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联考”语文试题的开放性特征及其评价理念

2021-04-22 06:56蔡建明

蔡建明

摘要:“开放性”是“八省联考”语文试题的一个显著特征。具体地说,开放性试题覆盖面更广,开放性特征更为鲜明,呈现出多元样貌,甚至出现了新的形态。适应性试题选择语料视野开阔,在延续了近年全国卷选材风格的同时,从三个维度进一步拓展了广度与深度:把握时代脉搏,厚植家国情怀;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关注生命意义,体现文化理解。

关键词: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开放性特征;语料视野

“开放性”是本次“八省联考”语文试题的一个显著特征,具体地说,开放性试题覆盖面更广,开放性特征更为鲜明,呈现出多元样貌,甚至出现了新的形态。

名篇名句默写第(3)题引发的关注最多,内容如下:

古代衣服由于原料的缘故,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意象和与之相关的“砧声”来表现家妇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或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

这是指向积累、理解的一道开放题。在曾经出现过的此类题中,语境所规定的限制要素较多。另外一个版本的默写题就体现了这种特点,默写第(3)题虽然也有开放特征,但意象只有一个——沧海,作者也是明确的——李商隐。开放体现在同一作者的“许多”诗句上。虽然诗句有“许多”,但命题人只给出了一个教材中的答案:“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确实还有许多这样的诗句,如《谒山》中的“欲就麻姑买沧海”,《送臻师二首》中的“今来沧海欲求珠”,等等。不过,对学生来说,这些诗句是比较冷僻的,实际的答题空间并不大。

相比较而言,本题的开放性更高,营造了宽广的语境空间。这一题型类似于“飞花令”的形式。形式本身蕴含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同时又来自当下鲜活的生活。它没有规定具体篇目、作者,只是提供了与意象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也可以说是意象的背景。意象给出了两个,“捣衣”和与之相关的“砧声”;意象所表现的主题有思妇和游子两个方向,内涵丰富。从所给出的答案示例看,只要出现其中一个意象就可以了;含有意象的诗句也并不局限于课内,即便是课内,也并不只是高中规定的篇目,因此,较之过去的开放题,语境提供了更为自由的答题空间。

理解性默写题一般指向知识积累中理解能力的提升,本卷试题的创新使之承担更多能力的考查功能,特别是知识间联系的能力。这无疑在启示我们,即便是积累,过程性学习尤其是复习备考,也不能孤立地、机械地记忆,应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把零碎的知识变成结构化的知识,把僵硬的變成鲜活的。本卷中两道理解性默写均是从意象角度切入的,备考复习中还应注意从情感、内容、手法等角度建立联系。

题型上的创新,在其他板块中同样存在。它们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开放性的多维特征,同时指向不同的能力点。

如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内容如下:

5.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该题的开放体现在:“同意”与“不同意”都在允许的范围内,只要是“你的看法”,且言之成理。这种开放提供了考查分析观点态度并能提出个性化见解的能力的可能,试题具有鲜明的思辨色彩,明确指向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无论同意还是不同意,都需要对具体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比较。新的突破体现在,考生需要变换角度,更具体细微地观察两则材料,发现共性与个性。

如果“同意”,需要分析归纳出两则材料的基本观点:材料一认为人工智能将给人类带来威胁,在对待人工智能问题上,必须树立底线思维;材料二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全面超越人类,人类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是机器人无法比拟的。还要判断出观点的特征:材料一是悲观的,材料二是乐观的。如果“不同意”,考生需要发现两者关注的领域不同,“科技发展”与“文学创作”不具备可比性;能够指出题干中观点的逻辑谬误,那就是:即使两者态度有所不同,也不构成截然相反的关系。

2020年国家考试中心给山东省命制的考前模拟卷,实际也是一份适应性试卷,它的第5题出现过类似题型。“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如果我们将两题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本卷试题的质量更高,是一道真正意义上的考查思辨能力的开放题。表面上看,山东模拟卷要求回答“是否合理”是一种思辨,实际上题干本身已经暗示了回答的方向,那就是“不合理”。从提供的参考答案看,观点一是“不合理”,很明确,观点二是“有一定的合理性”,显得底气不足;各自提供的理由也是材料中的一些零星表述的组合。

写作题的开放语境则为考生提供了多角度入题的抓手,为个性化表达铺设了台阶。全国卷材料一般是宏大主题或宏大叙事,但如果只有宏大,就成了无边界的开放。本卷的材料同样宏大,但并非漫无边际,它虚实结合、角度多样,能够启示考生入题。第三部分的具体“要求”中,“选好角度”是一个明确的指引,提醒考生不必强求面面俱到,可选取“抗美援朝精神”中的某个方面谋篇布局,完成作文。材料是关于“抗美援朝”历史的陈述,共8句。前7句是史实,第8句提出“抗美援朝精神”。每一句史实都蕴含一种“精神”,按顺序大致可理解为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坚韧不拔、齐心协力、慷慨奉献等优秀品质,这些精神成为联结历史和当下生活的纽带,是应对当下和未来挑战的恒久力量。

题目的这种自由空间催生了答案的多样性,它不仅使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同时允许一个答案有多种表达形式,能让“考查特定语境中个性运用语言的能力”落到实处。在过程性评价中,为了保证客观性,除默写题外,常态的主观题评分很少真正允许多样化表达。本卷的“评分参考”明确了这两种答案的形态,应该说,这是评价理念的新突破,对改变过程教学意义重大。我们往往关注试题的形态,而忽略命题者的“评分参考”也是试题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又如语言文字运用题,内容如下: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评分参考”每空都提供了一个示例:①“除此之外”;②“孩子未必高”;③“一般来说”。在这个基础上,允许有其他答案,意思答对即可;或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按照这个评价标准,三处插入语只要符合题干的条件,语句形式可以是多样的,都有可能得到满分。第①处只要表述“除去遗传因素”这个意思引出下文即可。如“其余因素”“但不绝对”“剩余因素”“并非唯一因素”“除去遗传因素”“但不只是遗传”等。第②处只要紧扣影响孩子身高的其他因素来写,必须是表示否定的。如:“孩子不一定高”“孩子可能不高”“不代表孩子高”等。第③处要针对“十八岁以后还能显著长高的现象非常少见”填写,语句应含有“通常意义”。如:“多数时候”“通常情况下”“一般情况下”“更常见的是”“大部分情况下”等。

“八省联考”试题选择语料视野开阔,在延续了近年全国卷选材风格的同时,从三个维度进一步拓展了广度与深度。

一是把握时代脉搏,厚植家国情怀。如今大街小巷都在谈论人工智能,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人工智能是未来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赛场,因而纷纷开始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以期占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高地。对于中国而言,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对缓解未来人口老龄化压力、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及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选择这一话题作为材料,其用意不言而喻。至于写作题选用“抗美援朝”的历史作为材料,更符合全国卷选材的风格。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二是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语言文字运用Ⅰ选用了“围棋”,材料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用意不仅在于普及知识,还在于挖掘并弘扬民族文化。围棋是中国的独创,体现的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哲理智慧与思辨意识的结晶,是民族历史与文化独具韵味的积淀,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现象。至于霍光的忠心为国秉公处事,《幽州新岁作》中诗人身在边关心系朝廷,更是聚焦了传统文化的内核。

三是关注生命意义,体现文化理解。语言文字运用Ⅱ选用了“孩子身高”的话题,是一则关乎青少年健康的材料,看似普通,实则体现生命关怀。试卷一个版本以川端康成的小说《秋雨》作为文学文本阅读的材料,很多人是不理解的。其实,除了“生命意义”,“文化理解”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维,理解外国文化、感受文化的多元自然也在其中。小说赞颂了别府律子,她的执拗、倔强与不和悦,对命运的不屈服,诠释了生命存在的意义。不仅如此,考生可以从川端康成小说中体味到日本文化的特点,比如风格,那种细腻、敏感、微妙且萦绕着梦幻般神秘气息的感傷之美;比如细节,我们仅举一例,“山茶花图案和服”,“和服”自不必说,“山茶花”在古代日语里写作“椿”,正如字形所示,山茶花是春之木,象征着春天的新生活力。

2020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主张,本次“八省联考”全面有效落实了这一主张。开放性特征对应的是“四翼”中的“应用性、创新性”,既检验考生的语言能力,又考查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分析问题,打开思路,个性表达,体现创造性思维。也许跨步较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评分的难度,但它体现了国家命题变革的决心——开放性必须成为测试评价的一种定位。因而,“怎么考”的这一变化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