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指数及健侧股骨偏心距对经皮上方关节囊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影响

2021-04-29 03:47万春宝颜连启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4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颈入路

万春宝,颜连启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仪征市人民医院 骨科,江苏 仪征)

0 引言

全髋置换术自上世纪20 年代开始用于治疗髋关节疾患以来已挽救了成千上万的髋关节[1],关节外科医生一直在探索一种更好的手术方法。2011 年Chow 报道了SuperPath 入路全髋置换术,该技术保持髋关节不脱位情况下截骨,不切断肌肉还保留了关节囊,不需要做腿部非生理上的活动,让患者获得更快术后康复[2]。尽管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微创手术,但随着患者体重的增加,不仅手术难度增加,还会增加再次手术的风险。本研究聚焦于BMI 和健侧FO,讨论它们对SuperPath 入路全髋置换术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设计

临床研究。

1.2 时间及地点

实验于2016 年7 月至2019 年12 月在仪征市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完成。

1.3 对象和方法

对象:选择2016 年7 月至2019 年12 月共64 例因单侧股骨颈骨折行SuperPATH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中男性25 例,女性39 例;年龄65~83 岁,平均71.5 岁;左髋30 例,右髋34 例。

纳入标准:①单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置换,对侧为正常髋关节;②手术前后均摄标准X 线片;③手术均由同一高年资主任医师取SuperPATH 入路完成。

排除标准:①非股骨颈骨折而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②同侧或健侧髋关节手术史;③无法获得双下肢内旋15°位骨盆片者;④翻修病例。

术前测量:从医疗记录中获得每位患者的体重和身高(以kg/m2为单位进行测量)以计算BMI。这些病例的平均BMI 为(23.5±3.6)kg/m2。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3 天Hb 和手术并发症均从病历中获得并进行了分析。术前用统一方法拍摄双髋正位等比例X 线片,术前进行相应的测量,在等比例双髋正位X 线片上测量健侧FO。

手术过程:制定术前计划;麻醉后取标准侧卧位,髋关节屈60°,内收10°~15°;切口起自股骨大转子顶点,向近端延伸6~8 cm,自臀小肌和梨状肌间隙显露,沿切口方向切开后上方关节囊至至超过髋臼缘约1 cm 处;暴露出梨状窝、大转子顶点和股骨颈上方。开口钻扩口后用刮匙处理股骨近端,髓腔锉进行髓腔成形,根据髓腔锉位置股骨颈截骨、取头;经皮辅助通道入路处理髋臼侧,注意将股骨近端向前方牵开,充分显露髋臼侧,防止过多磨锉髋臼前上壁,安装假体及组配式股骨颈试模进行复位,测试髋关节稳定性、测量双下肢长度、去除撞击因素。测试满意后植入相应的美国Wright 公司提供的组配式生物型假体,冲洗,逐层缝合,运用抗生素到术后24 h,术后6 h 鼓励患者在助行器帮助下锻炼。

分 组 及 观 测 指 标:根 据BMI<18.5,BMI18.5~25 和BMI>25 将所有病例分为三组(每组分别为9、32 和23 例),或根据健侧FO(FO<43 和FO ≥43 mm)分为两组(每组分别为33 和31 例)。对比不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3 天Hb 下降值以及手术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 19.0 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后,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依据BMI 分组,各组之间年龄、性别及健侧FO 相比均无统 计学意 义(P>0.05)。BMI<18.5、BMI18.5~25 和BMI>25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5.0±7.5)min、(69.7±16.7)min、(81.7±22.7)min;术中平均出血分别为(316.7±183.7)mL、(414.1±175.6)mL、(593.5±200.2)mL;术后第3 天Hb 下降值分别为(6.6±3.4)、(9.8±4.0)、(12.8±4.6);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其中BMI<18.5 组中无术后并发症,BMI 18.5~25 组中有1 例股骨近端骨折,BMI>25组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髋关节脱位及髋臼骨折各1 例。

表1 各BMI 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第3 天Hb 下降值以及手术并发症[±s, n(%)]

根据健侧FO 分组,各组之间年龄、性别及BMI 比较均无统计 学意义(P>0.05)。FO<43mm 组和FO ≥43 mm 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5.0±7.5)min、(69.7±16.7)min、(81.7±22.7)min;术中平均出血分别为(316.7±183.7)mL、(414.1±175.6)mL、(593.5±200.2)mL;术后第3 天Hb 下降值分别为(11.7±5.0)、(9.1±3.8);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其中FO ≥43 mm 组中仅有1 例切口感染。

表2 各FO 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第3 天Hb 下降值以及手术并发症[±s, n(%)]

3 讨论

SuperPATH 技术经臀小肌和梨状肌间隙进入进行操作,可以完好保留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因没有切断髋关节周围肌肉,术后患者疼痛感更轻,有效减少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4]。文献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该入路较其他入路具有更好的效果。杨革军等[5]发现,SuperPATH 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品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但是这种手术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髋关节置换患者。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体重不足组(BMI<18.5)与健康体重或超重组相比,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这表明BMI 对SuperPATH 全髋关节置换的结果有一定影响。BMI 是影响髋关节手术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中,BMI 被认为与手术时间直接相关。最近,美国髋关节和膝关节外科医生循证委员会不建议对BMI>40 的患者行全髋置换术,也适用于SuperPATH 入路。

SuperPATH 技术的掌握需要一个学习曲线,术者应循序渐进,掌握适应证。在肥胖或髋关节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术中,暴露和手术非常费力,即使在使用特殊器械的情况下,该手术困难系数也较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避免对这类病人使用SuperPATH 术式。我们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在SuperPATH 术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3天Hb 下降值与BMI 呈正相关,且肥胖患者易出现手术并发症;而与FO 呈负相关,且高FO 患者不易出现手术并发症。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肥胖或髋关节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需在术前制备好手术方案,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颈入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股血管分布情况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