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家校联合 推进体育家庭作业

2021-04-25 03:50李海燕何心王丹丹燕凌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布置体育教师

李海燕 何心 王丹丹 燕凌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提出“中小学生每周体育锻炼中等负荷三次以上”的要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2]提出通过布置适当的体育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以及对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3]也强调“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体育家庭作业”。开展体育家庭作业的倡议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指标,相当于开辟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第二战场。学校体育要做到教会、勤练和常赛。其中,体育家庭作业是勤练这一环节的重要途径。

一、体育家庭作业的布置

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来说,学生在校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仅仅依靠体育课上时间并不能真正提高身体素质,达到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因此,内容合适、合理的体育家庭作业就成了保障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的内容

在体育家庭作业的探讨研究中,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是关键一环。关于体育作业的内容的设计,可以从以下3个角度来理解。

1.从课堂教学需要的角度

体育家庭作业应该发挥巩固课堂所学的运动技能,或者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的作用,因此可以安排一些相对简单、没有危险的技能练习。不同年龄的学生,体育作业应有所区别,具体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运动技能学习的情况,水平一的学生由于运动技能相对不够稳定,可以选择拍球,既能够提高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也能够增强体能素质;水平二的学生已能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可以选择仰卧起坐,不仅能够锻炼青少年躯干支柱力量,更能提升体测成绩;水平三学生生长发育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期,因此在这一阶段可以选择立定跳远项目,既能够增强学生的爆发力,也能够降低由于急停急起所带来的运动损伤。

2.从适合学生发展的角度

体育家庭作业应该发挥增强体质、调节身心的作用,可以安排一些体能练习内容。体能素质的发展是青少年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选择体能练习方法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年龄与生理特点。北京某小学在实施体育家庭作业时,水平一学生采用绳梯的练习形式(如开合跳、前前后后移动、滑雪步等)进行锻炼,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一条直线”代替绳梯器械进行运动;水平二学生采用花样跳绳的形式进行体能方面的锻炼,不同方式的跳绳动作能够达到“小空间,大本领”的作用;水平三的学生采用无器械的体能练习方法(如半蹲起、卷腹等),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运动强度,同时也增加了运动方法的多样性,促进学生的锻炼兴趣。

3.从增进亲子关系的角度

体育家庭作业应该发挥营造家庭运动氛围的作用,可以安排一些适合亲子练习的内容(羽毛球、体育舞蹈、双人游戏等),结合学生兴趣小组的项目特点安排相应的体育家庭作业内容。针对篮球社团学生,以与家长传接球和球性练习为主;针对体育舞蹈社团学生,主要采用多种基本舞步、动作组合进行与家长之间的舞蹈配合练习。对于未参加体育社团的学生,教师在布置体育家庭作业时应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特长,尽量从课堂所学内容中选取需要家人一起参与的练习内容,让家长参与到体育作业中,从而实现亲子关系的增进。

北京市学校体育联合会于2020年国庆期间推出“国庆假期练起来体育家庭作业”,连续7天每天推出动感练习。头部运动、手指运动、腰部运动,身体屈伸、身体转动,单人运动、双人运动,在动感的音乐中,中小学生在家中跟随视频示范动起来、练起来,父母也加入进来,陪伴孩子一起运动,享受亲子时光。“国庆假期练起来体育家庭作业”首日点击量突破2万,7天累计6万余点击量。

(二)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的原则

1.数量适当

体育课的作业不应该成为学生新的负担,而应和文化课作业相辅相成,起到积极性休息的作用,调节学生的脑力负荷。由于学生神经专注度的时间在1h左右,通过学习与运动交替的方式能够提高记忆力,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做40min文化课作业,然后进行100~120个跳绳练习,再做40min文化课作业,之后再进行30个蹲起练习。

2.难度适中

浙江省某小学对本校体育家庭作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最喜欢参与的活动类别排名前五的依次为:户外体育活动、跳绳、球类、跑步、亲子小游戏。这反映出学生更倾向于在户外开展体育活动,更愿意进行与年龄及身体发展状况相匹配且易于操作的体育活动。因此,体育家庭作业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实际状况选择内容,切忌“万金油”式模板作业。

3.标准宽松

体育家庭作业应根据作业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量化指标。如,练习棒球的挥棒动作,教师不一定要求学生一定完成多少次,而是要求家长协助拍摄2组学生认为满意的挥棒动作,教师通过视频即可判断学生的课后练习情况。总之,体育作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而不是单纯“逼迫”学生被动练习使其产生厌烦心理。

(三)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的技巧

体育家庭作業的布置是一门学问,是有技巧和规律可循的。第一,要转变家长以往对体育家庭作业的认识,让家长和学生意识到体育家庭作业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关系到考试达标。第二,体育教师在学期初要准备充足的中长期的体育作业内容和辅助材料,利用好相关的网络平台提供各种练习内容,并让学生打卡,通过班级、校级、区级比赛、评比等,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第三,体育作业的布置应灵活化、多样化评估。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仅要充分结合本学期的课时教学计划,还要“以生为主,从做出发”,设计高效、有趣的体育作业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针对性地完成作业。而学生在完成体育作业时,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内容和项目进行练习,也可按照体育教师规定的内容进行锻炼。在作业的评估上,体育作业的批改应坚持多样化原则,可以借助一些信息技术的手段,如,将学生练习情况拍成小视频,一方面监督学生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便于教师知悉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和指导。

二、体育家庭作业的验收

体育家庭作业的验收是体育家庭作业非常重要的一环,包括平台提交和现场呈现。如果体育教师重视“收作业”的环节,家长和学生也会更加认真对待,避免出现“假作业”和“虚作业”的情况,这也是对学生诚信教育的考验。

(一)体育家庭作业的提交平台

1.利用微信群打卡

通过班级微信群实施体育作业,班主任协助督促完成,家长拍摄学生的练习视频,在班级微信群中予以反馈,作业反馈包括学生练习的视频、家长的点评、学生自评。学生从及时完成作业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对运动项目的热衷。

2.利用APP和小程序打卡

浙江省丽水市体育家庭作业试点学校自2015年实施“1+X”体育课程改革,体育家庭作业率先从二年级开始实施,学生家长人手一本《体质健康成长册》。2016年学校开发了体育作业APP,家长端接收和反馈体育作业,教师端发布作业、查看学生完成情况。2018年开始,体育家庭作业实行“打卡”方式,家长可选择利用客户端或小程序打卡,体育教师根据任课年级布置相应的体育家庭作业,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作业。

(二)体育家庭作业的评比和检验

1.体育家庭作业的评比反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课程一体化项目组开发的“体育乐动会”小程序,原则上规定学生每天平均完成时长不少于30min。评比阶段,按体育作业的完成时长进行评比,在规定时间内超过一定时长的学生分别获得“运动达人”和“健康达人”的称号,并颁发相应的电子证书或电子奖章。杭州天成教育集团采用“目标管理式”收作业的方式,如,3周以内,俯卧撑练习要达到15次以上,达到者为及格,超额完成5次以上的为良好,超额10次以上的为优秀。

2.体育家庭作业的现场检验

全员运动会是体育家庭作业较好的呈现形式。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提倡“学、练、赛”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加大比赛在课堂教学的比重,用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和练习效果。体育家庭作业也应注重“赛”的应用,以促进学生积极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达成效果。在学校召开全员运动会时,学生人人皆努力,人人皆精彩,而这些都是经过努力和长期训练才能取得的。学校必须将体育课、体育家庭作业和全员运动会项目练习结合起来,在体育课上和家庭体育作业中布置全员运动会项目内容的练习,在获取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提升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三、结语

体育家庭作业需要家长的监督与评价、班主任的引导、体育教师的布置与检查反馈等,只有家校联合、相互合作、共同督促,学生的体育家庭作业才能有效切实地得以贯彻落实。班主任、家长、体育教师是体育家庭作业真正实施与落地的三大支柱。在一项对体育家庭作业的调查中显示,82.24%的学生流露出想与家长、同伴共同活动的迫切愿望,而有64.52%的家长则表示“经常参与孩子的体育家庭作业”。

随著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绝大多数家长都已经意识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才是健康、可持续的教育观,而体育作为综合素养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已经越来越得到家长的重视和认可。家长们愿意与孩子一起开展各类活动,或者说愿意陪同孩子开展体育锻炼,而这一点除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分享和协作的正面体验之外,更能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2016-10-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05/06/content_5070968.htm,2016-05-06.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体育与卫生”专项课题一般课题“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特色校实践模式研究”,课题号:19TY0131010ZB。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小学卓越体育教师关键特质与职后培养路径研究”研究成果(20YJC880111)]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布置体育教师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体系的构建研究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特别号都有了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美国家庭作业与学生学业成绩之关系研究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