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科学教学现状分析

2021-04-18 23:32时维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4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课程标准现状

时维锐

[摘 要]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主渠道,是建造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工程,这是新课标给我们的崭新启示。针对目前科学教学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手段落后、教学与学业检测不能融合等问题,科学课堂教学应采取培养专业教师队伍、发挥科学中心备课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与考核命题有机融合等应对策略,让科学课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教育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打下良好基础,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做好铺垫。

[关键词]课程标准;科学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2-0015-02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确定了自然科学要位居世界前列的宏伟目标。我国也很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认为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主渠道,是建造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工程。随着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及投入的加大,我国的尖端科技有部分已经领跑世界,但和西方科技强国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

2017年《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当年的9月1日起,国家教育部要求科学课程要进入一年级课堂,科学成了和语、数、外同样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小学科学课程具体要教什么,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在科学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包括以下四个领域:物质科學领域、生命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

国家从小学阶段设置科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知识,了解大自然的奥妙,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养成从小爱科、学科学的良好习惯,能够提升科学素养。

一、目前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仍有一些教育职能部门认为科学学科属于副科,是常识和自然类基础课程,因此不去重视。现阶段小学科学课程没有学科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任教,大多数科学教师只是兼职教师,他们所教的科目较多,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认真钻研教材。况且这些教师学识水平良莠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技能不足,没有长期从事科学教学的打算,只会按照教材去教,部分教师对科学课本上的很多现象不能做合理、正确地解释,甚至出现教师教错的现象。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斜面的作用》一课时,对于斜面的作用,一位教师曾经这样总结:在斜面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他的这个结论其实是不对的,应该说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斜面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省力越小。

其次,对于科学学科,在检测命题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前些年,封闭性试题出得过多,这些试题的答案很容易在课本上或者一些资料上找到。于是,一些教师在上科学课时,课前不再钻研教材,只是敷衍备课,课堂中对一些需要让学生操作的内容也不再按照课标要求去分组实验,甚至演示实验也省略了,直接把实验操作过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画出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晨读时读、加班加点读,甚至要求学生默写,上科学课就是画画重点、板书一些实验步骤、圈简答题,然后就是读、背、默。其结果,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多学生产生了对该学科的抵触,最终导致对该学科的厌烦,甚至对以后初、高中相关学科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目前,虽然各级命题改变了上述弊端,但大部分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虽然表面上说要改,但骨子里还是不由自主地“走老路”。

再者,教学方法陈旧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比较肤浅,很难理解检测题的含义,就会出现考分过低的现象,大多数班级平均分不及格。这种现象的出现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一是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会使任课教师面对分数的权威性消失,感觉无法胜任教学工作;三是造成家长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误解;四是使社会对学校的办学水平产生怀疑;五是对学生下阶段的学习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解决小学科学教学问题的策略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让教师愉快地走进课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并能够科学地看待周围的世界呢?笔者认为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

高效率、高质量的科学课也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由于科学课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很强的实用性,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目前,教育部已经批准60多所师范类学校开设本科层次的科学教育专业,专门培养专业化的科学教师,以充实小学科学教学的第一线,补齐短板。

教育主管部门也应结合小学科学课程的具体情况,创新培训方式:挖掘科学教育资源,丰富科学素材,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增强教师的科学探究能力;加强与高校教师之间的联系,多请专家学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增强城乡之间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让科学教师尽快适应新的课程要求,努力把科学课程的新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组织全县科学教师集中培训,请市、县级科学学科的教研员、一线优秀教师来授课,介绍教学经验,如怎样钻研教材,怎样备课、做课件,如何上好一堂课,怎样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

2.发挥科学中心备课组的作用

21世纪是合作与竞争的时代,仅仅靠传统的各自为战的备课方式是无法完成所承担的科学教学任务的。我们应立足于县级科学中心备课组,让每个乡镇均派骨干教师参加备课,在市、县学科专家的带领下定期开展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备课组把成熟的课件、实验操作过程下发到各乡镇教育集团,让各镇骨干教师集中科学教师再进行集体二次备课,这样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取舍及教学难点的突破。任课教师依据学情进行授课,这样既减轻了备课压力,也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避免出现不会教,教错的现象。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注重科学实验。科学研究离不开科学实验,小学阶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低年级可以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想一想等环节来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启发学生探究科学游戏背后的原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就要让他们逐步经历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展示评价这些环节。这样,学生就能形成探究意识、规矩意识。

(2)在课堂中融入现实生活。科学课堂有很多内容是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学生带出课堂,带进大自然中。比如,带着学生近距离观察校园内的动物、植物,这样获得的数据将更加真实,学生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教学后可以指导学生学以致用,设计一些实用工具,如生态瓶、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气球动力小車等。

(3)注重小组合作。2020年疫情期间,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仅十余天就迅速建成,一百多台机械共同施工,彰显了装配式建筑的强大力量,体现了各工种间合作的重要性。现代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在科学实验中去验证猜测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分组,分组合作不是简单地把学生组合在一起,而是有一定要求的。人数不宜太多,四至六人一组最为合适;人员组成也要慎重考虑,要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确定一名小组“领导人”,小组内每一名成员都有相应职务,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小组成员分工也应不同,要有实验员、记录员、安全员、卫生员、汇报员等,并要定期轮岗。

4.课堂教学与考核命题有机融合

科学学科阶段性测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检验,便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帮助他们更好地改正缺点。目前的考试试卷出题范围较广,设置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作图题、现象解释题、实验辨析题、科技新闻题、拓展性试题。但由于教师在课堂上教得不够深入,造成了检测内容与学习能容不能很好地融合。建议教师发展中心在学期初根据新课标要求,在把握教材、了解学情以及重点研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制定检测范围,明确出题类型,按照难、中、易1∶2∶7或者1∶1∶8的方式出题,公开出题方案,让教师们能够有针对性地授课、复习。

如果采取以上的命题方式和题型,只要教师们能认真按照中心备课组提供的备课资料认真上课,做好复习,学生就能得到高分,过多的背诵、默写、死记硬背反而毫无作用。这样,任课教师就会专注于课堂,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个实验,亲身参与实验的操作过程,收集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用结论去解决现实问题,而学生也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在开发学生智力,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掌握探究式学习技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只要我们教师敢于直面问题,能够给出相应的策略,相信科学课程定能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

[ 参 考 文 献 ]

[1] 宋金榜.论小学科学教师的基本素养[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9(06).

[2] 胡丹.浅谈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J].当代家庭教育,2019(22).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课程标准现状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