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辅助治疗急性加重期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的临床疗效探讨

2021-04-19 05:31海燕岳中健
中外医疗 2021年3期
关键词:泡腾片乙酰半胱氨酸

海燕,岳中健

昆明同仁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临床症状多教育咳痰、血痰、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咳嗽,截至目前为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症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主流研究认为,致病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即环境因素)与内因两类;急性发作期的痰液量将明显增多,一旦治疗不当,将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方式,如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但针对急性加重期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的临床治疗效果仍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该次研究方便抽取该院2019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加重期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患者,建立对照分析,探究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抽取该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合并急性加重期哮喘,通过信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式,选择药物: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同时辅以低流量吸氧治疗方式,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19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2.68±3.67)岁;慢阻肺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82±1.33)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3.12±3.92)岁;慢阻肺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12±1.6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2]中的诊断标准,通过心、肝、肾、心脏功能检测未见异常;②所有患者均存在急性加重期哮喘症状,患者及其家属均已对该次研究内容充分知悉,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体检检查未见恶性肿瘤病变,治疗依从性良好;④可积极配合该次研究,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2 排除标准①存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禁忌者;②存在严重凝血功能疾病、凝血功能疾病、合并其他肝、肾功能疾病、器官器质性损伤者;③患者及其家属无法配合该次研究,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措施,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国药准字H20140458,规格:160μg+4.5μg,1~2吸/次,2次/d);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选择: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国药准字H37022928,规格:50μg·200,喷药0.05~0.1 mg/次,3~4次/d);吸入型低剂量沙丁胺醇选择: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国药准字H20150673,规格:100μg×200,选择2.5 mg与3 mL生理盐水混合,随后雾化吸入)。辅以低流量吸氧治疗,利用呼吸机上的供氧装置进行氧疗,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供氧浓度(21%~100%);氧疗的氧源选择氧气钢瓶,根据需要调节氧流量,低流量吸氧:1~2 L/min;中流量吸氧:2~4 L/min;高流量吸氧:4~6 L/min;氧浓度换算为214×氧流量L/min。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选择药物: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国药准字H20140449,600 mg·4 s),0.6 g/次,1~2次/d,或遵医嘱用药,将其溶于半杯温开水中(≤40℃),有必要需以汤匙搅拌,推荐夜间用药。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项目包括显效、有效、无效,经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呼吸不畅等症状消失,未见湿罗音,发钳明显改善且心率低于100次/min即刻判定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者咳嗽、咳痰、呼吸不畅等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湿罗音减轻,发钳有可见改善,且心率低于100次/min即刻判定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存在持续恶化,即刻判定为无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FEV1/FVC、FEV1%pred水平之间的差异。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对比

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对比[(±s),×109/L]

表2 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对比[(±s),×109/L]

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组别7.41±1.13 3.75±1.48 4.621 0.001白细胞计数8.35±1.57 4.52±1.71 2.862 0.001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31±0.16 5.32±1.63 5.422 0.001 0.42±0.16 2.64±1.13 4.621 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 CRP

2.3 两组患者FEV1/FVC、FEV1%pred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其FEV1/FVC、FEV1%pred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FEV1/FVC、FEV1%pred水平对比[(±s),%]

表3两组患者FEV1/FVC、FEV1%pred水平对比[(±s),%]

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组别22.64±3.64 22.75±3.82 0.082 0.215 23.98±3.82 24.12±3.91 0.062 0.452 FEV1/FVC FEV1%pred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展至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成为全球第4大死亡疾病,预计2020年将上升至第3位,成为全球第五位主要致残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高达14.1%,20岁以上高达8%[4];且现阶段我国COPD病死率仍有逐年上升趋势。根据临床经验得知,该症的临床症状多见于咳嗽、咳痰,同时在咯痰的基础上将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一旦发病,将促使患者胸闷气短加剧,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5]。而吸烟者、空气污染严重地区居民、工作中要接触有害粉尘者,更加容易患病,目前吸烟被认为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6]。根据COPD全球指南(GOLD),将其按严重程度分为4级,COPD的早期诊断定为Ⅰ级和Ⅱ级(即轻度和中度),而Ⅲ、Ⅳ级(重度、极重度)患者肺功能受损达50%以上,为中晚期。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的主要研究方向[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忽视,随着病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开始只有在劳动或者进行体力活动时会出现气急,继续发展会在轻体力活动时也会感到气急,最后在休息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8]。此时再任其发展,就会出现肺心病,在肺心病稳定期,虽然会有咳嗽、心悸、气短、乏力和活动量受到限制,但仍能够从事轻体力活动;在肺心病加重不能缓解时,会出现呼吸衰竭和心脏功能衰竭,可以表现为睡觉时必须垫很高的枕头或者坐起,下肢水肿,嘴唇发紫,厌食,严重者可以出现肺性脑病[9]。由此可见,一旦致使其进入急性加重期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状态,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关键。该次研究发现,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过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低流量吸氧等治疗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发展,但根治效果仍旧存在局限性;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主要用于大量黏痰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如手术后的咯痰困难、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炎、肺气肿等引起的痰液黏稠、咯痰困难、痰阻气管等疾病中,其不同于常规的抗菌素药物,虽然消炎作用不显著,但能够通过分解粘蛋白复合物、核酸,将痰中的脓性成分及其它黏液和黏液分泌物从黏稠变为稀薄,从而发挥强烈黏液溶解作用;其活性成份为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能保护α-1抗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的抑制剂)免受次氯酸(HOCl)的作用而失活,因此十分适用于治疗以浓稠的黏液及黏液分泌物为特征的急性和慢性的呼吸系统感染。该次研究结果中,经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辅助治疗的患者,其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与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缓解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不影响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表达,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表现效果。而在侯丽丽[10]的研究中,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11%,91.11%,两组血氧分压(PO2),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肺活量(FVC),最高呼气流速(PEF)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显著降低;治疗后,治疗组PCO2,FEV1,FVC,PEF显著高于对照组,PCO2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后,治疗组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加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的患者在CRP、FEV1/FVC、FEV1%pred等肺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结束后,其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这与该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能够说明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辅助治的优势。

综上所述,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辅助治疗急性加重期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改善其肺功能水平,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泡腾片乙酰半胱氨酸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泡腾片变身“太空欢乐球”
一生只为这一片!盛安环保将有机酸泡腾片升级到2.0版本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反式-4-乙酰氨基环己醇催化氧化脱氢生成4-乙酰氨基环已酮反应的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胱硫醚β合酶与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