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助力碳中和、碳达峰

2021-04-22 06:18本刊编辑部
建筑机械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开工装配式建筑

本刊编辑部

装配式建筑是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良性互动,是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对推动建筑生产方式变革、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发布关于2020 年度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的通报。

1 总体发展情况

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 号),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基本原则,积极制定政策措施,逐步健全技术标准体系,有效推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

2020 年,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共计6.3 亿m2,较2019 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完成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确定的到2020 年达到15%以上的工作目标。

图1 2016~2020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

2 区域发展情况

2020 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全国的比例为54.6%,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占45.4%,重点推进地区所占比重较2019 年进一步提高。其中,上海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为91.7%,北京市40.2%,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南省和海南省均超过30%。

3 不同结构类型发展情况

从结构形式看,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4.3 亿m2,较2019 年增长59.3%,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68.3%;装配式钢结构建筑1.9 亿m2,较2019 年增长46%,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30.2%。其中,新开工装配式钢结构住宅1206 万m2,较2019 年增长33%。装配式钢结构集成模块建筑得到快速推广,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4 产业链发展情况

随着政策驱动和市场内生动力的增强,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20 年,全国共创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28 个,省级产业基地908 个。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构件生产、装配化装修成为新的亮点。其中,构件生产产能和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全年装配化装修面积较2019 年增长58.7%。

目前,针对各地普遍反映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制约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突出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正组织编制《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住宅装配化装修主要部品部件尺寸指南》,结合2020年发布的《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构建“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引导生产企业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就构件和部品部件的常用尺寸进行协调统一,发挥标准化引领作用,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效率,进一步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以装配式建筑为载体,协同推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5 “双碳”目标为装配式建筑发展赋能

近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今年“碳中和”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2020 年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数据,2018 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 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51.3%。其中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为27.2 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28.3%,占建筑全过程排放总量的55.21%;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约为1 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1%,占建筑全过程排放总量的1.93%;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为21.12 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比重21.9%,占建筑全过程排放总量的42.87%。

图2 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分布图

建筑行业可谓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领域。要推动建筑建材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要从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建筑施工,建筑运行,建筑拆除等环节着手,推动相关技术创新,从各个环节降低碳排放。

装配式建筑大量采用预制构件的建造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现场施工带来的噪声及粉尘污染。预制构件的模块化、工业化生产也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建筑垃圾及废弃物的排放。在国家大力推进碳达峰及碳中和发展目标的阶段,装配式建筑将面临更好的市场机遇。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其碳排放优势主要体现在建材生产阶段与建筑施工阶段。

在建材生产阶段,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建筑在周转材及辅材方面体现出良好的减碳能力。周转材方面,预制构件的生产采用钢模重复周转,能够带动木模板的减少,同时还能够减少用水量;辅材方面,装配式减碳能力主要体现在保温材料方面,外保温工厂整体制作寿命长,能够减少建筑全生命周期保温材消耗。

装配式建筑在建筑施工阶段的碳排放优势主要在于施工过程中的能耗节约、人工节碳及用水节约。装配式建筑以现场装配化施工为主,相较传统现浇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可大幅减少用水及污水排放,并且装配化施工可以降低施工现场噪音扰民、废水排放及粉尘污染。

6 结语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势在必行的革命,近年市场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随着政策驱动和市场内生动力的增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产业正换挡加速,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建筑产业结构,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对全方位迈向低碳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新开工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湖南新开工两条高速公路总投资450亿元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中国2015年新开工30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