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

2021-04-26 03:07何丽虹廖水仙何莎莎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营养性头围阶梯

何丽虹 廖水仙 何莎莎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东英德 513000

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发育尚不完全,胃肠道平滑肌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表现为喂养过程中出现奶量不能完成,喂奶后出现腹胀、呕吐、胃潴留、心动过缓、呼吸暂停等现象[1-2]。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早产儿的营养物质摄取,不利于其健康生长发育,甚至加重疾病,降低早产儿存活率。非营养性吸吮是一种辅助喂养方式,通过无孔小橡皮安慰奶嘴,以促进早产儿肠内营养消化吸收和吮吸协调发育[3]。三阶梯俯卧位是人为控制早产儿胸、头、腹部呈不同角度的睡姿。相关研究显示,三阶梯俯卧位能够保持早产儿腹部和头部水平位,提高早产儿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频率[4]。而广东省部分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欠缺,尚无非营养性吸吮、三阶梯俯卧位两种方法联合研究案例。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应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英德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其中2018年2月~2019年8月未实施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三阶梯俯卧位期间收治的3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9年9月~2020年6月实施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干预期间收治的30例患儿为研究组,每组各30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生命体征稳定;②出生时Apgar 评分8~10分;③无任何疾病;④胎龄28~36周,无需禁食;⑤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呼吸窘迫综合征、消化道急性出血、脑室内出血患儿;②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患儿;③需要机械通气的患儿。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胎龄28~36周,平均(31.43±1.02)周;出生体重1.0~2.5 kg,平均(1.68±0.24)kg;出生时Apgar 评分8~10分,平均(8.63±0.21)分。研究组中,男17例,女13例;胎龄28~36周,平均(31.51±1.11)周;出生体重1.0~2.5 kg,平均(1.72±0.27)kg;出生时Apgar 评分8~10分,平均(8.58±0.20)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母乳鼻饲喂养及常规护理,入院后给予患儿综合治疗,然后插入胃管,先注入10%葡萄糖2~3 mL,4 h后取母乳2~3 mL 向胃内注入,下次喂养前先抽取胃内容物,若存在残留奶,应减量喂养。若一直存在残留奶,应改用鼻空肠导管,每次奶量增加1~2 mL,直至每日总量达80~100 mL/kg,拔除鼻饲管经口喂养。同时给予早产儿常规护理:喂养后采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并于每2 h 左右微微交替改变体位。做好保暖措施,预防感染,并在早产儿清醒状态下,在暖箱内进行5 min 抚触,抚触结束后给予10 min 口腔按摩训练。实施时限为10 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三阶梯俯卧位。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安静状态下,于喂养间歇期让早产儿吮吸经过严格消毒的无孔橡皮奶嘴,8~10 min/次,8~10次/d,直至出院。三阶梯俯卧位:制作三阶梯俯卧位棉垫,棉垫由多块1.2 m×0.6 m 纯棉且柔软毛巾折叠而成,三阶梯最高一层高度与头部抬高15°高度相同。喂养完毕后,将患儿置于棉垫上,头部、胸部、下肢依次置于棉垫最高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膝部向胸部弯曲。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症状,观察记录患儿24 h内呕吐、腹胀、呼吸暂停、胃潴留情况,比较两组喂养指标及住院时间、生长发育指标。①不耐受症状:腹胀指24 h 腹围增加>1.5 cm 伴肠型;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 s;胃潴留是指胃内容物大于前次喂养量1/3。②喂养指标:开奶时间、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③生长发育指标:采用电子体重秤和软尺记录患儿出生时、出生第14天体重和头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喂养不耐受症状的比较

研究组呕吐、腹胀、呼吸暂停、胃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喂养不耐受症状的比较[n(%)]

2.2 两组喂养指标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的开奶时间、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喂养指标和住院时间的比较(d,)

表2 两组喂养指标和住院时间的比较(d,)

组别 开奶时间 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n=30)研究组(n=30)t值P值15.34±1.65 11.73±1.48 8.921 0.000 15.43±5.23 12.06±4.72 2.620 0.011 23.28±1.40 18.43±2.02 10.809 0.000

2.3 两组生长发育指标的比较

两组出生时体重、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第14天体重、头围指数高于出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生第14天体重、头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生长发育指标的比较()

表3 两组生长发育指标的比较()

组别 体重(kg) 头围(cm)对照组(n=30)出生时出生第14天t值P值研究组(n=30)出生时出生第14天t值P值1.48±0.18 1.64±0.21 3.169 0.002 29.35±3.30 29.45±3.33 0.117 0.907 t 出生时组间比较值P 出生时组间比较值t 出生第14天组间比较值P 出生第14天组间比较值1.52±0.20 1.75±0.20 4.454 0.000 0.814 0.419 2.078 0.042 29.43±3.58 30.89±2.07 1.934 0.058 0.090 0.929 2.012 0.049

3 讨论

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弱,胃肠蠕动功能不全导致吸收能力差,导致开奶后易出现胃潴留、呕吐、腹胀等喂养不耐受表现,加上早产儿生长发育不成熟,食管防止反流的屏障功能失调,导致胃、食管反流,以造成喂养不耐受[5-7]。而早产儿出生后需大量营养以保持宫内生长速度,喂养不耐受者则影响其营养吸收,导致其生长发育缓慢,延长其住院时间,不利于其预后。目前,临床多采用微量喂养的方式以改善喂养不耐受情况,虽有一定效果,但并不能缓解早产儿所有症状,效果欠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呕吐、腹胀、呼吸暂停、胃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开奶时间、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两组体重、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14天体重、头围高于出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14天,研究组体重、头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三阶梯俯卧位能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促进胃肠功能成熟,改善患儿喂养状况,促进其生长发育。非营养性吸吮能够刺激口腔内的感觉神经纤维,改变胃肠肽的分泌,兴奋迷走神经,刺激胃肠道的成熟,增加食管推进速度,加速胃排空,降低食物的反流,减少呕吐的发生次数[8-10]。同时非营养性吸吮还可增加吞咽频率,促进反流清除,有助于早产儿从胃管喂养过渡至经口喂养[11-12]。早产儿肋弓较软,肺动态顺应性较高,呼吸过程中无法较好地稳定胸廓,且胃呈水平位,容量较小,幽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易发生喂养不耐受[13]。临床多采用仰卧位,但早产儿母乳鼻饲喂养后实施三阶梯俯卧位,能够更好地支撑稳定胸廓,使胸廓和腹部运动的协调性较好,提高呼吸效率,从而降低呼吸暂停发生次数,改善早产儿肺功能。同时采取三阶梯俯卧位时,将其腹部和四肢贴在床单位上,如同患儿在宫内体位,使患儿更加舒适,从而有助于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状,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儿营养状况,促进患儿健康生长发育[14-15]。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三阶梯俯卧位联合应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能最大程度改善早产儿体质,极大地减轻家属后期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应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三阶梯俯卧位效果较佳,能改善患儿喂养不耐受症状,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改善喂养状况,促进其生长发育,利于预后。

猜你喜欢
营养性头围阶梯
阶梯
儿童保健门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头大的宝宝更聪明?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2例
产科护理中系统性母乳喂养指导的临床价值分析
良师·阶梯·加油站
小儿缺铁性贫血(营养性)经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效果观察
小囟门儿童预防性口服小剂量维生素D对头围及丹佛智能发育的作用研究
艺术创意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