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4-29 03:47裴蓓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4期
关键词:初产妇出院产后

裴蓓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0 引言

初产妇在妊娠期情绪一般更为敏感,缺乏对孕期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对生产的恐惧,产后对新生儿喂养和护理知识了解甚少,产后早期心绪不良以及缺乏家庭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均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着密切关联[1]。产后抑郁往往表现为情绪持久低落、无精打采、困倦及容易流泪等症状。产后抑郁对产妇自身以及婴儿的健康均有不利影响,近年来,我国产后抑郁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已经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对产后抑郁的干预措施进行报道,有相关报道称产后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初产妇产后抑郁的状态,并对提升其总体生活质量有一定帮助。为探究产后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临床干预效果,本次研究选择了我院1 年来收治的200 例初产妇进行研究,现将研究详细内容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于我院产科生产的初产妇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接受常规基础护理)与观察组(n=100,在对照组产妇基础上接受产后延续护理)。对照组中,产妇年龄22~37 岁,平 均(26.99±4.98)岁,孕 周37~41 周,平 均(39.06±1.63)周,分娩方式:阴道分娩61 例,剖宫产39 例。观察组中,产妇年龄20~38 岁,平均(27.66±5.47)岁,孕周38~42 周,平均(40.22±1.25)周,分娩方式:阴道分娩58 例,剖宫产42 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开始实施。

纳入标准:①所有产妇均为初次生产。②所有产妇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意见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排除多胎妊娠者。②排除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③排除临床资料搜集不完整者。

1.2 方法

对照组在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出院时进行常规出院指导,主要有健康知识、产褥期卫生以及产后抑郁等相关知识的讲解。观察组产妇在上述基础上接受产后延续护理,主要包括:①前期准备,成立延续护理小组,由临床经验丰富和沟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组成小组成员,由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延续护理方案[2]。②延续护理产妇健康档案的建立,收集产妇及家属的联系方式,并于出院前2 d 为产妇分发产后抑郁预防手册,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产后抑郁的发生原因、机制及预防措施,产妇及家属签订延续性护理同意意见书后出院。③电话随访,由责任护士在产妇出院期间进行为期8 周的随访护理。出院后1 周进行电话随访,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对其抑郁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并在电话随访时对患者进行产后健康指导,包括对产妇及家属进行育儿技能的教学,如婴儿按摩、洗澡及哺乳方式等,同时对产妇进行产后保健知识宣讲,告知产妇乳房护理、营养保健、个人卫生以及产后锻炼等相关知识[3]。电话随访频次为2 周1 次。④家庭随访,产后2~6 周产妇的心情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可派专人进行1 次家庭随访,深入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关注产妇睡眠情况,如产妇有明显的悲观、易怒以及烦躁等情绪应当及时进行干预,同时加强与产妇家属的沟通,指导家属理解产妇,支持产妇,加强陪护,给予产妇心理支持和精神支柱。家庭随访1 次/月。

1.3 观察标准

护理前后对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取Zung氏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对两组产妇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评分。SAS 评分标准:分数以50 分划界,>50分判定为抑郁,轻度焦虑:50~59 分;中度焦虑:60~69 分;重度焦虑:>69 分。SDS 评分标准:以53 分划界,>53 分判定为抑郁;轻度抑郁:53~62 分;中度抑郁:63~72 分;重度抑郁:>73 分[4-5]。

对SF-36 量表评估产妇生活质量,选取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与总体健康7 个维度对其生活质量进行测评,每个维度100 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6]。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应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产妇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产妇SAS、SDS 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提醒两组产妇均可能存在抑郁和焦虑,经护理后,观察组产妇两项评分均有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心理状态(±s, 分)

表1 两组产妇心理状态(±s, 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100 57.56±7.52 48.13±4.25 62.95±5.63 50.69±7.25对照组 100 57.35±7.28 55.25±4.36 62.25±4.21 57.01±7.22 t 0.201 11.694 0.996 6.177 P 0.841 0.000 0.321 0.000

2.2 生活质量对比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在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与总体健康7 个维度的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生活质量对比(±s, 分)

表2 两组产妇生活质量对比(±s, 分)

维度 观察组(n=100) 对照组(n=100) t P生理职能 90.33±15.33 78.66±15.47 5.358 0.000生理功能 91.22±14.69 76.33±14.22 7.283 0.000社会功能 94.22±12.58 86.33±12.87 4.384 0.000情感职能 91.33±11.56 80.33±11.25 6.819 0.000精神健康 90.33±16.33 81.36±15.25 4.015 0.000活力 86.33±10.36 76.36±10.36 6.805 0.000总体健康 93.33±12.03 85.33±12.09 4.691 0.000

3 讨论

产后抑郁是指女性在产褥期出现的显著的抑郁症状,属于产褥期精神综合征的一种,其发病率在15%~30%。典型的产后抑郁症通常发生在产后6 周内,经3~6 个月左右可自行恢复,严重者症状可持续1 年甚至更久,而再次妊娠者复发率更高。在妊娠分娩过程,产妇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有相关研究表示,临床前,产妇体内胎盘类固醇的释放可达最高值,产妇通常表现愉快,当分娩后产妇体内胎盘类固醇分泌急剧减少,此时患者极易出现抑郁,另外,产妇的分娩前心里准备不足,产后无法适应及人格特征等因素也是导致产后抑郁的重要因素。

产后抑郁的产妇一般表现为易怒、焦虑、恐惧及沮丧等,对其产后康复与心理健康形成严重负面影响,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自杀意念与伤害婴儿的行为,对婴儿的健康成长不利,因此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改善产后抑郁程度及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对母婴健康有积极意义。延续性护理的护理理念在于使患者在不同的健康场所(主要指医院和家庭)得到连续性与协作性的照护,产妇在产褥期的心理状态可发生巨大变化,因此采用延续性护理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十分必要,本次研究对产妇进行产后延续护理,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提示,接受延续护理的观察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实了延续护理可显著改善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减轻抑郁,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初产妇出院产后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