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联合手法按摩预防肺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2021-04-27 09:55刘彤彤
医疗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治疗仪根治术峰值

刘彤彤

天津市人民医院外科 (天津 300000)

外科治疗可彻底移除肺癌的主要病灶和淋巴结转移,实现临床治愈,是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肺癌根治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可引起周围静脉扩张,减缓术后静脉血流,导致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同时诱发切口疼痛,最终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DVT 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是由于下肢深静脉的血液凝固形成血栓,阻塞血液回流,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血性溃疡等[1]。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及手法按摩均可促进血液和淋巴流动,改善微循环。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联合手法按摩预防肺癌根治术后DVT 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男26例,女4例;年龄47~78岁,平均(62.48±3.51)岁;肺段切除术13例,肺叶切除术11例,全肺切除术6例。观察组男30例,女6例;年龄46~78岁,平均(62.42±3.57)岁;肺段切除术15例,肺叶切除术13例,全肺切除术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无手术禁忌证;对本研究方法无禁忌证;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下肢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系统功能障碍;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精神疾病;依从性差。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手法按摩:运用按、推、提、捏、揉等手法,结合中医理论及阴阳学说,安排手法次序、治疗部位和操作要领,以双手拇指与四指相对,自上向下反复提拿;以双手握空拳,两拳掌指挟紧内外侧,自上向下进行合揉;以掌根在腿部承扶至承山穴进行直推,并做足底叩、推、搓;以虚掌有节奏拍打下肢,由轻至重、由慢至快;以指腹或手掌贴放于皮肤或穴位(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轻轻地旋转揉捏。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天津乐今科技有限公司,LBTK-M-I 5001型):治疗前首先向患者说明治疗作用,以解除其内心顾虑,然后检查患者下肢,若有新鲜出血创面则暂停治疗,若有褥疮则加以隔离保护后再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确保患者保持清醒,取仰卧位,将治疗仪套筒穿戴于患者下肢,拉好拉链,将套筒经气管与主机相连,气管按顺序插在气囊接口上,设定压力,观察下肢颜色变化,并询问患者感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节压力,30 min/次,2次/d(于上午、下午各治疗1次),7 d 为1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1)于术前、干预1个疗程后,对两组进行超声检查,统计股静脉血流峰值及平均血流速度。(2)统计两组住院期间下肢DVT 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股静脉血流峰值及平均血流速度

术前,两组股静脉血流峰值及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疗程后,两组股静脉血流峰值及平均血流速度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股静脉血流峰值及平均血流速度比较(cm/s,±s)

表1 两组股静脉血流峰值及平均血流速度比较(cm/s,±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

股静脉血流峰值 平均血流速度术前 干预1 个组别 例数疗程后 术前 干预1 个疗程后对照组 30 22.14±1.76 19.48±2.62a 18.25±2.18 16.04±2.07a观察组 36 22.09±1.82 21.51±2.03a 18.35±2.14 17.52±1.96a t 0.113 3.546 0.187 2.978 P 0.911 0.000 0.852 0.004

2.2 下肢DVT 发生率

观察组住院期间DVT 发生率为2.78%(1/36),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1,P=0.014)。

3 讨论

肺癌手术的切除原则为完全切除原发肿瘤和可能发生胸腔转移的淋巴结,并尽可能保留正常肺组织。但患者术后易出现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导致静脉血栓形成[2]。中医认为,手法按摩可以调节阴阳平衡,疏通气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器官和组织新陈代谢,从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两组股静脉血流峰值及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疗程后,两组股静脉血流峰值及平均血流速度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下肢DVT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肺癌根治术后予以患者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联合手法按摩,可有效预防下肢DVT 的发生。手法按摩通过作用于患者的肌表,调节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的作用[3]。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通过主机气泵对套筒或皮带内的气囊进行充放气,实现对患者下肢的按压,并通过多腔气囊依次反复膨胀,形成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促进血液和淋巴流动,增强微循环[4-6]。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血液循环,预防DVT 的发生。

综上所述,肺癌根治术后予以患者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联合手法按摩,可有效预防下肢DVT 的发生。

猜你喜欢
治疗仪根治术峰值
“四单”联动打造适龄儿童队前教育峰值体验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宽占空比峰值电流型准PWM/PFM混合控制
基于峰值反馈的电流型PFM控制方法
VMAT和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