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医疗设备及防护物资管理

2021-04-27 09:55丁鑫
医疗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医用物资计量

丁鑫

天津市津南医院 (天津 300350)

医疗设备及物资是医院开展诊疗工作及发展的物质基础。医疗设备及物资的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估医院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1]。现阶段,在不同规模和级别的医院中,负责管理医疗设备及物资的科室主要为设备物资处、医学工程科、器材科,虽名称不同,但职能大致相似,主要负责医疗设备及物资从采购进院至使用培训、计量管理、维护保养及报修报废等。自2019年底起,全国逐渐暴发大范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各医院诊疗服务、医院管理等方面带来了众多考验,而对于医疗设备及防护物资的管理,既需满足正常开展诊疗工作的需求,又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尤其为与疫情相关的防疫设备及防护物资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2020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0年第1号)中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疫情初期,防护物资及应对疫情的设备储备种类与数量相对较少,加之恰逢供应企业及生产商春节停工,这给采购医疗设备与防护物资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随着供应企业及生产商春节后陆续复工复产,采购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同时伴随疫情防控逐步常态化,与疫情相关的医疗设备及防护物资的管理工作也日趋成熟,流程亦日渐完整。以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浅谈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的医疗设备及防护物资的管理工作。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医疗设备与防护物资的采购

1.1 医疗设备配置

我院原为普通综合型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临后,接上级通知转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定点医院。医院医疗设备与防护物资管理部门连同医务、护理、感染部门,迅速对院内疫情相关医疗设备及防护物资进行整合及调整,在原普通病区医疗设备配置的基础上,依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3]中介绍的相关诊疗方法,研究配置医院内病区、医技科室及全院通用的医疗设备,具体种类见表1。

表1 院内医疗设备配置情况

在配置医疗设备时,若过量,则相关精密仪器不能得到充分使用,会造成医疗设备与资金的浪费,若不足,则会影响对患者的救治效果,耽误病情。我院在发热门诊专用CT、呼吸机、床旁血滤等设备方面储备不足,需尽快开展采购。在采购医疗设备时,需注意以下5方面:(1)医疗设备的性能是否能够满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临床的使用需求,如方舱CT 除球管等指标外还应重点关注是否具有隔室操作的功能;(2)医疗设备的可操作性(为后期考察其使用效率做准备);(3)是否符合院感防护要求;(4)注意控制采购金额,避免造成资金浪费;(5)厂家到货时效(考虑疫情的特殊性)。

1.2 防护物资配置

新型冠状病毒可经呼吸道飞沫、接触、粪口或直接接触带有病毒的分泌物等途径进行传播,因此,医护人员在日常诊疗过程中需做好个人防护,以降低感染风险[4]。根据医用耗材分类及院感要求,我院需配置的防护物资包括医用防护服(Ⅲ级、Ⅱ级)、医用防护口罩(Ⅲ级、Ⅱ级)、一次性医用隔离衣、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检查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防护面罩、一次性鞋套(长、短)、一次性靴套、一次性帽子等,其中,除医用防护服(Ⅲ级、Ⅱ级)、医用防护口罩(Ⅲ级、Ⅱ级)由市级及区级卫生健康委员会统一按需求量调拨外,其余防护物资均由院内组织采购。

1.3 采购前的调研

为保护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及防护物资采购部门必须在采购端牢牢把关,保证每一件疫情相关的医疗设备及防护物资的使用安全。(1)做好相关采购证件的审核,严格审核产品的医疗注册证、供应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生产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5];(2)审核根据使用场景不同而分级的防护物资的产品标准,例如Ⅲ级医用防护服需满足GB 19082-2009标准等,确保采购的相关医疗设备及防护物资可安全使用,严禁出现因不合格医用产品进入临床而致使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3)充分了解采购产品的市场情况、性能、应用条件(例如转运呼吸机是否配备无需单独采购的氧气瓶连接装置等)、操作方法(尤其是消毒方法),保证相关医疗设备及防护物资能够满足临床使用需求;(4)连同院内职能科室组成应急采购小组,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对疫情急需的医疗设备及防护物资开通绿色通道,以实现高效率、合规合理地采购供应。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医疗设备与防护物资的使用

在验收正式采购进院的与疫情相关的医疗设备时,应按照采购合同,核对相关硬件设施,包括规格型号、生产日期、设备序列号等,查验相关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并协同临床使用科室共同进行功能性验收;在验收疫情相关的防护物资时,应查阅其包装品名、型号规格、生产日期、失效日期、产品标准及产品检验报告等。

使用人员操作不当较易使医疗设备出现故障,若对疫情相关医疗设备操作不当,则更易影响对患者的治疗。当验收入库的设备安装调试好后,应及时联系厂家或第三方工程师对临床医护人员展开培训,便于其熟悉设备的操作使用规程及日常维护事项;若培训工程师因疫情防控要求而不能到达现场,则立即组织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远程培训,并下发培训课件或设备的快捷操作手册,保证使用人员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必要时可由厂家协助形成考核方法,对使用人员进行考核,保证其上岗前已经具备相应操作能力。

所有防护物资均需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应急物资库,并按照院感下发的应用场景对每个点位、科室进行按需发放,同时由库房人员统计每日入库及出库量,各科室人员统计每日消耗量,由器材科统计全院使用情况,若出现紧急情况,则随时按需进行调配。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医疗设备与防护物资的维护

3.1 医疗设备的维护

医疗设备是医院诊疗服务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其准确性直接关乎诊疗服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故对于新购入的医疗设备,应当在应用于临床诊疗服务前对其进行计量检测,以确保使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疫情相关医疗设备的计量尤为重要,如预检分诊筛查使用的额温枪,若无法准确检测体温,则会造成对发热患者的漏筛错筛等问题。我院为防控疫情采购的额温枪在使用前交由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进行计量后发放使用,十二导心电图机等交由天津市津南区计量检定所计量后发放使用。

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除做好计量相关工作外,还应注意日常维护。由仪修班组根据设备使用保养手册制定预防性保养方案,将需要日常自检的设备的自检方法告知科室,如除颤监护仪、额温枪等,其余设备按照预防性保养方案由仪修班组开展定期巡检保养工作。以额温枪的维护为例,新品在购入时应交由计量院计量校准后再发放至各使用点位,根据每个使用点位对额温枪进行编号并建立相应的台账,协同院内预防保健科共同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的方法开展该类设备每日使用人自检、仪修班组每两周巡检的维护保养工作[6]。疫情期间,巡检的仪修班组人员在维护保养医疗设备时应注意做好防护措施,按照院感要求佩戴口罩、手套等,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感染,在巡检维护结束后,勤洗手做好个人手卫生,丢弃的口罩等防护用品应作为医疗废物按照相关要求予以处理[7]。

疫情当下,医疗设备消毒工作事关重大,属医疗设备日常维护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消毒操作前,再次与设备厂家确认设备的消毒方法,经院感科室确认后,按照规范要求制定医疗设备及其所在场所的详细消毒计划,并准备充足的消毒用品。在消毒过程中,所有参与人员均应严格按照有关防护标准做好防护措施。对于医疗设备所在场所,按照消毒规范要求,在设备运行时,使用空气消毒机等进行持续消毒,在设备结束运行后,使用紫外线消毒器等每天对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于在用的主要医疗设备,如监护仪、心电图机等,消毒前断开主机电源,使用柔软的吸附适量(能够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他病菌)消毒剂的布擦拭机器及袖带、导联等,之后置于阴凉通风处风干表面残余的消毒溶液,心电电极等一次性耗材在单个患者使用后,作为医疗垃圾规范处理,对每台消毒的医疗设备,均需做好相关详细记录[8]。此外,还需重点关注紫外线灯车等消毒设备耗材的使用时长等,按照消毒规范定期更换灯管,保证其有效性。

3.2 防护物资的维护

疫情相关防护物资的维护主要在于库房管理,即理清物资台账,包括在库物资品种、数量、产品效期、对应防护等级等,做到先入库产品先发放出库,在库库存量能满足院内及所属发热门诊15 d 以上的用量需求,注意库房温湿度,保证在库防护物资的品质。

4 总结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逐步转为常态化,但相关医疗设备及防护物资依旧是一线医护人员的重要后勤保障。同时,各种各样的新型医疗设备不断出现,如核酸采样室、便携式核酸提取仪等,医疗设备及防护物资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应不断学习,将日常的采购、使用、维护等常态化工作做足、做细、做实,不断提升疫情防控意识,为战胜疫情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医用物资计量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