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患者实施常规矫正以及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疗效

2021-04-29 03:47巩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4期
关键词:种植体矫正例数

巩伟

(青河县人民医院,新疆 阿勒泰)

0 引言

牙齿畸形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牙科疾病,由于因素影响到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美观,比如:环境、遗传、不合理的口腔习惯和饮食等因素,表现为地包天、天包地、龅牙等,面对牙齿畸形,使患者长期处于自卑的不良心理环境里[1-2]。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口腔正畸,如长期佩戴牙齿矫正器,但早期会给患者带来很强的不适,增加患者的痛苦。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型种植体支抗的辅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稳定性、微观创作和方便性等特点[3-4]。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技术适用于患有轻微错(牙合)异常的病人,专业的正牙医师设计的牙齿抗蚀剂用于牙齿抗蚀,实现矫正牙齿本身与改善咬合关系的目标。植入口腔植物以拉动移动牙齿,简化整形治疗的机械机制,满足患者的实际美学需要,并改善预测效果[5-6]。本次研究将到本院就诊的口腔正畸患者中择取从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的口腔正畸患者20 例,探讨口腔正畸患者实施常规矫正以及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到本院就诊的口腔正畸患者中择取从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的口腔正畸患者20 例,将这20 例患者按照入院的时间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 例。在研究组10 例患者中,男性3 例,占研究组例数的30%,女性7例,占研究组例数的70%,年龄最小为18 岁,最大42 岁,平均(30.0±6.2)岁,体重质量指数为19~25 kg/m2,平均(22.0±2.6)kg/m2。在参照组10 例患者中,男性5 例,占参照组例数的50%,女性5 例,占参照组例数的50%,年龄最小为18 岁,最大38 岁,平均(29.0±6.3)岁,体重质量指数为19~25 kg/m2,平均(22.0±2.6)kg/m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组间可以对比(P>0.05)。

纳入标准:经过影像学判断适合口腔疾病的患者。

排除标准:有凝血障碍的患者;有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有发展性牙周炎、口腔黏膜炎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使用传统常规的矫正治疗(使用口外弓强支抗正畸法),实施方法前实施局部麻醉,使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在口腔里放入南西氏弓,将每侧牵引力设置为300 g,每天佩戴8 h,提醒患者注意口腔卫生,每月1 次复诊,了解正畸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牵引值进行调整,持续治疗2 年。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具体包括请病人使用氯已定有效清洗口腔,使用新亚6 牙位pim标准形直丝弓来矫正牙齿,正确对牙齿做出矫正后,仔细观察需要种植部位的种植体情况,确保在种植期间,患者的基点明确,黏骨膜翻开,防止种植期间周边软组织卷入,使用奥美科vecyorTAS 种植支抗钉来控制牙齿校正后的嘴强度。在完成种植过程后,医生拍摄该植入部位的牙尖片,以确保该种植部位与邻近牙齿之间的距离为2 mm。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服用抗感染药物来避免感染。选择牙齿骨愈合后的链条弹性环校正方法,通知病人在出院后定期返回医院,及时更换弹性环,并在连续治疗2 年后从人体中除去微型种植体。

1.3 效果判定

将两组患者在介入前和手段介入后的LI-MP、UI-SN 指标进行详细对比。

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介入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详细对比,具体指标:①显效:牙齿排列整齐,牙齿前牙覆盖恢复正常,磨牙关系和面型明显改变,没有不适的感觉。②牙齿排列整齐,牙齿前牙覆盖显著恢复,磨牙关系和面型有改善,有轻微不适的感觉。③无效:牙齿排列错乱,牙齿前牙覆盖未恢复,磨牙关系和面型无改变,有强烈的不适感。

将两组患者治疗介入后对相应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LI-MP、UI-SN 情况比较

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I-MP、UI-SN 情况(P>0.05),在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I-MP、UI-SN 情况均好于参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LI-MP、UI-SN 情况比较(±s, °)

表1 两组患者的LI-MP、UI-SN 情况比较(±s, °)

UI-SN LI-M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10) 97.61±10.26 106.57±2.59 81.32±10.95 70.84±6.51参照组(n=10) 97.84±10.25 99.58±1.62 82.51±10.26 80.32±6.94 t 0.050 7.236 0.251 3.151 P 0.961 0.000 0.805 0.006例数

2.2 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对比

介入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参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现阶段,患有轻微牙齿畸形的人口腔矫正仍然是常规矫正中最常见的,这种矫正可以控制牙齿的磨损程度,但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支撑损伤性、牙齿前移性等[7]。而且这些症状的数量相对较多,而且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当今人的外部形象的改善,口腔矫正治疗效率和舒适度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新的、更高的要求的制约。口腔整形牙科治疗得到了许多优化和临床改造,并且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抗拉强度被广泛用作新型口腔整形术来治疗先天性畸形[8-9]。研究表明,微型种植体支抗更容易使用,不需要特殊的外科设备,从而减少了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由于直径小,抗拉性更大,插入稳定性更高,通过骨内螺纹防止骨性组合,从而提供更舒适的治疗和康复[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I-MP、UI-SN 情况(P>0.05),在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I-MP、UI-SN 情况均好于参照组患者(P<0.05),介入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参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微型种植支抗可以对患有恶性畸形的人的口腔正统产生更大的影响。表明软组织水肿、牙龈炎和牙齿软化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病率很低,这表明转移的治疗可以兼顾安全,同时确保患者的临床有效性,从而为治疗效率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把正常矫正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用于口腔正畸患者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将咬合关系改善,值得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种植体矫正例数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腹泻婴幼儿粪便A 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宽带发射机IQ不平衡的矫正方法
攻心治本开展社区矫正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