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发展变化的五阶段及父母的应对策略

2021-04-19 11:20钟志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发展阶段亲子关系应对策略

钟志农

〔摘要〕本文第一次提出“家庭亲子关系发展五阶段”说,这是对家庭治疗理论的一个有新意的突破。从我国中小学家庭教育的本土实践中,分析总结出了亲子关系发展变化的动态轨迹,即从婴幼儿时期与父母相处时的“依恋需求”,发展到少年期渴望独立自主的“分离需求”,最后走向青春期与父母互动时,“逆袭”为从孩子的“分离需求”到父母的“反向依恋需求”,这样一个各自角色转向反面的完型循环。这一理论新观点对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帮助家长改善亲子关系,防止家庭突发危机事件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亲子关系;发展阶段;反向依恋需求;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08-0004-04

应该如何面对变化动荡的亲子关系,是不少家长深感苦恼的课题。其实,亲子之间出现矛盾冲突,主要原因并非是家长缺少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技巧,而在于父母不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因而造成了一系列的“误判”和“误打误撞”。所以,要处理好家庭中不断变化的亲子关系,父母首先要读懂孩子。

一、亲子关系发展变化的五个阶段

从婴儿出生开始,直至长大后进入小学、初中、高中,家庭里的亲子关系日渐复杂,往往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矛盾迭出的格局之中。主要表现为五个发展阶段中五种不同的矛盾形态:

(一)学前6年:亲子关系主要表现为“依恋—分离”的矛盾

亲子关系,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的母子关系,奠定了儿童人格发展的早期基础。母子关系是儿童一生所有关系的原型。在母子互动中,儿童的体验是被尊重的、令人愉快和感到安全的,还是被支配的、令人沮丧和感到焦虑的,不仅影响儿童感知世界的方式,而且会成为他们今后处理社会关系中所有事情的模板。

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里,依恋关系还没有形成。一般说来,依恋关系要等到出生6个月后才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妈妈足够可靠,让孩子相信妈妈是可信赖的,那么安全依恋的关系就会出现,这会让孩子感到安全和舒适,因为他知道当他需要时,是可以向妈妈求助的。若是妈妈经常无法跟孩子保持同步,或者保持太频繁的同步,安全的依恋关系就会受到损害。总的说来,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母子依恋关系,都会影响整个童年期和青春期,甚至一直持续到成年。

随着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开始爬行或者学步。爬行是幼儿实践与母亲分离的尝试。从学习爬行开始,一直到3岁左右,婴幼儿进入了“母子分离阶段”。当孩子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时,自体的扩张以及与母亲分离的感觉便成为个体发展的核心。此时,一方面是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另一方面是孩子想离开母亲走向独立,便成为儿童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心理冲突。

进入幼儿园后的三年,即4~6岁,则是幼儿与母亲进一步分离,并逐渐融入同龄伙伴的群体,开始走出社会化发展道路的第一步。特别是到了幼儿园大班,母子分离的趋势变得愈加明显。如路易斯·埃姆斯[1]所说,“典型的六岁孩子,是一个小小的矛盾体,集两个极端于一身。他最大的苦恼是既依赖妈妈,又想要离开妈妈,期盼走向独立,所以六岁是孩子与母亲真正开始分离的起点。”

所以我们说,0~6岁的亲子关系主要表现为“依恋—分离”的矛盾。

(二)小学低段和中段:亲子关系主要表现为“立规—违规”的矛盾

进入小学之后的1~4年级,亲子关系的发展总体上处在相对稳定的时期,但矛盾和冲突依然会时不时地冒出来。儿童一入小学,就相当于跨进了社会的大门,他所接触到的社会环境远比在幼儿园时要复杂得多,他所参与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也大多是集体性、群组性的。因此,建立规则意识对小学中低年段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儿童参与社会活动要遵守的规则,有的来自学校,有的来自家庭。儿童与同龄人最初交往的方式,最早产生在家庭中。父母通常会给孩子“立规矩”,规定孩子第一次外出的时间,规定孩子可以接触什么样的同伴,等。但由于家庭的文化环境、价值观念和教育方法的不同,父母建立的规则内容及其合理性也各不相同。由此,因儿童一次次“违规”而引发的亲子冲突便会屡屡发生。但由于这一阶段的亲子关系仍是一种“绝对强势PK绝对弱势”的关系,所以亲子之间因“立规—违规”矛盾造成的冲突,往往是以子女的屈从而恢复暂时的平衡。

(三)小学高段:亲子关系主要表现为“唠叨—反唠叨”的矛盾

在小学高年级,儿童开始进入“前青春期”,他们要求摆脱父母的控制,渴望自主独立的意识明显增强。此时,父母才会突然发觉,孩子与自己渐去渐远,内心不免倍感焦虑,于是家长(特别是母亲)往往采用说教唠叨的办法来加强对孩子的掌控,结果引起孩子的厌烦和反感。因此,这一阶段的亲子关系突出地表现为“唠叨—反唠叨”的矛盾。

(四)初中阶段:亲子关系主要表现为“控制—反控制”的矛盾

进入初中之后,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空前高涨,他们的自尊、自主的需要往往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满足,于是亲子冲突不断加剧,亲子沟通出现严重障碍。此时,家长开始觉察到自己的唠叨已经失去效用,而孩子在父母面前则变得越来越不可理解,于是家长便采取严厉训斥、明察暗访、刨根问底、窥探隐私等手段,试图了解和控制孩子的变化趋势。结果肯定是事与愿违,导致亲子间的恶性互动频发。因此,这一阶段的亲子关系突出地表现为“控制—反控制”的矛盾。

(五)高中阶段:亲子关系主要表现为“软压力—反压力”的矛盾

到了高中,由于子女出現更加远离父母的成长趋势,再加上孩子不尽人意的学业表现,有些父母内心变得焦虑万分。他们以往反复使用过的唠叨、控制、体罚、说教等手段均已失去作用,于是便放低身姿,企图通过“亲情感化”或者“情感示弱”,来对孩子变相施加压力,结果反倒造成许多误判误撞和孩子的强烈反弹。不难发现,此阶段的亲子矛盾不是升格为“热战”,就是降格为“冷战”。但无论是“热战”还是“冷战”,都是父母自感失控却还想继续施加压力来逼迫孩子好好读书的无奈之举。因此,这一阶段的亲子关系往往表现为 “父母示弱—孩子示强”,即“软压力—反压力”的矛盾。

从上述亲子关系发展变化的五个阶段中,不难看出一以贯之的动态轨迹,即从婴幼儿时期与父母相处时的“依恋需求”,发展到少年期渴望独立自主的“分离需求”,最后走向青春期与父母互动时,“逆袭”为从孩子的“分离需求”到父母的“反向依恋需求”,这样一个各自角色转向反面的完型循环。总体上看,“依恋→分离”是个体从小到大发展成长的一种驱动力,如果这种驱动力受到父母“反向依恋需求”的阻碍,变成一种父母竭力阻止孩子走向分离的“未完成事件”,就会带来病态的亲子关系,严重妨碍儿童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会演化成突发性的家庭危机事件。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认知和方法,来处理好自己与孩子之间这种始终处于变化中的亲子关系呢?

二、引导家长调整对亲子关系的认识和心态

亲子关系当然是双方的问题。若是从孩子的层面来说,随着每一个发展阶段带来的变化,他需要不断增长自己与父母沟通的技能技巧,并且同样需要学会对父母的理解、共情与换位思考。这是一个走向成熟的过程。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这个过程不可能自发地完成,而需要有学校教育辅导工作的介入和引导。

从家长的层面来说,在孩子进入小学、中学后,父母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认识问题。

第一,认识到亲子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子女对父母必定要“从依恋走向分离”。

“依恋—分离”的矛盾是从婴儿期开始,一直贯穿孩子整个成长过程的。处理亲子关系最大的障碍,并不是“子女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子女”;不是“子女害怕自己远离父母而去”,而是“父母害怕子女远离自己而去”。不看透这一问题的实质,亲子关系就会处于反复的震荡之中。

第二,认识到各个不同时期遭遇到的亲子矛盾,其根源基本上在于家长自身教养方式的失误。

心理学认为,绝大多数的亲子矛盾,都是在孩子生命早期,在他们与父母的互动中,由于父母(特别是母亲)缺少养育经验或者父母传承了上一代养育自己时的错误模式而衍生出来的后果。只有家长认真反思自己养育过程中的各种失误,理解“错不在孩子,而在父母自身”,并学会根据孩子的需要去调整自己的养育方式,这才是走出亲子矛盾困境的正途。

第三,认识到动辄指责孩子“叛逆”,是父母对孩子成长规律的误读和误判。家长不要以偏概全地用“叛逆”二字来解读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首先,对“叛逆”这个概念要做一个分析。什么是“叛逆”?所谓“叛逆”就是对权威的反抗。那么为什么会有反抗?因为“有压迫才有反抗”。没有压迫,哪有反抗?没有压力,哪有反压力?其实,许多青少年反抗父母,正是因为父母的管教过于严厉。不懂得成长中的孩子在心理上出现的巨大变化,还用管教小学生的办法来管教进入中学的孩子,必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如果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的年龄特点有充分的理解,能够用尊重、平等的态度处理孩子的问题,孩子就不会出现所谓的“叛逆”行为。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叛逆”这个概念是不严谨甚至是不科学的。在成人眼里孩子们的所谓“叛逆”,其实是进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在成长中呈现的一种必然趋势。青少年到了12岁前后,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要求人格的独立自主,要求能与父母平等相处,要求能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高度尊重。而某些大众心理学刊物也喜欢使用青少年进入“叛逆期”这样一种说词,这已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批评。而且,“叛逆期”这个概念容易对青少年起到一种负面的暗示作用,让他们误以为好像只要一进入青春期,自己就肯定要“叛逆”似的,结果使得一些有心理偏差的孩子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表现找到了“合理化”借口。总而言之,孩子在青春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甚至出现顶撞父母的行为,并非是“叛逆”的表现,而首先是年龄特点所致。

三、家长在应对亲子关系的策略上要防止四个“误判”

通过上面对亲子关系实质的分析,我们建议:家长必须充分了解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年龄特点,避免对子女的反常行为表现做出种种误判。同时,必须将应对策略的重点放在父母自身的心理调适和教育方法的改变上。具体说来,要特别注意亲子关系的四个变化节点,防止出现四个“误判”。

第一,不要将小学低段孩子的“违规”行为,一概误判为是孩子“不听教诲”,进而对他们采取强制甚至是粗暴的教育手段。

其实,有些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往往因为家庭中的“关系”出了问题。父母首先应该做的,是认真反思家庭中夫妻关系(或是亲子关系)出现了何种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当然,对于在小学低段就读的孩子来说,建立规则意识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规则的制订必须合乎孩子的年龄特点,并且要合情合理,不能从成人视角去强制孩子服从。“有‘威严并不是要‘凶狠;家长要令孩子敬畏,而不是让他害怕。”[2]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认为规则和价值观必须通过外在的说教、奖励以及惩罚才能灌输给儿童的观点已经过时。规则和价值观必须从儿童的内部建构或产生,才能成为儿童自己的。”[3]

第二,不要将小学高段孩子不愿听父母“唠叨”和“絮烦”的行为,一概误判为是孩子“逆反”的表现,进而加剧父母内心的焦虑,并转化为更令孩子反感的喋喋不休的说教。

前面我们讲过,“逆反”是成年人对孩子成长过程中某个阶段贴上的错误标签。真实的情况是,隨着孩子进入“前青春期”之后,自我意识、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成人意识迅速增长,而父母却还把他们当成不懂事的孩子加以管教,这就必然引起孩子强烈的心理反弹。正如我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4]所说:“在一切冲突中,经常的情形是,冲突的一方把责任完全推给冲突的另一方。逆反心理这四个字,几乎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发明的。随着孩子的身心发育和知识的增加,要求独立的愿望就越来越强烈。对于这种要求,经常的情况是父母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第三,不要将初中阶段孩子不与父母沟通的行为,一概误判为孩子“故意封闭自我”。

须知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尊需求必然大大提升。他们觉得,如果让同龄伙伴发现自己还像一个幼稚的小学生一样,对父母黏黏糊糊或是言听计从,是一件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因为自己已经长大,应该像一个大人那样去和父母平等交流,而不能再使用过去小孩子的话语体系,仰视着父母去和他们进行对话。但是,如何像一个成年人那样去和父母沟通,他们还没有学会相关的社会技能。换言之,旧的一套“话语体系”已经不能用了,而新的一套“话语体系”却还没有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唯一可采取的策略,就是把嘴巴闭起来。理解了这一点,父母们就不会盲目焦虑,而能持一种理解、包容和耐心等待的态度来面对孩子。一般说来,只要父母不采取指责、猜疑、强制性干预等错误做法,那么大约两年左右,少男少女们就能顺利完成亲子沟通“话语体系”的转换过程,这样就能避免许多因父母误判误撞而造成的激烈冲突。

对于青少年在这一阶段的独特表现,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有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他说,年轻人就像杂技场上的“空中飞人”,在充满活力的运动当中,他必须松开可靠地抓着“童年”的双手,伸长手臂去握紧“成年”。在屏息的片刻,他依靠的是过去和未来的关联,是他必须离开的那些人的可信赖性,和那些将要接受他的人们的期待。可想而知,对杂技演员来说,这是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充满了紧张、危机和挑战。

所以,面对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不与父母沟通的现象,家长可以保持冷静的态度,对孩子的变化表示理解、尊重和同理;不必担心、焦虑、恐慌、猜疑,以为孩子和自己“不一条心”了;更不能窥探孩子的隐私,刨根问底,开抽屉、翻床铺、偷看手机信息等。我们只需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家里营造一种温馨安全的气氛,夫妻之间经常谈论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若是有机会,对同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用一种尊重、平等、商讨的语气和孩子对话,并且尽可能多听少说。那么,耐心等待两年左右的时间,等孩子熟悉了成人世界说话交流的游戏规则之后,他们自然就会开口了。

第四,不要将高中阶段孩子在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某些懈怠行为,一概误判为“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知上进”或者“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

一部分高中生出现学业上的困难甚至挫败,是由复杂而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他们表面上的懈怠、厌学、网络迷恋或谈情说爱等,是他们在应试教育战场上屡战屡败后的自我喘息,好似一个精疲力竭败退下来的伤兵,在极其无助的恶劣环境下,对淌血的伤口进行的自我舔舐。而这时如果父母对他们充分理解、共情和包容,以及充分信任、支持和鼓励,会成为帮助他们恢复元气、重获信心和力量的最大精神源泉。

总之,只要父母能够读懂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基本规律,预见到由此带来的亲子关系中必然出现的重大转折点,转变家长头脑中不科学的教育理念,采用尊重、理解、共情的态度去和孩子進行平等交流与沟通,那么健康融洽的家庭氛围就能逐渐形成,亲子之间的误解、矛盾、冲突就会大大减少,家庭危机事件就能得到有效的防范。这样孩子就能保持一种充满安全感、归属感的阳光心态,去迎接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艰难、曲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路易斯·埃姆斯.你的6岁孩子[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罗宝鸿.规矩和自由[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3] 玛乔丽·菲尔茨,帕特里夏·梅里特,德博拉·菲尔茨.0-8岁儿童纪律教育——给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学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4]曾奇峰.父母的逆反心理[EB/OL]. http://www.51mokao.com.2015.3.4.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杭州,31003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猜你喜欢
发展阶段亲子关系应对策略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转换探析
唐代皖南诗歌探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