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业背景下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教改实践研究

2021-04-18 13:32娄颖杰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创产业高校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热门產业。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需求也随之增加。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地方,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来适应时代的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为构建创新型国家添砖加瓦。本文以文创产业为背景,对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教改模式进行探索研究。从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现状、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针对其未来教改方向提出了几点看法,最后针对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进行了实践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文创产业;高校;教改实践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4-073-03

【本文著录格式】娄颖杰.文创产业背景下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教改实践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04):73-75.

一、教学背景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在国内市场蓬勃发展。文创产业凭借其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耗能、低污染等特点受到国家的重视,推动文创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文创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才,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人才的创造力,而创造的核心就是“设计”。高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应该制定出相应的培养计划,展开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1]因此,在文创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对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教改探索和研究十分有必要。

二、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从目前我国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全面

教师在授课时针对课本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演示和相关案例分析,但书本内容有局限性,尤其在一味强调“创新”的当下,最容易出现舍本逐末的问题,追求“新”而抛弃“旧”,这里的“旧”不是指过时的东西,而是我们自身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因为“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要做到“创新”首先需要知识积累,需要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扎根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做到内容的与时俱进,更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强调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但是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对传统文化的剖析角度与文创设计的创新角度缺乏宏观的合理规划。学生对传统文化地认识不足,比较表面,因此设计出的产品只是盲目跟风,或者是肤浅地将文化与产品结合,流于表面,理解不足,没有深刻地理解文化,因此文创产品设计会显得肤浅。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创新”不是空想,不是乱想,而是需要深厚的积累,并且是有法可循的。只有在充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才能设计出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来适应社会需求。

(二)教学方式上过于保守传统

首先,教学地点单一。长久以来,我们的教学地点大部分情况下是在教室,通过幻灯片放映课件进行讲授,场地相对单一。可以根据具体授课内容调整上课地点和方式,例如安排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秀场、商场和电影院等场地,通过聆听、观察、触摸等多种方式,会让学生们的感受更加深刻,记忆也会更清晰。其次,教学方式传统,基本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学生绘制作业,教师批改成绩这样单一的方式完成章节学习,并且几乎所有环节都在校内完成,学生本身社会经验较少,接触人群单一,因此不能很好地把握消费者心理,故而设计出的文创产品也相对简单,并不成熟,更无法真正接受到市场的检验,所以建议在教学模式上可以增加多样的方式,例如将社会上文创类专业比赛融入课程,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们见识到不同形式的文创产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设计作业转换成商品,接受市场检验,而不是在校园的教室里纸上谈兵。

(三)教师团队建设缺乏前瞻性

教师团队建设不足,个体的知识结构匮乏,能力有限,缺乏对市场以及文创行业发展的正确认识,目光不够长远,缺乏前瞻性。

(四)学生的依赖性较强,缺少独立探索的精神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模式就是以老师作为主导地位,学生较为被动地接受,因此,学生养成了“拿来”主义,遇到问题没有试着自己解决,而是直接问教师,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会愈加严重,无法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探索精神,就感受不到“发现”的魅力,感受不到“发现”的惊喜,缺少“发现”就无法谈“创新”,就更不可能做出优秀的文创产品。一味寻求教师的解答,全面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也容易导致缺少“质疑”的精神,不会“质疑”就不善于“推陈”更无法“出新”。

(五)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审美有待提高

就目前的设计教育现状看,大部分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鉴于学生进入高校之前大部分接触到的是传统式的“美术”教育,更注重训练造型能力,要求形象逼真写实等等,当需要学生从“美术思维”转换成“设计思维”时,很多学生无法快速转变。创新能力也一直得不到锻炼和提升。思维的局限容易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其能力很难满足目前快速发展的文化创意行业的需求。

三、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改实践探索与研究

(一)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增强文化自信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中有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但并不全面深入,导致学生们对传统文化了解得并不透彻,甚至有刻板印象,比较片面,甚至更多时候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是从影视剧作品中学习而来,这样无法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无法适应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文创产业。因此,在目前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开设系统全面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课程,增强民族自信,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将中国文化运用到产品设计中,让创意不仅有新意更有深度、有情怀,有文化底蕴。

(二)增强校企合作,切忌纸上谈兵

为了响应市场快速發展的产业与社会需求,在新技术背景下构建战略性设计人才的知识体系与系统设计方法,培养面向社会转型、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并使之成为技术、文化、经济和社会创新的推动者。[2]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们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充分地了解市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只有充分接触市场,才能了解消费者的心理,了解大众真实需求,从而设计出优秀的文创产品。单一的校内课堂教学有时候容易脱离实际,学生们的作品往往无法真正达到企业的要求,并且他们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因此,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校内学习拓展延伸到校外,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转化成真正可以售卖的商品,在这个打磨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拥有更多的实战机会和经验。

(三)打造多样化课堂,打破单一局限

传统课堂就是在教室中进行授课,但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对于高校的产品设计专业来说,学习不是只能坐在教室里,可以走出校园,例如加强与美术馆、博物馆的合作,通过参观艺术展的形式来进行学习,或者走进商场,通过观察或者调研的方式,研究当下社会受欢迎的文创产品有哪些特点,探索其中的原因,运用在自己的产品设计当中。如今是网络发展迅速的时代,可以借助互联网,增强与文创产品相关的商家进行交流学习,例如可以加强与淘宝博物馆文创卖家的合作,通过大数据研究分析受欢迎的文创产品都具备哪些特点,以及受欢迎的原因,分析受欢迎的人群特点等等,这些都需要借助网络的力量。综上所述,增强与线上线下文创行业的相关人士的交流,有助于更好地学习产品设计,实现课堂形式的多元化。

(四)邀请专业人才走进校园,与教师配合共同教学

目前教师团队建设不足,能力有限,很多教师无法掌握行业最新动态,也不了解行业的最新需求,因此在教学模式上可以运用“设计师+教师”这一模式,邀请相关专业的设计师走进校园与学校教师共同辅导学生。设计师在企业有许多社会经验,可以将设计实践经验与学生们分享。教师和设计师在各自的领域都有所擅长,可以相互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教学。

(五)课程结合专业比赛,开阔眼界,增强学习动力

现在各式各样的平台上都有文创类比赛,建议将这些比赛与产品专业课程相结合,结课作业直接参加比赛。通过参加比赛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增加紧迫感,在设计产品时只有更认真,做到精益求精,才有可能被选中。文创类比赛种类很多,平台很多,通过专业平台可以将作品展示给更多人,也可以看到更多优秀人才的设计作品,互相学习借鉴。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可以增强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优秀的作品还有机会直接转化成商品,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六)鼓励翻转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听课,学生更习惯接受知识,而不擅长自己思考,主动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因此,高校应该鼓励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只提供方向,学生们自己分析研究问题,并通过各种方式最终解决问题。教师根据这一过程进行点评指导即可,如此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记住问题的答案。

(七)小结

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对设计人才的培养,为了构建创新型国家,我们需要对高校设计专业教改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根据上述内容,笔者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实践尝试,将翻转课堂与专业比赛融入产品设计教学之中。课堂结合了“第一届东方创意之星设计大赛”,将相关知识点讲授之后,学生们自主选择主题进行研究,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最后不仅课程圆满结束,而且学生们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例如学生石怡澍设计的文创产品——丝巾作品《春晓》(图1)是以明代画家仇英的《汉宫春晓图》为主题,描绘出中国古代女子斗草、嬉婴、下棋和阅读的休闲生活。并且在丝巾图案中加入了具有现代感的几何元素,增添丝巾图案的趣味性,在配色上具有传统古典韵味。再比如学生王思雨设计的文创产品——丝巾作品《雅韵》(图2),以明清家具为主题,重点描绘了圈椅和矮凳,同时采用中国的木饰纹样作为丝巾图案中的辅助纹样,突出主题。丝巾的配色柔和,衬托肤色。这两名同学在设计前期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从选定主题到相关素材的搜集整理都是独立思考完成,积极主动。在设计过程中也主动同老师沟通,认真交流意见。最终两名同学均在比赛中获得优秀奖。这是一次简单的教学实践探索尝试,增强了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操作能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做中学”,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构建创新型国家,高校设计专业的教育应该结合市场需求,遵循行业发展趋势,明确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积极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设计人才,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闫静莉.文创设计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教改探索[J].神州印象,2019(12).

[2]何人可,季铁,谭浩,袁翔,肖狄虎.面向国家战略的数字化与国际化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创意与设计,2019(1).

作者简介:娄颖杰(1993-),女,汉族,河南原阳,河南工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纺织品)。

猜你喜欢
文创产业高校
浅谈文化创意产业的创客时代
关于博物馆文创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和对策
银行业的“文艺范儿”
基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例分析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
基于文创产业发展的设计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