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施用量对茶园地温及春茶产量的影响

2021-04-19 08:36包小村向铁军刘爱华
磷肥与复肥 2021年3期
关键词:春茶土壤温度施用量

谭 美·,包小村,向铁军,江 涛,刘爱华,刘 文

(1. 湖南金叶众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临湘 414300;2.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茶树是起源于我国西半部温暖湿润地区的常绿乔木,在栽培推广过程中,始终存在安全越冬的问题[1-2]。温度是影响物候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3-4],提高土壤温度是保护茶树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同时,地温升高有利于早春茶芽的萌发,春茶的采摘期对于茶叶的经济价值影响重大,春茶提前上市可提高经济收益。合理施肥是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研究学者针对不同有机肥[5-6]和叶面肥[7-8]等肥料以及修枝管理[9-10]等方法促进茶树萌芽期提前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有机肥施用量对茶园地温及春茶萌芽期影响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利用湖南金叶众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茶叶专用有机肥,开展施肥量梯度试验,探讨增施有机肥及覆盖地膜对茶园地温及春茶萌芽期的影响,为茶树栽培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茶园为临湘市砖茶岭明伦茶园,10 年生茶树,茶园土壤为红壤,具体理化性质为pH 6.9、w(有机质)1.29%、w(速效氮)90.31 mg/kg、w(速效钾)452 mg/kg、w(速效磷)1.8 mg/kg;茶树品种为当地群体种;供试肥料为“众望”牌茶叶专用有机肥(w(总养分)≥8%,w(有机质)≥60%);地膜选用宽1 m、厚0.005 ~0.008 mm的黑色生物降解地膜或普通地膜。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9 年10 月—2020 年4 月进行。试验设4个处理,T1、T2、T3处理不覆地膜,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3 000、6 000、9 000 kg/hm2;T4 处理覆地膜,有机肥施用量为9 000 kg/hm2。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2 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20 m2,小区之间设置2 m宽的保护行。以当地农民习惯施肥为对照(CK)。茶树经过除草修剪后,于2019年10月中旬施肥,施肥方式为开沟条施。2020年1月至春茶采摘期间,每天上午9:00采用土壤温度检测仪检测一次茶园地温,分别测量茶园地表(地下5 cm)、地下10 cm和地下20 cm的土壤温度。采取定点观测法,即每小区随机选取20个新梢挂牌编号,定时、定人观察记录新梢着叶数、长度等(观测标准按《茶树研究法》)。在各小区用0.1 m2的铁框随机套3个固定点,观测发芽密度。各小区各批次茶叶由专人采摘,统计鲜叶质量,测定百芽质量。

1.3 数据分析

运用Excel 2010和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茶园地温的影响

不同处理茶园地温存在较大差异(见图1、图2、图3)。由图1、图2、图3 可知,T1、T2、T3处理地温逐渐提高,说明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茶园土壤温度逐渐升高。在土壤表层(地下5 cm),T3 和T2 处理较T1 处理茶园平均地温分别增高0.89 ℃和0.44 ℃;在地下10 cm,T3和T2处理较T1 处理茶园平均地温分别增高1.35 ℃和0.95 ℃;在地下20 cm,T3 和T2 处理较T1 处理茶园平均地温分别增高1.27 ℃和0.73 ℃。

图1 不同处理地下5 cm土层温度变化趋势

图2 不同处理地下10 cm土层温度变化趋势

图3 不同处理地下20 cm土层温度变化趋势

T4 处理土壤温度显著高于T3 处理,说明覆地膜有利于茶园土壤保温,特别是对深层次的土壤保温效果更显著,有利于茶树根系的生长。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春茶新梢展叶水平及萌发时间的影响

从2020年春茶观察结果(见表1)看,不同处理间春茶展叶水平表现为T4>T3>T2>T1>CK,3月12日T4处理平均叶片数已达1.1片,而T3处理新梢平均叶片数于3 月21 日达到1.2 片。叶片数达到1.0 以上则表明茶树新梢为一芽一叶,可进行明前茶的采摘。表1结果表明覆膜可以促使明前茶采摘期提前9 d。

表1 不同施肥处理对春茶新梢及萌发时间的影响比较

从不同有机肥施用量来看,T1、T2、T3 处理新梢叶片数达到1.0以上的时间分别是3月30日、3月24 日和3 月21 日,说明每667 m2茶园增施200 kg 有机肥能促进茶芽提前3 ~6 d 萌发。与对照(CK)相比,各处理茶芽萌发时间均提前,说明施用有机肥和覆膜能有效提早春茶萌芽。

2.3 不同施肥处理对春茶百芽质量的影响

百芽质量是影响鲜茶叶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不同处理对春茶百芽质量的影响见表2。由表2 可知,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春茶百芽质量逐渐提高,说明茶叶专用有机肥有利于新梢内含物的提高,从而增加芽头的质量。从差异显著性可知,茶叶专用有机肥施用量对百芽质量影响极显著,而T3 和T4 处理差异不显著,说明覆膜对茶芽质量影响可忽略不计。

表2 不同施肥处理对春茶百芽质量的影响

2.4 不同施肥处理对茶芽密度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对茶芽密度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茶芽密度逐渐提高,T4处理与CK差异显著,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性不显著,说明有机肥施用量对茶芽密度的影响不明显。

表3 不同施肥处理对茶芽密度的影响

2.5 不同施肥处理对春茶产量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对春茶产量的影响见表4。由表4 可知,与CK 相比,有机肥处理均能有效提高明前茶产量,每公顷产量提高45.45%~141.20%。T4处理较T3 处理春茶增产1.6%,说明覆膜对春茶产量影响不明显。

表4 不同施肥处理对春茶产量的影响

3 讨论

有机肥中含有大量腐植酸和微生物,施用有机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而腐植酸对微生物具有刺激作用,使放线菌、细菌和固氮菌等活动能力大大提高,微生物活动和呼吸放热提高了土壤温度[11]。本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较常规施肥对照处理(CK)地温升高0.51 ~2.02 ℃,此结果与霍轶珍等[12]的研究结果(施用有机肥、地膜覆盖、有机肥+地膜覆盖较对照处理地温分别升高0.26、5.34、3.40 ℃)相似。

在茶树根部土壤周围覆盖黑色塑料薄膜、秸秆、草帘等可移动覆盖物,在无日照的时候覆盖以利于保温,有日照的时候掀开以增加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卢亮红等[13]研究表明,稻草覆盖的茶园较不覆盖茶园冬季土壤温度分别升高1 ~3 ℃。杨书运等[14]研究发现,稻草覆盖10 ~15 cm和薄膜覆盖较不覆盖地膜的茶园土壤温度分别升高4.4 ℃和1.8 ℃。姚健等[15]研究表明,覆膜能有效提高土壤温度积累,10 cm 以下的深层土壤温度平均升高8.36%。本研究中,相同有机肥施用量下,覆膜处理(T4)不同土层地温(地表、地下10 cm 和地下20 cm)较不覆膜处理(T3)分别升高2.56、2.74、2.86 ℃,说明覆膜条件下,有利于茶园土壤保温,特别是对深层次的土壤保温效果更显著。

施肥能促进春茶茶芽萌发,促进茶叶新梢生长,使采摘期提前。任红楼等[16]研究发现施用生物有机肥(w(总养分)≥8%,w(有机质)≥39%)2 250 kg/hm2较当地茶农习惯施肥(15-15-15 复合肥)450 kg/hm2处理春茶采摘期提前10 d 左右。本研究结果显示施用茶叶专用有机肥处理(T1、T2、T3)较常规施肥处理(CK)萌芽期分别提前3、6、12 d。

覆膜不仅对茶园地表具有保温、增温作用,还可使茶园土壤上下层土壤温度的转换提前,促使早春茶芽的萌发,有利于春茶提早上市,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中覆膜可以促使明前茶采摘期提前9 d。

影响茶叶产量的因子众多,有新梢茶芽密度、着叶数、长度、百芽质量等,其中新梢茶芽密度和百芽质量对增产起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中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百芽质量和茶芽密度逐渐提高。不同施肥处理产量比较表明,有机肥处理(T1、T2和T3)较常规施肥处理(CK)产量提高45.45% ~141.20%。而T4 较T3 增产1.6%,说明覆膜对春茶的增产效果不明显。

4 结论

地膜覆盖与增施有机肥能明显提高茶园地温,提前春茶开采期。茶园每667 m2增施200 kg茶叶专用有机肥可提高地温0.40 ~0.95 ℃,提早茶树萌芽期3 ~6 d,增产14.52% ~42.53%。地膜覆盖能提高茶园地温2.56 ~2.86 ℃,提早茶树萌芽期9 d 左右,增产1.6%。

猜你喜欢
春茶土壤温度施用量
阿尔泰山森林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及其预测
基于SHAW模型的青海湖流域土壤温度模拟①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张掖市甘州区灌淤旱作人为土制种玉米锌钼微肥最大利润施用量研究
温室茄子氮、磷、钾素最大利润施用量研究
不同种植模式棉田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春茶不宜贪尝鲜
春茶不宜贪尝鲜
地下滴灌葡萄园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24味暖春茶香 1周急速瘦15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