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流换热器在磷酸二铵装置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2021-04-19 08:36李飞阔张庆安
磷肥与复肥 2021年3期
关键词:流化床粉体进料

李飞阔,李 荣,杨 飞,张庆安

(1.武汉江汉化工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一部,湖北 武汉 430223;2.湖北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0)

湖北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4万t/a磷酸二铵装置采用预中和+管式反应器氨化造粒、流化床冷却工艺,由于夏天环境湿度大、温度高,产品冷却不彻底,包装温度过高,导致在包装、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出现涨袋、颗粒板结、褪色、粉化等问题。2018年公司采用粉体流换热技术对冷却系统进行改进,目前装置运行状况良好,生产能力提高到30万t/a。

1 粉体流换热器概述及工作原理

粉体流换热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冷却粉体、固体粒子的具有超高冷却效率的换热设备,由进料仓、传热板组及壳体、密相输送下料器、仪表和控制系统组成[1](见图1)。

图1 粉体流换热器的结构组成

该设备本体属静置设备,其中进料段顶部进料口旁设置排气口、料位计口,侧部设有测温计;冷却段的传热板组由1组平行立式放置的传热板片组成,冷却板间距根据物料确定;出料段一般采用斜锥体形式,其中一侧装2个振动电机,利用变频器调整振动电机振动情况,以控制设备出料量。

粉体流换热器的工作原理(见图2):物料在空心式传热板间,借助于重力的作用以满仓状态匀速缓慢下降,与传热板内的冷却水间接逆流换热,冷却器下部安装有变频震荡式密相输送下料器,根据出料温度来调节出料速率,使出口物料的温度均一[2]。

图2 粉体流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2 DAP装置冷却系统改造方案及运行情况

2.1 改造方案

拆除原有流化床冷却系统的相关设备:1 台空气除湿机,1 台功率75 kW、风量53 000 m3/h 的流化床鼓风机,1 台10 m2流化床冷却器,1 台直径1.0 m 的4 筒旋风除尘器,1 台功率110 kW、风量60 000 m3/h 的尾气风机;更换小流量尾气洗涤循环泵。

采用1台换热面积约460 m2、功率6 kW的粉体流换热器,增加1台流量50 m3/h、扬程80 m、功率22 kW的冷却循环水泵。利用现有硫酸装置清洁循环水作为冷却水,加压后由粉体流换热器下部进入,与热物料逆流换热后返回现有凉水塔。

为防止热物料进入设备时出现结露,采用1台28 kW的空气除湿机,1台风量35.81 m3/min、风压12 kPa、功率15 kW 的罗茨鼓风机,在进料箱上段物料进口下方设置空气吹扫,使下料仓处于微正压状态,尾气通过管道接入装置的收尘风管,洗涤后达标排放。

2.2 运行情况

1) 生产平稳可靠

改造后装置冷却系统可连续生产,不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在不同下料段设置温度监测系统,通过控制冷却水流量及出料量,调整物料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分布,保证出料温度≤40 ℃(见表1)。

表1 改造前后主要指标对比

在粉体流换热器冷却过程中,环境空气与热物料隔绝,冷却后的物料w(H2O)比采用空气冷却情况下降低0.3~0.4个百分点,且这些水分主要集中在物料表面,减缓了盐桥形成和物料的结块,从而减少了包裹剂的用量。

2) 运行及维护费用降低

粉体流换热器主体结构没有运动部件,传热板安装在带有加强筋的高强度仓体内,仓体设置有带铰链的检修门,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保养。

改造后冷却系统的动设备减少,每小时用电量可降低180 kW · h,电费按0.72 元/(kW · h)计算,每年(8 000 h)可节省电费103.68万元。

3) 传热效率提高

传热板采用无垫片全焊工艺预设打压膨胀成均匀的波纹状或酒窝状,流体在板内形成高度湍流,极大地提高了传热系数,冷却系统的处理能力提高20%,并能有效减缓换热器表面结垢。

4) 改善操作环境

冷却过程中采用全密闭操作,尾气排放量由原来的60 000 m3/h 降至2 150 m3/h,极大地减轻了尾气洗涤系统的生产负荷,污染物排放量降至改造前的3.6%。

3 结语

粉体流换热器冷却系统相比流化床冷却系统而言,具有节能、环保、高效、故障率低、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在固体颗粒冷却系统中,采用粉体流换热器冷却技术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磷复肥行业面临节能减排的压力之下,在传统流化床和转鼓冷却系统的技改中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流化床粉体进料
新疆宜化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通过鉴定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处理假发废水的研究
1,4-丁二醇加氢进料泵管线改造
粉碎粒度对笋衣营养成分及特性的影响
师焦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方式改造
包裹型SiO2/Al复合粉体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研究
超细钼铜复合粉体及细晶钼铜合金的制备
基于Aspen Plus的超级克劳斯硫回收工艺超低负荷进料的模拟与应用
循环流化床锅炉省煤器防磨改进
氧乙炔燃流氧化处理制备氧化物包覆ZrB2/SiC核壳结构粉末特征与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