。“眼缘”在阅读世界里显得格外重要,直接决定了受众接纳度及转发、评论等互动行为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广而告之”的目的。

2.3 消息+点评,提升报道通俗性和延展性

全球新兴技术日新月异,为了让公众了解世界各地最新科研成果、最新发现和重大科技进展等科技领域动态,《科技日报》自2010年起创办《总编辑圈点》栏目(简称“圈点”),每个工作日推出一则当天最重要的国际科技新闻,并附简短评论。起初是报社总编辑亲自操刀,之后由五六位年轻业务骨干“轮流坐桩”。栏目很好地将硬科技和软人文进行有机融合,或侧重进一步解读内容的延展,或侧重呈现新的思考和观点,抑或是摆明立场和态度……在国际科技新闻“不明觉厉”的感叹声中,精炼的短评一度成为读者最关注的内容,既保证科学严谨,又尽可能接地气。2021年11月30日《科技日报》新媒体端率先推出《全球首个可自我繁殖活体机器人问世》,同时配发该项成果的解读短视频,一经推出,“可自我繁殖”“活体”等关键词瞬间引发网友热议,而这种积极的互动讨论,也正体现了“圈点”存在的价值。报纸第二日刊发同题报道,“圈点”按照惯常做了点评,用更加通俗的语言解释了该机器人的功用及未来前景,这种“补充阅读”也让文章整体看起来更有意思,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2.4 加強策划,建立常态化报道机制

在迎来《科技日报》创刊35周年的重要节点,2021年1月4日起《科技日报》正式改版,更突出科技特色,聚焦科技发展最前沿,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力求贴近创新一线、更加贴近科技工作者、更加贴近读者需求。版面新增科研成果相关报道专栏,包括:成果、材料、前沿、生物、能源等,为科研成果传播常态化提供支撑和平台。国家科研项目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产出渠道,却往往“深藏不露”,不为人知。《科技日报》成果版作为“高冷”科技的“加热站”,为此专门遴选出国家重点专项中的一批具有国际前瞻性和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策划推出多系列、多路线深度解读报道。如,聚焦“碳达峰碳中和”,2021年1月策划推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优秀成果系列报道,展现该项目的攻关历程及其取得的重大突破;4月策划推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优秀成果系列报道,从智能电网应用、极寒地区电动车测试、车身轻量化等角度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栏目/专题报道选题紧跟热点、立意贴近受众,提升了科研成果的曝光率,为科普知识传播开辟一条常态化道路,拉近了高高在上的科研成果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

3 新媒体时代的“冷科技”传播建议

3.1 全平台行动,让科普“遍地开花”

科技新闻是实现全民科普的重要内容基础,内容质量和露出频率都决定了科普的落地效果。学术成果、科学成就、科技进展等作为科技新闻中的“常客”,加大高质量宣传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以前,以《科技日报》为主的传统媒体肩负讲好中国科技故事、传递全球科技动态的重任。新媒体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受者”变身“传者”,打破传受界限,科普路径更加多元化、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侧重有趣有料。在微博、抖音、B站等新兴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知识类科普短视频的身影,一些意见领袖活跃在科普圈。科学家、科研工作者也可以走到台前讲述科研故事,解读科学道理,以亲历者身份进行科普宣传,科研成果传播也可以更亲民、更接地气。社交媒体有着数量庞大的受众基础,为科技传播提供了便利性,但要注意的是,科普的前提是保证科学、严谨、客观,一方面要加大科普传播覆盖面,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平台把关审核,不给谣言、流言任何喘息的机会。

3.2 用好新技术,创新表达手段

以前,科研成果报道因报道门槛高不受关注,传播形态集中于文字这一单一形态,可读性差、受众面窄。随着5G、VR/AR、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传播领域的渗透,科技报道开始被赋予高科技“魔力”——3D动画、全息投影、数字人等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新星”,用好这些新技术,将给成果类报道注入活力。以新华社数字记者“小诤”为例,借助计算机图形和人工智能技术,这位全球首位“数字航天员”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太空场景——“火星之旅”“太空吃瓜”“航天员出仓”……小诤的出现及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太空体验,一批批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成果借助新技术、新形式传播到千家万户。这些创新手段的运用也时刻提醒科技报道者,要不断创新报道形态,挖掘受众潜在兴趣点,扩大报道范围。

3.3 国内+国际,两手都要硬

应该说,科研成果报道的素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论文的传播需要论文作者和科技期刊平台协作,一方面,论文作者可以提供重要科研成果的科普版,以供媒体开展传播工作;另一方面,科技期刊平台也要主动出击,向相关媒体和公众推送重要科研成果[2]。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来自国际顶刊,实际上一批国内学术期刊正在崛起,其刊发的论文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传播价值。因此,应持续加强国内科研成果的报道,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渠道宣传推广,增加科普落地的途径。此外,新闻媒体单位亟需培养一批专业化人才报道团队,将晦涩难懂的科技表述转化为看得懂、听得懂的“普通话”,媒体也应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期刊等机构建立联络沟通机制,这些都是做好长期成果报道的重要基础。

4 结语

如今,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加强对科研成果的报道传播,可以给公众提供更多的科普资源,拉近普通民众与科研工作者的距离,并借助公众反馈更好地反哺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新闻媒体作为时代的记录者、见证者,理应肩负起传播科研成果的重要职责。今天的科技报道已经不是科技类媒体的独家业务,而是所有媒体乃至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重要领域。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因此,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新兴社交媒介,都应主动作为、彼此形成合力,用好新兴技术、搭建符合融媒发展趋势的人才团队、建立常态化报道机制,以科技强国为宣传导向,立足“三贴近”原则,共同营造出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顾艳,崔金贵,郭欣,等.科技期刊离大众传播有多远:从学术论文到科学新闻[J].编辑学报.2019,31(2):152-155,158.

王大鹏.科研成果传播与发表同样重要[N].中国科学报.2015-12-29(1).

作者简介

朱丽,科技日报社科创中心新媒体编辑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科技传播、新媒体传播等。

Research on the Dissemination Strate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T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ily”  as an example

ZHU L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ily,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are not only published in journals and applied to production practices, but also translated into popular science interpretation throrgh mass media, thereby enhancing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of the citizens of society. However, due to the unique professionalism and academic na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s, and the low professional level of some reporters, the amount of reports on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is still small, and most of them stay at the level of news reporting of academic papers. This reseach analyzes the reporting pract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ily” , and discusses how to release the energy of “high-cold” technology in the new media era, no longer leaving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be “put on the shelf”, and improve the readability and dissemination effect of reports.

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academic papers; popular science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科普
2021年度《戏曲研究》优秀学术论文名单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探究
第9卷第1-6期学术论文总目次
《文学评论》编辑部2000年度学术论文提名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