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实施针对性干预的作用

2021-04-29 03:47王小凯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4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病症例数

王小凯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0 引言

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由感染因素或者是肺感染因素导致的气管、支气管粘膜以及周围组织发生非特异性、慢性炎症而造成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1]。该疾病的好发人群为中老年,具有起病缓、病程长等特点。引发该疾病的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的不良习惯如长期吸烟、有过敏源、季节因素、大气污染等[2]。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主要表现为气喘、咳痰、咳嗽,尤其是在患者的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痰液过于粘稠,呈现一种白色泡沫状,且患者的痰液容易粘附在呼吸道上,难以排出,若患者在此时受寒症的影响,痰液则会变为黄色的脓性液体[3]。若患者在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后,并未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疾病的发展进行控制,则可能导致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4]。本研究就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5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 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女性12 例,男性16 例,年龄43~68 岁,平均(48.13±6.75)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3 例,男性15 例,年龄43~67 岁,平均(48.29±6.81)岁。患者纳入标准为:①未患有精神疾病,言语意识清晰的患者;②经诊断符合慢性支气管的诊断标准;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为:①在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的患者;②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严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护理方式如下:①健康教育。大多数患者在进入医院后,由于环境陌生,极易出现焦虑、担心等负面情绪,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度较差,不良情绪的发生也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积极地进行沟通,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病房的相关管理制度,在病房时尽量保持安静,并为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升患者对慢性支气管的了解程度及治疗时的相关注意事项。调节病房的湿度及温度至患者舒适的程度。②心理护理。由于该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由于长期受该疾病的困扰,其生理及心理状态会较差,患者对药物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抵触心理。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引导,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以提升疾病的预后效果。③日常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对平日的饮食进行调节、控制,鼓励患者少食多餐,注意热量的摄入,多食用含铁元素高、含钙量高的食物,如豆类、奶制品、海产品等。同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更加合适的生活作息表,使患者每日能保持充足的睡眠,得到充分的休息,搭配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④排痰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的排痰方式。卡住患者的胸骨上方气管,对患者的胸壁进行叩击,使气道震动,患者进行深吸气,将痰液排出,护理人员应定时协助患者对体位进行更换,每隔1 h 为患者拍背及翻身1 次,同时将患者的口腔进行清理,清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检查患者的痰液状态以推测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记录。⑤卫生护理。保持新鲜空气的流通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要。由于该疾病属于长期的、慢性疾病,患者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家庭卫生环境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慢慢戒掉抽烟的习惯,并注意日常的保暖工作。⑥运动指导。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使患者选择空气较好的地方锻炼,如公园、绿道等绿化较多的区域,不可在空气污染较重的地方,如化工厂附近进行锻炼。适当的运动能促进患者自身整体免疫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呼吸道抵抗力的提升,避免上呼吸道发生感染,减少呼吸道吸入过敏原及有害物质等,能有效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在寒冷季节或季节更替时,应注意及时添加或减少衣物,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大而发生感冒,尽量避免流感的发生。患者应时刻注意自身病情的变化情况,并对自身病情变化的规律进行了解,以便为病症的发作采取相关的措施减轻症状。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包括咳嗽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取我院自制的满意度量表使患者进行填写,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及不满意。以80~100 分代表患者满意、60~80 分为较满意,60以下则代表患者对此次护理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患者例数+ 较满意患者例数)/总例数×100%[5]。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对比数据用SPSS 18.0 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2.2 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停止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s, d)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s, d)

组别 例数 咳嗽停止时间 体温正常时间观察组 28 2.12±0.36 1.68±0.35对照组 28 5.41±1.02 4.81±1.22 t 16.095 13.049 P 0.000 0.000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长的病程,常年对患者造成困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6]。慢性支气管炎常发于超过40 岁的中老年人群中,患者的病症在冬春季以及天气变化时更加剧烈,在夏季时症状表现有减轻或缓解的情况。临床上,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咳痰、咳嗽,每年患者的发病会持续3 个月以上,有部分患者的症状可持续2 年或超过2 年[7]。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尚不明确,有研究发现,可能是患者机体的本身因素与多种环境因素进行长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8]。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最常见病因,若患者长期作业于化学物质、粉尘污染等环境下,也极易发生慢性支气管炎,也有部分患者是由免疫功能紊乱、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因素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一般在晨间咳嗽较多,痰液一般为浆液泡沫型、白色粘液,偶尔带血。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症较长,因此患者需自己提高对疾病的注意,若患者一旦出现了指甲、嘴唇发紫、呼吸困难、嗜睡等情况时,应立即到医院接受治疗[9]。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症发展若未能有效地控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肺气肿、甚至于导致患者发生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能起到一定的缓解病症的效果,但搭配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也十分重要。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方式,主要是通过为患者开展针对自身病症的护理措施,更加具有针对性地缓解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加快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病症例数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腹泻婴幼儿粪便A 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青春期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