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联合中频脉冲电疗仪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1-04-27 09:55符思琴
医疗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面瘫面神经经络

符思琴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0)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起病突然,症状表现为额纹消失、鼓腮漏气、口角歪斜等。中医理论认为,面瘫多因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侵袭面部经络,致使气血痹阻,经筋有失濡养,局部肌肉弛缓不收[1]。热敏灸是一种腧穴热敏化疗法,使用点燃艾材悬灸热敏穴位,以激发扩热、传热、表面不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经络传感,从而促进经气运行,具有不用针、不接触人体等优势[2]。中频脉冲电疗仪产生的中频电流可增强运动肌肉及神经兴奋性,使缺乏神经支配的肌肉获得训练,并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冲动,从而尽快恢复面部受损神经。本研究将热敏灸联合中频脉冲电疗仪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中,旨在分析对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0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观察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30~65岁,平均(40.14±4.38)岁;病程6~22 d,平均(15.29±3.81)d;面瘫部位,左侧28例,右侧23例。对照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32~60岁,平均(43.95±4.52)岁;病程4~27 d,平均(13.48±2.17)d;面瘫部位,左侧24例,右侧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3]诊断标准;存在眼睑无法闭合,额纹消失等临床症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中耳炎、脑膜炎、面部皮肤溃破;手术损伤导致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热敏灸干预:穴位选取颊车、牵正、太阳、神阙、足三里、手三里等热敏点高发区域,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4步法施灸,首先回旋灸1 min 以温热局部气血,然后雀啄灸1 min 以增强敏化,再循经往返灸1 min 以激发经气,最后实施温和灸以发动感传,开通经络,当施灸部位产生酸、胀、痛、麻等感觉时,提示为热敏点,选择3个最为敏感腧穴实施热敏灸,每个穴位30 min,1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频脉冲电疗仪(河南瑞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RH-ZP-E 型):将4个半径为1 cm 的圆形电极片贴于患者患侧面神经总支以及上、中、下支,接上输出线,依据电诊断结果,选取适宜的波宽,通断比为1:5,电流强度为6~18 mA,20 min/次,1次/d。

两组均持续干预30 d。

1.3 观察指标

(1)面神经功能:干预30 d 后,采用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ous-Brackmann,H-B)评估患者面神经功能,Ⅰ级,面部运动功能正常;Ⅱ级,肉眼可见面部伴有轻微连带运动,静止时双侧肌张力对称,运动时轻微不对称,运用最小力量眼睑可完全闭合(轻度功能障碍);Ⅲ级,面部两侧明显差异,肉眼可见连带运动,一侧面部肌肉抽搐明显,不严重,静止时双侧肌张力对称,运动时用力眼睑可完全闭合,口角轻度下垂(中度功能障碍);Ⅳ级,面部明显无力,静止时双侧肌张力不对称,眼睑无法完全闭合,口角不对称(中重度功能障碍);Ⅴ级,面部微弱运动,眼睑无法闭合,口角轻微运动;Ⅵ级,面神经支配区域无运动(完全麻痹)。(2)面瘫恢复情况:干预30 d 后,采用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量表从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两方面评估患者面瘫恢复情况,其中社会功能从孤独感、失眠等方面评价,总分30分,躯体功能从讲话、喝饮料等方面评价,总分25分,分数越高,面瘫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面神经功能

观察组干预30 d 后面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面瘫恢复情况

观察组干预30 d 后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面神经功能比较(例)

表2 两组面瘫恢复情况比较(分,±s)

表2 两组面瘫恢复情况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观察组 51 23.03±2.42 20.51±1.57对照组 50 19.34±2.18 17.64±1.29 t 8.046 10.027 P 0.000 0.000

3 讨论

中医将周围性面瘫称为口喎,多由劳作过度、卫外不固、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乘虚侵入少阳、阳明经筋,引发面部经筋功能紊乱而致病。临床上中医干预以疏调经络、调益气血、濡养经筋为主要原则。针灸在调和经络气血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针灸要点在于得气,即针刺穴位之后出现酸、麻胀、痛感,并沿经络传导。而热敏灸运用时,首先采取艾灸方式寻找敏化穴,然后利用热敏灸刺激穴位,且敏化后的穴位无灼热感,患者自觉外部不热深部热,并使热感直达病所。

中频脉冲电包含中低频电成分,其释放的中频电刺激可作用于较深部位,利用电流刺激加快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同时能在神经极端或神经节部产生作用,从而调节面部自主神经功能[4-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30 d 后面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面部残疾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热敏灸联合中频脉冲电疗仪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利于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减轻面瘫症状。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麻痹的病理主要因面神经管内的神经出现水肿及炎症。热敏灸属于腧穴热化悬灸疗法,通过温和艾灸热敏化相关穴位,从而激发经络传导作用,并将热感直达病灶深部,以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消炎消肿作用,缓解面瘫症状。中频脉冲电疗仪则通过刺激面神经,激活面部较多的纤维以促使肌肉产生收缩,从而增强面部肌力。而肌肉收缩的泵效应能够加快肌肉血液循环,改善面神经营养状况,并延缓肌肉萎缩的发生,预防肌肉纤维化、挛缩化,从而减轻面部残疾程度。此外,中频脉冲电疗仪能够在对皮肤无刺激的情况下促进血液、淋巴回流,并锻炼肌骨,增强肌张力。辅以热敏灸,两者作用方式效果叠加,进一步加快面部血液循环,刺激面部肌肉收缩,解除面部痉挛,修复受损神经。

综上所述,热敏灸联合中频脉冲电疗仪能够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促进面瘫恢复。

猜你喜欢
面瘫面神经经络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