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英语母语者“是……的”句式偏误研究

2021-04-28 08:02黎晓雅
文教资料 2021年28期
关键词:遗漏偏误主语

黎晓雅

(天津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天津 300387)

“是……的”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句式之一,也是国际中文语法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是……的”句式在甲、乙、丙级中均被列出,这说明该句式是贯穿于国际中文教学始终的。在2021年7月1日实施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中,“是……的”句式分别属于二级、四级语法项目。笔者在批改印度孟买大学中文系大三学生的学习日志、仿写作文和翻译训练中发现,他们使用“是……的”句式存在问题。学生的中文水平均在HSK四级以上,且由于英语也是他们的官方语言,英语思维较重,多数偏误都表现出母语为英语学习者的偏误特点。基于上述情况,为进一步扩大研究,本文选用了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以下简称“语料库”)中来自印度、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爱尔兰七个国家的中文学习者“是……的”句式的语料。

根据英语为母语学习者的习得情况和偏误语料的收集情况,将以下6种类型确定为研究范围。

1. 句式(一)

S1:主语+是+状语+动词/动词性词组+的(+宾语)

S2:主语+是+主谓结构+的

S3:是+主语+动词+的+宾语

2. 句式(二)

S4:主语+是+动词/动词短语+的+宾语

S5:主语+是+(能愿动词)+动词+的

S6:主语+是+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的

一、“是……的”句式偏误分析

该语料库共收集句式错误6338例,其中“是……的”句式错误2629例,占总句式错误的41.48%。本次统计印度、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爱尔兰七个国家中文学习者的“是……的”句式偏误共108例,按照遗漏、误代、误加、错序四种偏误类型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四种偏误类型情况统计表

(一)遗漏偏误

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遗漏句子中必要成分而产生的偏误叫作遗漏偏误。

1.“是”的遗漏

(1)*我从北京服装学院毕业的。

(2)*也不能维持多久的。

(3)*这对广大群众和国家都有益的。

这些句子如果不使用“是……的”句式也是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不过结合语料的上下文,若是不使用“是……的”句式,就无法突出学习者想要表达的句子焦点部分。

2.“的”的遗漏

(1)*有时我会说人的外表是不重要。

(2)*我的意思不是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是完全一样。

(3)*流行歌曲普遍是受到年轻人爱戴。

句(1)和句(2)是“主语+是+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的”结构,这句话都出现了“的”的遗漏,句(1)的“不重要”译为“unimportant”;句(2)中的“完全一样”译为“completely same”。在英文中没有和“的”对应的成分,但是“是”可以与英文的“be”动词对应起来,所以学习者就容易造成“的”的遗漏;句(3)是“主语+是+动词/动词短语+的”结构,不难看出“受年轻人爱戴”译为“popular with young people”,在英文中完全没有能和“的”对应的结构,所以学习者就容易遗漏“的”。

3.“是”和“的”的遗漏

(1)*因为西方国家的思想和行为都属于开放与自由。

(2)*从文化背景来看,我的朋友都多元文化。

(3)*贵国中华儿女起码有四亿多老师,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怎么知道呢?

句(1)和句(2)都是“是……的”句式,表示的是说话人的看法和态度,表示主观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是”和“的”都是不能省略的,缺一不可,如果要表示肯定语气的判断,就必须使用完整的“是……的”结构。句(3)表示的是信息的获得方式,因此必须使用“是……的”句式。

(二)误代偏误

根据搜集到的语料的实际情况来说,“是……的”句式的误代偏误专指“的”和“了”的混用。

(1)*但是还是大同小异了。

(2)*当第三个礼拜来临时,我是依依不舍地走。

句(1)是将“的”用成了“了”;句(2)应该是“了”,但是学习者错误表示成了“是……的”缺失“的”的遗漏偏误。针对其母语分析原因,应该是“是……的”句式和“了”都表示已经发生的事情或已经完成的动作,但是“了”暗示新情况的出现,“是……的”句式说明的是动作的信息,所以产生了混用。

(三)误加偏误

“是……的”句式的误加偏误主要是指这个句子没有必要使用“是……的”句式,根据上下文有更简洁的方式表示句子。

(1)*我发现了中国人非常友好的,非常热情,也特别愿意考虑别人。

(2)*众所周知,吸烟是有害于个人的身体健康。

(3)*所以我会常常提醒自己,当遇上困难时是绝对不能放弃。

学习者出现的大多数误加偏误都是不应该使用“是……的”句式却使用了该句式,不使用“是……的”句式反而会让句子更简单易懂。

(四)错序偏误

“是……的”句式的错序偏误主要是指句子中“是”“的”的位置与句中成分的位置关系错误,语序颠倒。

(1)*不知最后一个和尚是怎么样解决他们的问题。

(2)*孩子是需要父母的悉心照顾。

(3)*人们去公共场所是要享受社会的福利。

出现的大多数错序偏误都是“的”的错序错误,因为“的”的边界比较模糊。上述三个句子既可以看作是错序偏误也可以看作是“的”的遗漏偏误。以上三句从英文翻译的角度来说是不需要“it be”结构的;从学习者的母语角度来看,就没有与“的”相对应的成分,所以会出现“的”的遗漏。但是在学习者固化“是……的”结构后,由于没有完全掌握“是……的”的用法,会出现“的”的错序。

二、偏误原因分析

(一)语际负迁移

1.“是……的”句式和“it强调句”

“是……的”句在很多情况下被人们认为等同于英语中的it强调句型“It is/was(be)…that/who/which…”。英语强调句所强调的内容位于it is/was(be)之后,that/who/which之前。但是实际上,现代汉语中的“是……的”句式的使用不能完全被it强调句型覆盖。因为英语it强调句型和“是……的”句式的强调内容分别在“be”和“是”之后,学习者很容易就将两者对应起来,这也就是缺少“是”的遗漏偏误要少于缺少“的”的遗漏偏误的原因。

2.“是……的”句式和“do/does/did+v.”

在英语中,表示强调时,除了使用it强调句型“It is/was(be)…that/who/which…”外,还可以使用助动词“do/does/did”对谓语动词进行强调,有“的确”的含义,变成“do/does/did+v.”。一般来说“do/does/did+v.”不会对中文的“是……的”句式产生影响,但是“do/does/did+v.”,一般是将“do/does/did”放在主语后、谓语动词之前,“是……的”句式的“是”一般是放在主语之后,“的”则要根据句子的语义来确定位置,所以容易造成学习者的错序偏误或是缺少“的”的遗漏偏误。

3.“是……的”句式和“be 动词”

在“是……的”句式中,“是”是判断动词,在英语中与“be”对应,但是“是……的”句式和“be”动词表示判断时,因为表示的意义不同,造成其他的语法结构不同,在中文中没有对应的语法项目,尤其是找不到对应“的”的语法项目,就造成了偏误的产生,例如:“主语+be+所有格”“be v.of”“be v.ed to/for”“主语+be+形容词”等,在语法项目上都无法与“是……的”一一对应,但是在实际表达中,是要使用“是……的”句式的。

(二)语内负迁移

1. 省略

由于许多人都认为“是……的”句中的“是”字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被省略的,这就导致了中文学习者在书面写作的时候,也以为“是”字是可以省略不写的。但是,省略是有条件的。在主语为“这”“那”和表示否定的时候,不可省略“是”,否则就会出现偏误。“是……的”句既然是一个独立的句式,那么句式的构成成分都是必须存在的,因此“是”在书面语的表达中不可以被省略。

2. 泛化

在收集的语料中,有两例出现“了”和“的”的混用,还有23例是可以不使用“是……的”句式的,使用了以后反而使句式结构变得冗杂,或者之所以加“的”,是没有明确“是……的”句式和“是”字句的差异。

“了”作为助词出现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已完成。“是……的”句式也表示强调说明某一过去已经实现或完成的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并且是对话双方已经知道的。学习者出现泛化一般是认为“是……的”句式有完成的意思,“了”也有完成的意思,将“是……的”句式的“的”误用成了“了”。

许多学者认为,“是”字句和“是……的”句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的”句式是从“是”字句发展来的。在中文中,“是”有判断作用,“是”字句最常见的且区别于“是……的”句式的结构就是“主语+是+名词”,一般情况下,在这个结构里,去掉“是”,句子就无法成立。但是“是……的”句式中没有这个结构,且“是……”的句式都是“是”和“的”同时出现,所以学习者在表达时就会误以为有“是”必有“的”,造成“是”字句和“是……的”句式的误加偏误。

(三)交际策略

由于学习者未能完全掌握目的语知识,所以在表达的时候就会刻意回避该语法点,表现形式就是回避和简化。

在搜集的语料中,有一例是学生的翻译练习。

This tea party was given by Mr. Smith, senior correspondent of The Times, London.

Global:这个茶话会是由伦敦《泰晤士报》高级记者史密斯先生主持的。

Google:本次茶话会由伦敦泰晤士报高级记者史密斯先生主持。

Systran:这个茶会是由时报驻伦敦高级记者史密斯先生举办的。

*My translation:《泰晤士报》驻伦敦高级记者主持了这次茶话会。

教师在翻译课上讲解了“是……的”句式,并要求学生进行中英互译,为让学生知道翻译器只能是机翻,没有信达雅,所以让学生先自行翻译,再使用他们能找到的翻译器翻译。该学生在此练习中表现出了回避的交际策略,就是由于她没有完全掌握“是……的”句式,所以在表达中会尽量不使用“是……的”句式。

在收集的语料库偏误中也有一例:

*不错,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也不能维持多久的。

在这个例子里,前半句还是正确的“是……的”句式,但是后半句就错了,就是因为对“是……的”句式的否定形式掌握得不全面而表现出来的简化的交际策略。

三、教学建议

(一)重视语言的对比

语言对比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语际的对比,一个是语内的对比。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英语中没有能和“是……的”句式在句法功能上完全对应起来的句式。根据笔者教的印度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进行“be”动词、“It is/was(be)…that/who/which…”和“do/does/did+v.”的翻译对比教学时,要对学生产生的偏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教学。也可将学生的偏误记录下来,分析造成偏误的原因。

“是……的”句式经常和“是”字句、“了”混淆。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本体知识,用大量对比的方式来让学生发现句子间的不同点,了解句子表达的焦点是不同的,大量演绎然后总结规律,也能理清“是……的”句式的省略条件。要对“是……的”句式进行全面讲解,教材中未提及的部分注意讲授,提及的部分注意在后面的针对性练习中要大量复现,巩固练习。

(二)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和多样

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避免课堂的枯燥乏味。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给学生设置一个相关情景,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景,这样学生就能明白什么时候应该用“是……的”句式,什么时候不能用,解决语用造成的误加偏误问题。同时,课堂操练环节,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进行互动教学,把课堂的主导权教给学生,教师只是连接、引导课堂各部分,保证课堂顺利进行。

(三)语感的培养

语感的培养在国际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总体来说就是增强语言的输入,包括无意识输入和有意识输入。有意识输入大部分放在课堂上进行,重点是如何加强学生课后的无意识输入。可以选择让学生每天回去听一段新闻,第二天上课课前复述。增强语感除了增强语言的输入外还包括目的语的输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母语交流,在课堂操练的设置上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发言。针对“是……的”句式,教师要把这个语言点作为一个模块让学生整体掌握,增加这一句式的输入频率。

四、结语

通过对语料分析得出结论:由于英语强调句和“是……的”句式语法项目上的不对等、学习者目的语知识掌握不牢固、不清楚“是……的”省略规则等,易与“是”字句和“了”混淆,在交际中容易使用回避和简化策略,导致偏误的产生。在教学中,尤其应将“主语+是+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的”这一结构作为主要纠错点。在教学中,应重视语言的对比,加强语言本体知识,明确目的语知识的表达条件;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通过设置情景的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明确语言点的语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增加语言输入和目的语输出,要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语感。

猜你喜欢
遗漏偏误主语
谈谈引导主语从句的连接词的用法
巧用无灵主语,让续写更灵动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
你会收集数据吗
英语中的虚主语“it”和汉语中的虚主语“他”异同之比较
介词框架“对……来说”的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