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探讨

2021-04-29 03:47王万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4期
关键词:医源性指征发生率

王万霞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肺部疾病,随病情持续发展有很大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或其他合并症,进而出现较高致死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过程中,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对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抽取我院重症二病区患者进行研究调查,并将10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 例)和参照组(50 例),研究时间为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其中参照组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龄60~85 岁,平均(74.19±2.04)岁;研究组男31例,女19 例,年龄60~85 岁,平均(75.03±1.97)岁。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基本资料可知,P>0.05,两者无明显差异,且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治疗中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向临床专业医师反馈病情。

研究组: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良好、和谐的沟通,采用音乐疗法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给予患者放松式且鼓励式的动作示意,安抚患者[1-2]。体位护理-依照患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体位更换,保证患者头颈肩位置处在同一平行线,保持口鼻通气,严格杜绝呼吸不畅等情况。面罩护理-依照患者面部情况,为其选择适宜的面罩予以使用,并及时告知面罩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撤机后护理- 撤机后指导患者漱口,让其自行咳嗽,以锻炼肺功能[3-5]。

1.3 观察标准

①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护理效果和睡眠质量评分- 护理效果分值0~100 分,分值与效果呈正相关;采用PSQI 量表评估睡眠质量评分,评分与睡眠质量呈反比;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采用焦虑评定量表(SAS)、抑郁自测评分量表评估,分值越高,焦虑和抑郁程度更深。②生命指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各项指标较低的一组生命指征更良好。③医源性感染发生率- 轻度、中度、重度,医源性感染发生率=(轻度+ 中度+ 重度)/ 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 非常满意)/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对比数据用SPSS 18.0 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及抑郁评分、睡眠质量及护理效果评分

两组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以及焦虑和抑郁评分相对比,护理前,两组各项评分差距不大,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护理效果评分较高的一组明显是研究组,而睡眠质量评分和焦虑及抑郁评分较低的一组也是研究组,两组各项评分数据相差甚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结果见表1。

2.2 生命指征比较

研究组和参照组的生命指征相互比较,其舒张压和收缩压显示更低的一组是研究组,呼吸频率和心率在护理后表现较低的一组依然是研究组,与参照组的高指标相对比,两组对比数据差异鲜明,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 医源性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两组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其医源性感染发生率较低的一组明显是研究组,而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一组则是研究组,参照组和研究组的两项对比数据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的慢性肺部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咳痰、慢性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可能会对循环系统功能、呼吸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无创呼吸机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手段,治疗期间可实行综合护理,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护理效果。综合护理具有专业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能积极改善预后恢复效果,缓解不良情绪,减少面罩护理中并发症发生率[6-8]。本次研究将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依据对比结果可知,两组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以及焦虑和抑郁评分相对比,护理前,两组各项评分差距不大,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护理效果评分较高的一组明显是研究组,而睡眠质量评分和焦虑及抑郁评分较低的一组也是研究组,两组各项评分数据相差甚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参照组的生命指征相互比较,其舒张压和收缩压显示更低的一组是研究组,呼吸频率和心率在护理后表现较低的一组依然是研究组,与参照组的高指标相对比,两组对比数据差异鲜明,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其医源性感染发生率较低的一组明显是研究组,而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一组则是研究组,参照组和研究组的两项对比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焦虑及抑郁评分、睡眠质量及护理效果评分(±s, 分)

表1 焦虑及抑郁评分、睡眠质量及护理效果评分(±s, 分)

组别 例数 SAS 评分 SDS 评分 睡眠质量评分 护理效果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50 51.27±2.04 25.59±0.51 50.85±1.53 31.34±1.07 18.87±3.49 8.09±1.23 83.90±5.27 94.72±3.41参照组 50 50.81±1.67 40.02±1.71 50.39±1.78 39.37±1.48 18.79±3.36 15.81±1.58 82.97±5.20 87.53±3.69 t 1.233 57.180 1.385 31.090 0.116 27.262 0.888 10.118 P 0.220 0.000 0.169 0.000 0.907 0.000 0.376 0.000

表2 生命指征比较(±s)

表2 生命指征比较(±s)

呼吸频率(次/min)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研究组 50 75.93±1.81 16.73±1.59 69.63±1.59 116.27±7.14参照组 50 89.32±1.53 23.76±4.10 78.80±1.54 128.23±1.49 t 39.949 11.304 29.293 11.594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医源性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n, %)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对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予以相应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护理效果,减少感染性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医源性指征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NICU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我院2012年剖宫产临床分析和研究
经气管切口误吸医源性呼吸道异物3例护理缺陷分析
我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