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袋相关因素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试验

2021-04-22 10:57任梓铭于延申代俊杰于春艳
南方农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羊肚分生孢子麦粒

任梓铭,王 月,于延申,陆 珠,代俊杰,于春艳

(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3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采用由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提供的羊肚菌品种YM 进行试验。

1.1.2 其他材料

麦粒、麸皮、木屑片(1.5 cm)、豆粕、石灰、石膏、黑土、75%酒精、20 cm 丙烯袋、30 cm 丙烯袋、旋耕机、喷淋系统等。

1.1.3 培养基

栽培种培养基配方:麦粒60%,木屑片12.5%,麸皮8.5%,豆粕10%,黑土7%,石灰1%,石膏1%。共准备30 袋菌种,每袋450 g 湿重。试验前按照配方称取各种配料干重,先将麦粒煮至掰开无白心后混合其余配料,将配料调至60%含水量,搅拌均匀,装袋套环后121 ℃灭菌90 min,然后冷却常温后接种,22 ℃恒温避光培养。

营养袋配方:本试验将营养袋配方进行重点研究,以麦粒的含量变化为梯度设置3 个配方进行试验,即麦粒40%,麸皮9%,木屑片49%,石灰1%,石膏1%;麦粒60%,麸皮9%,木屑片29%,石灰1%,石膏1%;麦粒80%,麸皮9%,木屑片9%,石灰1%,石膏1%,每袋湿料200 g。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据资料显示,营养袋的施放时间直接影响分生孢子的数量;营养袋中各组分的配比及其施放数量同样也会影响到羊肚菌生殖生长过程中的营养转化,尤其是营养袋中麦粒含量的高低,会影响到羊肚菌的产量。此外,羊肚菌栽培过程中营养袋的施放时间也会影响到羊肚菌的出菇时间和对营养袋中养分的吸收利用。

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验证羊肚菌营养袋的施放时间、营养袋中麦粒含量、营养袋施放数量三种因素在羊肚菌栽培过程中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进行比较。

1.2.2 田间划分

本研究9 个试验区每个各3 次,共计27 个试验小区。本次每个试验区的面积为0.7 m×0.7 m 共0.49 m2,每个试验区四周各有0.5 m 隔离带。划分区域时离日光温室内立墙一侧0.5 m 开始划分第一个试验区,距离日光温室斜面一侧1.0 m 划分,以避免两端受环境因素影响。在旋耕2次土壤后开始划分区域,日光温室内南北方向共有4个小区,在27 个试验区域中随机标号。9 个试验区处理如下表1。

表1 各因素处理

1.3 数据指标

本次试验是从2018 年11 月20 日(空气温度在12~28 ℃)在日光温室中播种,经过出菇刺激后,在12 月28 日第一次发现了羊肚菌原基,出菇期两个月左右,于2019 年1 月采收。现将各试验区域内产量(羊肚菌鲜重)、采收成品数、第一次采收时间、分生孢子数量、营养袋转化率(羊肚菌鲜重/营养袋干重)作为数据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营养袋供给方式

将本试验中9 个营养袋供给方式的各项指标列表,见表2。由表2 可知,羊肚菌转化率、成品数、产量等指标,9 号试验组均高于其他试验组。此外,从原基数量上看,9 号试验组相对较少,说明此试验组出菇期集中,采收期集中,子实体生长势旺,整个种植周期较短,所以9 号试验组为最佳试验组。在种植过程中最佳施放营养袋的时间为播种后第15 d,每平方米营养袋施放总量为2 400 g,营养袋最佳配方为麦粒80%,麸皮9%,木屑片9%,石灰1%,石膏1%。

2.2 营养袋施放时间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

利用SPSS 数据分析软件,分析营养袋中麦粒含量相同、营养袋摆放数量相同情况下羊肚菌营养袋施放时间与成品数、第一次采收时间、转化率、原基数、分生孢子量、产量的相关关系,见表3。

表2 各指标平均值

表3 施放时间与各指标相关分析

如表3 所示,各项指标中第一次采收时间与营养袋施放时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营养袋施放时间会直接影响第一次采收时间,也就是说施放营养袋的时间越早,羊肚菌的出菇日期越早,采收的时间越早。另外,羊肚菌的产量以及成品数与施放营养袋的时间相关性不大;转化率、分生孢子量和施放营养袋的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大规模种植羊肚菌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施放营养袋的时间来控制出菇时间,保证出菇期处于当地气候条件适宜的时期,提升羊肚菌的质量。

2.3 营养袋中麦粒含量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分析

利用SPSS 数据分析软件,分析在施放营养袋的时间和施放营养袋数量相同的情况下羊肚菌营养袋中麦粒含量与成品数、第一次采收时间、转化率、原基数、分生孢子量、产量的相关关系,见表4。

表4 麦粒含量与各指标相关分析

如表4 所示,羊肚菌营养袋中麦粒含量在1%水平上与羊肚菌的产量和营养袋转化率呈显著正相关,证明在羊肚菌营养袋中麦粒含量40%~80%范围内,麦粒含量越高,营养袋的转化率越高,产量也越高。在5%水平上,成品数与营养袋中麦粒含量同样呈显著正相关,证明羊肚菌营养袋中麦粒含量越高,越有助于出菇期提前。而羊肚菌营养袋中麦粒含量与原基数量、分生孢子量几乎没有相关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大规模种植羊肚菌过程中,适当增加营养袋中麦粒含量有助于提高营养袋的转化率和羊肚菌产量,促使出菇期提前。但是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营养袋中麦粒比例高,营养袋中养分更充足,更加容易产生其他杂菌和病虫害,所以在具体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效防控病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4 营养袋数量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分析

利用SPSS 数据分析软件,分析在施放营养袋的时间和营养袋中麦粒含量均相同的情况下施放营养袋的数量与羊肚菌成品数、第一次采收时间、转化率、原基数、分生孢子量、产量的相关关系,见表5。

表5 营养袋数量与各指标相关分析

本试验每个试验区域施放营养袋的总质量为400~1 200 g。在5%水平上,营养袋施放数量与羊肚菌成品数、原基数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营养袋施放数量越多,羊肚菌的产量越高,同时能够保证羊肚菌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在提前集中出菇。羊肚菌原基数和分生孢子量与施放营养袋数量也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羊肚菌栽培过程中的主要成本是外援营养袋,虽然经过以上分析发现营养袋的总量和羊肚菌产量呈正比,但是实际栽培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保证种植效益最大化。

3 结果与讨论

1)在羊肚菌栽培过程中,营养袋施放的时间越早,出菇期就越早,最佳时间为播种后15 天。2)营养袋中麦粒的含量越高,出菇期越早,产量越高,营养袋最佳配方为麦粒80%,麸皮9%,木屑片9%,石灰1%,石膏1%。3)营养袋施放数量越多,出菇期越早,产量越高,每小区最适量为2 400 g。4)羊肚菌分生孢子过多也会与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争夺营养,影响产量。

在羊肚菌种植过程中,可以根据营养袋施放时间、营养袋中麦粒含量、营养袋数量来控制羊肚菌的出菇期,避免因气候原因而造成损失。营养袋是羊肚菌种植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营养袋中麦粒含量越高、营养袋数量越多,产量越高,但是外援营养过高不仅会造成成本浪费,还会带来病虫害。所以在施放营养袋时,要综合考虑,在可控的成本范围内,创造最高的价值。

猜你喜欢
羊肚分生孢子麦粒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鸡 妈 妈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羊肚菌药膳之“扬眉吐气”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
葡萄园套种“羊肚菌” 增收增效又环保
从麦粒到面包
麦粒儿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