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粘连电切手术联合超声监护治疗子宫粘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04-26 03:07齐红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电切经期宫腔

齐红明

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微创科,辽宁丹东 118002

子宫粘连综合征主要包含子宫颈管粘连和宫腔粘连,子宫颈管是指女性子宫颈管因机械损伤出现粘连致使子宫颈管狭窄、闭锁的病症,宫腔粘连是指女性宫腔前后壁部分或者全部粘连致使宫腔容积变小或者完全消失病症,均为妇科临床常见病症[1]。到目前为止,医学上对于子宫粘连综合征治疗仍以宫腔镜粘连电切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人体结构较为复杂,传统宫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等诊断方式对病症诊断效果并不甚理想,极易导致患者术中出血量多,影响患者康复。近年来,影像学超声技术不断革新,超声监护应用于子宫粘连综合征患者宫腔镜粘连电切手术成为现实,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本研究选取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微创科接收的100例子宫粘连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分析超声监护应用于子宫粘连综合征患者宫腔镜粘连电切手术治疗中的效果,为提高临床子宫粘连综合征患者宫腔镜粘连电切手术治疗效果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微创科接收的100例子宫粘连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抽号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中,年龄23~37岁,平均(30.2±1.8)岁;子宫操作次数:1次24例,2次22例,3次4例。观察组中,年龄24~36岁,平均(30.1±1.9)岁;子宫操作次数:1次25例,2次21例,3次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经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研究文件。

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子宫粘连综合征[2],符合我国《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3]关于子宫粘连综合征宫腔镜粘连电切手术相关标准;②存在子宫操作病史,如人工引产术、清宫术、药物流产等[4];③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存在宫颈区域病变、子宫畸形或者内膜病变[5];②存在合并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6];③存在精神类疾病,无法顺利配合完成治疗工作。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宫腔镜粘连电切手术治疗,具体过程为:术前,所有患者均先行接受心电图、白带常规检查以及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以查探患者是否存在生殖道或者全身急性炎症。手术时间通常定于患者经期结束后3~7 d,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医师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也可于术中遵照患者需求进行表面麻醉或静脉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先行外阴、阴道常规消毒,置入探针,并用Hegar 扩宫逐号扩张宫颈及宫腔,置入宫腔镜检查患者宫颈管和宫腔,观察患者双侧宫角、输卵管开口,显露子宫粘连组织,并明确粘连部位和粘连程度,确定数据后,采用宫腔电切镜针状电极划开或环形电极切除宫颈管内致密粘连瘢痕组织、宫腔内中央型膜样或纤维性粘连组织等,并对患者正常子宫内膜予以保护,若患者宫腔前壁、后壁、侧壁存在粘连瘢痕组织,可采用针状电极沿患者子宫长轴切开,必要时也可选用环形电极行电切切除;若患者宫腔因子宫壁瘢痕痉挛而出现宫腔缩窄状况,可使用针状电极眼子宫长轴纵向放射划开4~5条瘢痕,以此扩张患者宫腔等;完毕后将宫腔镜退回患者子宫颈内口出,观察患者子宫状况,无异常状况即可结束手术。

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粘连电切手术联合超声监护治疗,具体过程为:手术治疗前,医护人选先行对患者应用DC-N2S型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进行病症诊断,随后于手术过程中,对患者探针置入、宫腔镜置入、粘连部位电切治疗等操作进行全程引导。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正常率、经期伴周期性下腹痛发生率及治疗数据。月经正常即患者经量恢复至20~60 mL、经期3~7 d 且周期规律性。经期伴周期性下腹痛即患者经期内出现反复发作的规律性下腹部疼痛。治疗数据包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子宫粘连切开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Z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正常率、经期伴周期性下腹痛发生率的比较

组间治疗前月经正常率、经期伴周期性下腹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后月经正常率高于治疗前,经期伴周期性下腹痛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正常率高于对照组,经期伴同期性下腹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正常率、经期伴周期性下腹痛发生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数据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子宫粘连切开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数据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数据的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子宫粘连切开时间(min)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15.54±3.57 12.66±3.55 4.045 0.000 16.22±3.12 12.89±2.48 5.908 0.000 5.70±0.50 3.60±0.70 17.262 0.000 8.66±0.78 6.24±0.76 15.713 0.000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女性子宫粘连病症发生机制尚未明确,仅认为其可能与子宫创伤、感染等因素有关[7-9]。研究显示,当女性子宫出现创伤或者感染时,子宫颈管粘膜或子宫内膜基底层也会受损,并无法再生修复,从而形成瘢痕,导致颈管狭窄、闭锁或子宫腔缩小、消失,诱发月经异常、近期周期性腹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孕、流产、异位妊娠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性命[10-12]。故此,寻求有效的诊治方式意义重大。

宫腔镜粘连电切手术是临床用于子宫粘连治疗的主要方式,但在以往治疗后,因术中视野不佳,各种意外状况发生较为普遍,延长手术时间,加重了患者的痛苦,不利于患者康复。而应用超声监护后,治疗医师可通过超声影像在围术期对患者子宫粘连部位进行实时观察,有效掌握病灶区域的信息,从而减少因手术视野不佳而产生的意外状况,并为切开患者子宫粘连的区域提供了便利,即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也促进患者的康复[13-14]。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月经正常率高于对照组、经期伴周期性下腹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运用超声监护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月经的恢复,并有效改善患者经期伴周期性下腹痛发生状况,这与黎涛等[15]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

但本研究纳入样本数量较少,无法作为临床子宫粘连患者的发生标准,且未对患者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需后续纳入更多样本,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结果,为临床子宫粘连患者治疗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在子宫粘连综合征患者宫腔镜粘连电切手术治疗中联合应用超声监护,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电切经期宫腔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患者中的干预价值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超声宫腔水造影对宫腔粘连的评估分析
国产中林宫腔压迫球囊联合麦角新碱用于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超声宫腔水造影在宫腔病变中的应用评价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