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在路上

2021-04-22 06:56陈兴才
关键词:新高考新课标

陈兴才

摘要:“八省联考”语文卷的命题给出了新高考的有益提示,某种程度上回应了课标中对学业质量测评和高考命题的建议。在素养测评之路上,试卷的方向正确,但步子迈得还有点小,不够坚实,具体题目的设置有精当之处,也有需继续打磨之处。

关键词:八省联考;语文卷;新高考;新课标;素养测评

一、语文卷所体现的“课标”建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对高中学业质量测评和高考命题都提出了基于语文课程价值的建议,在这份“八省联考”的适应性考试试卷中有如下反映:

第一,立德树人观。这是所有试卷的高位追求,无须分析。

第二,考查语料多元,如:人機大战、人工智能、科幻影视、科技伦理、人与计算机思维差异、宫斗剧、武侠剧、诗歌游戏软件、写作软件、新世俗小说、民国求学生活、课本经典选文《老残游记》等、川端康成小说、词语流变、文化常识、边塞诗、中国围棋、身高和营养学知识、抗美援朝……语料涉及科技进步、社会生活、传统文化传承、文学欣赏、营养学知识、重大史事等多个领域,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着眼于语文元素的丰富性,一定程度上能考查出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放大体现“以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任务”的测查理念,倡导综合性测试,围绕情境选择材料,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语文素养是情境中的素养,脱离了情境考查语文素养,考查的可能只是知识,而不是素养。试卷中的情境,包括学科认知情境、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这几种情境在本试卷中都有明显体现,而且更多时候,这几个情境是综合在一起的。无论是阅读、语用、写作还是默写,都设置了较为合理的、有效的测查情境。

第四,较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题目。这一点是延续去年的新高考Ⅰ卷的思路,主观题比重加大,书写量增加。据考生反馈,在考场,有很多学生堪堪答完试题,时间并不富余。

第五,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固化,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这一点在本试卷中有显著体现,在考前有关方面传达的精神是“以2020年新高考Ⅰ卷为基础”。这个表述相当好,是“基础”,而不是“模板”,明确告知题型不固化。这对于大半年以来,各地比比皆是的参考所谓“山东卷”模式(从题量到题型到考点甚至是设问方式),亦步亦趋地固化试卷的现象,有很好的修正和警示意义。特别是默写题,其设题方式与去年的新高考Ⅰ卷不同,而与去年全国Ⅰ卷更相似,表明了新高考卷是全国卷和素养测评卷的一种,有利于消除“山东卷”带来的概念和试卷认知固化。现代文阅读更是与近五六年来的题目创新一脉相承,数道主观题都是就文设题,并未套用、重复去年乃至前几年的设问方式,考查的是阅读基本素养,这让僵化的答题套路训练失去价值,导向非常好。

二、语文卷的“素养为王”意识

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积累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语文素养是语境中的素养,是语文运用中的素养,因此,这个素养又是综合性的。

从这两点出发,素养测查应该基于语境,即还原到现在和将来的语文生活情境和运用情境中去。如语用类题,一定是对生活中、语文学习中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对静态知识、技能的考查;阅读类题,应该基于实际语文生活中的阅读需要来考查;写作更不用说,如果让学生写的是生活中根本用不到的文体,那就失去了考查的意义和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除语境意识之外,素养测评的另一个价值是衡量基本功。有基本功就不怕,不需会答题套路;没有基本功,读不懂,有答题套路也没有用。

如现代文阅读Ⅰ的第5题,便设置了真实的阅读情境。首先,它关涉的内容是人工智能面对的伦理问题,是社会现实。其次,面对两个文本各说各话时,作为读者,得能准确判断各自在说什么,它们有没有矛盾,主旨是否相反。你可以说相反,也可以说不相反,只要说得出理由。这道题非常“情境”,也非常“素养”——正是生活中语文能力的体现。

又如现代文阅读Ⅱ即文学作品阅读,有两个试卷版本。一个版本选文是《秋雨》,其主观题一是问穿和服参加表演暗示了什么。读小说、看电影到某处时,有没有意识到作者在说什么,心念动处会想到什么,关心事情如何发展,人物命运如何,这是阅读基本功。所以,这道题是在测查阅读素养,学生答题完全不用什么套路。另一个版本的《国文教员》,对于读者来说,看到作者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他必然会去想想,老传统是怎样的呢?这同样是最基本的阅读行为。素养测评就是这样简单而直接——读懂文本,会心、会意,就能答题,不考查静态知识,也无须所谓的答题技巧和套路。

试卷结构也能体现素养,与去年新高考卷相同:现代文阅读两组、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这是按素养类型划分的,有其合理性,在后续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个结构会保持稳定,无变化的必要。

现代文阅读只分两组,不明确标注文本类型,是为了选料方便,能灵活地按情境、就具体文本设置素养测评题。去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有两组,分别选的是两则论述类文本和一篇文学类散文,而此次联考卷两组选文,“新意”更突出——第一组选文是“论述类+散文随笔”,第二组是“文学性世情小说+小评论”。从这个选文组合,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何从去年开始现代文阅读只分成两组,而不再有严格的体裁定位。因为考查的是综合素养,合在一起更方便在比较、勾连中设置情境任务。

本试卷暂不涉及整本书阅读考查,是因为各省启用新教材的时间不同,《红楼梦》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作为教材内容,是从统编教材开始的。预计,将来整本书考查一定会进行,不然课标新规定和教材新思路都将落空,但必须等到全国各省的高三都使用过统编教材才行。

三、典型试题分析

一份演练性、适应性试卷,不乏有新意的好题,也存在欠打磨需提升之处,实属正常情形。

(一)关于现代文阅读Ⅰ

选文材料一是论述类文本,材料二却是作家的随笔,二者都与人工智能伦理有关,贴近生活实际,语言理解难度适中。这样的选文非常方便素养测评。相比而言,去年新高考Ⅰ卷的“历史地理学”主题的选文的适切性值得讨论,虽然无背景阅读科技、人文等学术文章是课标提出的要求,但并不代表一定要让学生去读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需要接触的那些专业性很强的论文。在这方面,还是应该基于生活中的语文需要。八省联考卷所选的两文恰恰规避了这种不合理性。

第3题要求选出“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很有意思,考查点放在论据的有效性判断上,其实考查的就是论述素养,考点精准。更有价值的是,它的选项不是原文本内容,而是“生活勾连”(诗歌游戏软件、写作软件、宫斗与武侠“神剧”等)。这代表了这样一种理念:学会论证,就是要在生活中运用,用掌握的理论、观点去考察自己的生活——满满的素养测评意图。第5题同样可圈可点,设置或模拟的是一个典型的语文生活情境。同一种事物,不同方各有说法,你能不能发现或判断它们的同与异?能不能在比较后,以批判性思维介入二者,做出理性、公正的评价,而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和非黑即白?

(二)关于现代文阅读Ⅱ

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作品阅读,两种试卷版本有一个共同特点——选文具有鲜明特色,《秋雨》是川端康成的特点鲜明的小说,《国文教员》是“新世说”小说。采用这样的选文,超出了静态读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的阅读背景、阅读广度、阅读涵养将对读懂作品、理解作品起到直接作用,这也可看成素养测评的一个体现。

这两个版本的文学阅读,在一般性内容和文学手法的理解、鉴赏之外,都出现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好题。说这些题目好,是因为它们考查了真正的阅读素养,而不是学生的答题套路和技巧。

《秋雨》的两道主观题,一问律子穿和服暗示什么,一问全文的情感氛围怎样,是典型的就文设题,没有套路可言,而且指向也简单,答题无须套路和技巧,只需要读懂。但《秋雨》入题,也有问题:一是文本较难,学生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难以进入,很多教师试做试卷时都出现误解,也证明了这一点;二是设问方法有点绕,忽略了长期被套路化的学生可能对题目理解不到位,题干“小说写到小姑娘身裹山茶花图案和服的细节,又写律子作为模特参加新年和服表演会,这样写暗示了什么”,这个表述啰唆、重点不突出,有误导之嫌。有很多考生理解为写和服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含义,有什么意蕴,答案枝蔓,甚至不着边际。如果简单地问“作者安排律子穿上和服去参加新年表演会想暗示什么”,就非常清楚,指向情节和人物命运。这样的话,只要考生读得懂小说,读得懂作品的意旨,让他答出“暗示美丽生命的消逝,因为曾经那个小女孩死时也穿和服”,就一点不难了。另一道题设问“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氛围”具有类似问题,“情感氛围”一词指向不明确,是情感,还是氛围?这给考生带来困惑。从提供的答案看,如果是问作品的基调、格调是什么,或者是问“小说弥漫着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考生都能准确找到答题方向。

《国文教员》阅读难度适中,更适合考场阅读,这道题不仅好,而且新。它的“好处”与“新意”有三点:

一是多文本勾连,体现群文阅读理念。過去的多文本常出现在实用类、论述类阅读。“八省联考”语文卷第一次出现了双文本勾连命题的情形。

二是选料新,文学作品阅读中的典型语料是小说和散文。这份试卷中的选文一是金克木的《国文教员》,选文二是该文所在文集《化尘残影》的“自评”。从文体上看,前文是一种特殊的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的文学文本,后者是与之关联的带有论述性的小文本(可以把它看成序言、题记、后记一类,也带有实用类文本功能)。这似乎昭示着今后的阅读在文本选择上更加自由,只要是有个性,哪怕是“四不像”,都可以入卷。

三是设题巧。它的第二道选择题出现《老残游记》《鸿门宴》文本关联,是非常有意义的设题方式,体现出综合阅读素养检测。再看主观题之一:

作者自评“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请结合文本二,分析作者心目中传统小说的特点。

此题考查的是捕捉文本信息、理解与概括的能力,难度适当,契合了作品阅读的真实情境——读者看到作者说这“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必然会去想想:那老传统是怎样的呢?

更有新意的是主观题之二:

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文学作品阅读能力考查,除了理解之外,其较高能力指向评价和探究,这道题正是如此。

过去对评价和探究的考查往往辐射面较小,如对一句话、对一种手法等。而此题却是要求对整个作品的风格特点做出提炼和评价,就如同在平常学习时,读了《红楼梦》之后,要对它做出几点(有指向要求的)评价一样。过去,少见这种考法,但却是考了应该考的——读了一部作品,你对它的主要特色不了解,不算读。这实际上是还原了真实的阅读情境,所以此题,既新又恰当。

(三)关于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中规中矩,遵循以往考查路径。其突出亮点是文言文阅读的第二题“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涉及“不讳”“结婚”“休沐”“发觉”四个词语。

说实话,此题的设错点有点“小儿科”,并未考查有质量的理解,而是把失分陷阱放在了学生是否细心上,即在“休沐”的解说中是否注意到“请假休息”和“休息”的区别,跟学生的理解能力关系不大。

但此题有个重要的、有价值的创新——

过去试卷,“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这个题型的考查方向主要是文学文化常识。但本卷除了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查,还关注了词语的梳理探究,即“结婚”和“发觉”都涉及意义变化。它又不同于纯粹的词义解释考查,而是着眼于词语意义的文化元素和演变轨迹。

为何这样考?课标18个学习任务群中就有一个“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单独设于必修上册第八单元,并被要求贯穿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始终。这个学习任务群干些什么事呢?就是语言探究,放在文言文阅读中,正好可以呈现古汉语中的一些特殊规律或现象,如词义中的“古义、今义”“本义、基本义、引申义”,如汉语词汇变化中的“单音节词发展为双音节词”“汉语构词特点”,象形、会意、指示、形声等“六书”所包含的造字、用字形态,“现代(网络)词语溯源”“成语中的文化”“成语中的词语特殊用法”等语用现象……可以说,“八省联考”卷中的这一题已经开了个好头。如果一味单纯考查文化常识,而所选文本中又没有值得考查的文化常识,仅靠硬编的话,就会越考越细,越考越无聊。

诗歌鉴赏有点失败,没有创新,较为老套,还有失误——选择题中的对春天到来的欣慰、对人事无常的感慨、普天同庆的欢乐都成了下一道主观题的答案要点。选择题与主观题互相帮衬和透露,是命题大忌。

名篇名句默写,呈现了新意,体现了素养测评的理念。名篇名句默写,考查学生的积累。一般考法有三种:上下句填空,最简单、粗暴;理解性还原,即在理解基础上,按所表述的意思到原篇中还原出相应的句子;关联式,即仍以理解为基础,但着眼于积累的丰富性,关联不同的文本来设题。2020年,新高考卷采用的主要是理解性还原,而全国Ⅰ卷主要(其中的两道题4空)采用的是关联式命题:用“上衣下裳制”勾连《离骚》中的名句,用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勾连白居易的诗《琵琶行》的名句。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1年第2期独家策划“八省联考”卷(两个试卷版本,共6题12空)更多采用(约占三分之二)关联式命题:用《短歌行》勾连《诗经·郑风》,用“捣衣”勾连唐人的诗句,用三句连续对偶手法勾连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用“沧海”意象勾连李商隐诗句。

“关联”式命题的实质是设置一个学科认知情境,在情境中勾连不同文本。有的用文学常识勾连,有的用文化知识勾连,有的用手法勾连,有的用主题或意象勾连。关联式默写基于理解,又不止于理解。但应考中,师生不用太紧张,把每首要背的诗文都深讲死挖,绝不是命题人的初衷。其初衷还是在“情境”的设置和文化积累的丰富性,对考生的要求是知识面宽,有时可以看成一种灵活运用。小巧、别致是题目特点,“心有灵犀一点通”是答题者需要具备的素质。考生脑子要灵活,能依据所提供的线索,由此及彼,答题并不难。

八省联考默写题另一个亮点是首次出现了开放性答案。即“捣衣”勾连的“唐人的诗句”答案不止一个,除了张若虚的诗句外,还可以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或“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杜甫《捣衣》)。“沧海”勾连的李商隐的诗句也不止一句,除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之外,还可以是“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等。

为什么要这样考查?体现的是课标“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题目”的高考命题建议,要考查出学生的个性。这两道题的诸多答案,其中一个来自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目,而其他答案并非出自背诵篇目,不需要考生掌握,但考生如果知道它们而且能背诵出来,岂非更体现了积累的丰富性!这种考查形式第一次出现,但确实是个很好的开端,估计以后会逐渐增多。甚至出现“默写出一种得1分,默写出两种得2分”的评分模式,也未尝不可。

(四)关于语言文字运用

“八省联考”卷中语言文字运用五道题,涉及衔接(句式)、修辞、语病、补写(语脉和逻辑)、提炼文段要点五个考查点,题型上两客三主。整体质量较高,体现了语境意识,紧贴语文生活实际。与去年的新高考卷相比,无论是题型还是考查点都有变化,于是这一组语言文字运用题就有了一个重要的题外价值,应该点赞——

去年新高考Ⅰ卷考查的是标点、修辞、句式、病句、新闻压缩,而后出现了令人极为郁闷和沮丧的现象:大半年来,各地所用练习卷、模拟卷、调研卷,生搬硬套去年的新高考Ⅰ卷,连设问方式都一样。“八省联考”卷对于这种恶劣现象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带来的启示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二十多种题型,如词语、连贯、得体、图表、跨媒介读写、标点、语病、漫画、题名、创意阐释、仿句、微写作、情境、转述,包括过去的写启事、通知、广播稿等应该全面练习,而不应该固化题型和具体考查点。

(五)关于写作

从命题形态上看,“八省联考”卷的写作延续任务型写作方式,这是由中学写作的课程价值——交际性、交流性表达——所决定的,而且会是较长时间内的主流形态。但此次命题有两个问题,应当是片面理解政治导向和“立德树人”所致。

其一,写作话题涉及的是抗美援朝这个宏大的历史事件,宏大主题本身并无问题,但写作有个重要原则,需要有自己的个人体验,而学生对抗美援朝只有书本知识和材料信息,很难有真正的个人体验,只能在宏大话语中凌空高蹈。其二,任务型写作的对象、目的、任务、要解决的问题等情境元素很重要。而本次命题设置的情境是征文,由于征文情境比较宽泛,在实际写作中,抗美援朝的事迹和精神内涵成了话题,而对象意识和情境意识变得可有可无。因为以上两个原因,阅卷后发现极少有高质量的作文,当为今后命题留下教训。相比之下,去年新高考Ⅰ卷的命题“疫情中的联系与距离”质量更高些:同样是宏大叙事,但学生有体验;话题或内容比较具体,谈疫情防控中的联系与距离,聚焦性强。

从后来反馈的阅读情况看,有考生将大主题落实于小人物、小事件,不失为好的构思,如评论烈士遗骸归国,就较为可观,这应该是宏大主题式写作的一个有效方法。

总的来說,这份“八省联考”的适应性考试卷,从意图上看,是在坚定地走素养测评之路的,符合课标精神,对推动高考改革有益,特别是读写素养测评,就文设题,题型不固化,设题点灵活,对于整治题海战术和以刷题代替真正读写的痼疾,当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题目的打磨上还需提升。

另外,面对这个“求稳和稳中有变”的命题理念的结晶,笔者想说的是,“稳”固然是一种正确,但“稳”的意味太强,对于消除应试教育的沉疴来说,意义就弱;对于那些习惯于、热衷于应试训练而不肯真正提升学生读写素养的学校及教师来说,触动不大,痛处不多,就少有反思和惊动,反而不利于教学与考试改革。所以,以笔者观点,不如“创新”(所谓创新,也就是不走套路,考查真正的语文素养)的步子再大点,只要在课标指示的范围内,无须担心“反响”;变化多一些,给一线触动更大,可让考试这个指挥棒发挥更大、更好的导向作用。

猜你喜欢
新高考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浅析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