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贴扎技术对老年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的康复疗效观察

2021-04-26 09:16田野张树新阚世锋江俊宏史靖吕锦锦张煜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1年2期
关键词:韧带膝关节康复

田野,张树新,阚世锋,江俊宏,史靖,吕锦锦,张煜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康复医学科,上海200436;2.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康复治疗系,上海201209; 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200080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较为高发,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大健康理念的推进,群众参与运动意愿增加,因运动损伤等原因导致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发病率逐年升高[1],而老年人群因身体机能相对衰退,其参与体育运动项目,尤其是户外运动项目造成的MCL 损伤也值得关注。对Ⅰ-Ⅱ度MCL 损伤,主要以非手术保守治疗为主[2],康复方法可有效改善MCL 损伤后肿胀、疼痛等症状及下肢功能恢复,使患者更早的回归家庭和生活,但在针对老年人群体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依从性等方面的探讨相对较少,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是临床工作者关心的重要问题[3],我们以软组织贴扎技术结合超声波为主要康复治疗方案,探究其对老年人群MCL 损伤后的康复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2月于上海市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康复治疗科和骨科就诊的老年患者共52 例,患者皆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I-II 度损伤后病程大于14 d,仍存在疼痛、膝关节功能受限。5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 组:试验组(=27)和对照组(=25)。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软组织贴扎技术治疗。试验组男性19 例,女性8 例;年龄61-72 岁,平均年龄(65.5±5.8)岁;平均身高(168.1±6.9)cm;平均体重(70.5±6.8)kg;平均病程(65.5±5.8)d;对照组男性17 例,女性8 例;年龄60-73 岁,年龄(66.7±6.2)岁;平均身高(166.7±7.2)cm;平均体重(72.6±9.5)kg;平均病程(26.5±7.2)d。2 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排除和脱落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60 周岁;(2)符合美国医学会运动医学委员会出版的《运动损伤的标准命名法(Standard nomenclature of athletic injuries)》膝关节内侧副韧带I-II 度损伤的诊断标准:Ⅰ度(轻度)损伤为出现少量韧带纤维撕裂,伴局部压痛,并无关节失稳;Ⅱ度(中度)损伤为韧带纤维部分断裂,伴有轻中度关节失稳[4];(3)病程大于14 d,小于60 d;(4)有疼痛主诉;(5)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具备上述全部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半月板及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对肌内效贴过敏等不良反应患者;(3)有认知障碍;精神疾患。具备上述任意1 项标准的患者不纳入本研究。脱落标准:(1)发生过敏性反应或其它原因以致治疗不能完成者;(2)中途接受本试验方案以外的其它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2 组患者均给予超声波结合运动疗法为主的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软组织贴扎技术,所有治疗均由相同资质的中级康复治疗师在培训后完成,详细治疗方案如下。

1.3.1 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超声治疗 采用HB810D 型超声波治疗仪,于膝关节内侧疼痛处治疗,超声剂量1-1.2 W/cm2,移动法,治疗时间20 min,隔日治疗,每周3 次共4 周;运动疗法:采用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和促进本体感觉提升的训练,包括主被动关节活动训练、等长和等张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等,同时指导患者在支具保护下进行适当的步行训练,训练以不引起患处明显疼痛、发热和肿胀为宜,治疗时间为每次40 min,隔日治疗,每周3 次共4 周。

1.3.2 软组织贴扎技术方案 采用南京斯瑞奇通用型肌内效贴布(规格5 cm×5 m),贴扎方法参照陈文华等人主编《软组织贴扎技术基础与实践》,以止痛贴扎及膝关节稳定贴扎为主[5]:①第1 层(最里层),裁剪5 cm×10 cm X 形贴布,于膝关节内侧疼痛处行“痛点提高”贴扎,贴布中点为“锚”(即贴扎起始点),以中度拉力向四尾延展覆盖痛点;②第2 层,裁剪5 cm×10 cm I 形贴布,于膝关节内侧行稳定性促进贴扎,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近端附着点为“锚”,以自然拉力向远端附着点延展;③第3 层,裁剪5 cm×15 cm Y 形贴布,髌骨上方约10 cm 处为“锚”,以自然拉力沿髌骨两侧延展,贴扎完成。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4 周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6]评分及Lysholm 膝关节评分[7]测试,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VAS 评分: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标准:根据患者自觉疼痛程度,0 分为正常,没有疼痛;1~3 分为轻度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日常活动;4~6 分为中度疼痛,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 分为重度疼痛,难以忍受[6];(2)Lysholm 膝关节评分:患者膝关节综合功能状况评分标准:以跛行(0~5 分)、使用支撑物(0~5 分)、交锁(0~15 分)、不稳定(0~25分)、肿胀(0~10 分)、上楼梯(0~10 分)、下蹲(0~5分)及疼痛(0~25 分)等8 个方面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总分0~100 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具有较好的膝关节功能[7]。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 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 检验,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使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使用卡方检验。<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VAS 疼痛评分比较治疗前2 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经过4周治疗后,2 组VAS 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0.05),且试验组VAS 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降低(<0.05)。上述结果提示试验组的疼痛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疼痛评分比较(±s)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疼痛评分比较(±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images/BZ_135_1079_1118_1103_1144.png试验组( =27)对照组( =25)10.34 7.78<0.05<0.05images/BZ_135_245_1354_269_1380.png7.5±2.4 7.6±2.2 0.07 0.94 3.1±0.8△▲4.0±1.0△3.57<0.05

2.2 2 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治疗前2 组患者Lysholm 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经过4 周治疗后,2 组Lysholm 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明显增高(<0.05),且试验组Lysholm评分较对照组升高(<0.05)。上述结果提示试验组的膝关节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 膝关节评分比较(±s)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 膝关节评分比较(±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images/BZ_135_1088_1623_1112_1649.png试验组( =27)对照组( =25)22.78 21.44<0.05<0.05images/BZ_135_245_1859_269_1885.png32.2±4.5 31.9±4.7 0.24 0.81 73.1±8.8△▲66.4±5.8△3.29<0.05

2.3 2 组患者不良事件比较 2 组患者均无脱落,无过敏等影响治疗方案进行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3 讨论

老年人群在广场舞、徒步、登山等运动中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参与度,与其相对退化的身体机能及缺乏正确的运动指导形成了矛盾,导致这部分人群下肢尤其是膝关节损伤率越来越高。本研究选取老年MCL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到损伤急性期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疼痛和肿胀,患者为病程大于14 d,但仍存在疼痛等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结果表明超声波和运动疗法为主的常规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这类患者的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障碍,在此基础上增加软组织贴扎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依从性。

膝关节结构极为复杂,在人体运动中需要承担较大载荷,并存在较大的活动范围,MCL 位于膝关节内侧,加厚了膝关节囊,对膝关节运动中稳定性的维持具有很重要的作用[8]。损伤早期选择有效的康复干预措施对损伤修复及相关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若治疗及康复介入不及时,及长时间制动等错误的应对措施,往往将导致老年人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加重,以疼痛、活动度不足、关节稳定性下降为主,长时间后,还可能引发创伤性关节炎,甚至丧失膝关节功能。

康复治疗在老年患者MCL 损伤后的治疗和恢复中具有其独特优势,有效的康复措施可及时、较大限度的缓解患者疼痛、肿胀等症状,促进MCL 损伤组织的愈合,防止关节活动受限、肌力限制等功能障碍的出现,而康复治疗措施的优化一直是广大临床和相关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问题。选择超声波进行局部理疗,是基于其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并起到“细胞按摩”的作用,同时其在软组织损伤治疗方面的广泛应用,也为本研究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与此同时,近年来软组织贴扎技术在关节损伤、神经康复等相关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操作简易、不限制患者活动训练、作用效果持续等优点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治疗师的青睐和患者的认可,其起效机制的研究也受到国内外广大研究者的重视[5,9-10],一项荟萃研究也证实了贴扎技术可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并提高膝关节功能[11]。

本研究将软组织贴扎技术应用于MCL 损伤后的康复治疗,从疼痛、膝关节功能评分两个角度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贴扎技术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与国内同类应用研究相似[12]。在起效机制方面,一般认为,贴扎采用的肌内效贴布具有较好的弹性、粘性,贴在皮肤上时可增加皮肤皱褶,加速皮下组织液和血液循环,以此可减少局部炎症反应以促进软组织损伤后的修复[5],余波[13]等人通过高频超声测试证实了该观点,其发现贴扎后皮下间隙出现了显著增加。同时,不同于传统贴布,肌内效贴布本身不添加任何药物成分,具有良好的伸缩性、透气性和低致敏性,治疗过程中不影响患者进行必要的肢体活动训练,这是传统贴布所不具备的[14],也使得其优于其他贴扎治疗方式,被广泛用于关节损伤后康复[15]。而对于其缓解疼痛的机制可能是:X 形贴扎促进了痛点处的血液循环,减少了导致疼痛的刺激物质在膝关节处的堆积,起到减轻疼痛的效果,另也有观点认为,软组织贴扎技术对局部本体感觉的持续输入也可能有利于疼痛的缓解,也有助于患者整体功能的改善[16-17]。

总之,软组织贴扎技术可进一步辅助改善运动疗法等常规康复方法治疗效果,其操作简便、易掌握,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的综合康复治疗中可发挥较好的作用,其在老年人群的应用中也有比较好的依从性、接受度。但此次研究因患者来源及样本量限制,未能针对治疗方案优化分析。未来可开展多个因素水平下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定期随访,以探究不同治疗参数下贴扎技术应用于不同患者人群的长期临床疗效[18],为确立老年膝关节疾患康复诊疗方法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韧带膝关节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