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罗子提取物对阿司匹林致胃溃疡的作用分析

2021-04-29 03:47刘丹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4期
关键词:血常规胃溃疡阿司匹林

刘丹萍

(郧西县中医医院,湖北 郧西)

0 引言

阿司匹林是非自提抗炎药物中的代表性药物,具有抗炎、镇痛等疗效,被广泛运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发热等疾病的治疗中。此外,临床研究中发现,阿司匹林还具有降低血小板粘附力的作用,能有效地对冠心病、脑血栓等疾病进行防止。随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长期进行阿司匹林的服用会严重影响患者胃肠道,造成胃肠道不良反应,从而导致该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大约有10%~30%都曾出现过胃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其胃溃疡的发生率与未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相比危险性增加了4~6 倍,且与患者年龄、胃肠道病史、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等相关因素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虽然阿司匹林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但是该药在临床中的使用价值却无可替代[1]。为了减少阿司匹林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对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本次研究针对SAE 在阿司匹林致胃溃疡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9 年2 月至2020 年收治的175 例阿司匹林药物使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95例,男性53 例,女性42 例,年龄23~68 岁,平均(45.27±3.14)岁;对照组患者80 岁,男性47 例,女性33 例,年龄22~71 岁,平均(45.82±3.27)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于我院行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患者[2]。

排除标准:原发性胃溃疡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严重精神性疾病患者。

本次研究在赫尔辛基宣言下,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慎重研究,最终对本次研究表示同意。同时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进行充分了解,并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单纯阿司匹林治疗。采用阿司匹林(规格:100 mg×30 片;剂型:片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对患者进行治疗,每日3次,每次100 mg。

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SAE 对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七叶皂苷(规格:10 mg×10 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826;生产厂家:武汉普生制药有限公司)对患者进行联合治疗,每日3 次,每次10 mg。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并未改善甚至加重。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溃疡发生率对比。患者于治疗1 周、2周、4 周后的胃溃疡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采用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对比。包括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s, WBC)、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等。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包括胃食管反流、静脉炎、头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和χ2表示及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和t表示及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较小(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溃疡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溃疡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类别 观察组(n=95) 对照组(n=80) t P角色受限 71.52±4.56 67.57±4.57 4.326 0.000躯体疼痛 67.57±4.55 61.28±4.37 7.050 0.000生命活力 77.63±4.53 67.53±4.37 11.347 0.000感情因素 75.34±5.56 62.37±5.58 11.643 0.000社交能力 63.52±5.37 51.59±5.33 10.215 0.000精神健康 74.36±8.25 63.75±8.52 6.326 0.000总体健康 67.28±6.47 57.96±6.29 7.303 0.000活动能力 65.68±5.42 51.85±5.74 12.387 0.000

2.4 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对比(±s)

表4 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对比(±s)

组别 n WBC(×109) PLT(×109) MPV(fL)观察组 95 7.14±2.08 242.47±21.28 8.42±0.82对照组 80 8.31±2.13 266.22±21.53 9.51±0.73 t 3.288 6.564 8.307 P 0.001 0.000 0.000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阿司匹林是当前临床中较为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当前非甾体类抗炎药全球大约有三千万人在服用,成为了全世界使用最多的抗炎药物之一。随着对阿司匹林使用的不断增多,有关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根据相关调查发现,有大约10%~30%患者。

SAE 是临床中常用的抗组织水肿药物,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预防组织内水分存积的作用,对胃寒、胃痛、腹胀、痢疾等疾病具有显著的作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SAE 可有效的对阿司匹林造成的胃溃疡进行有效的抑制[3]。

根据相关小鼠实验研究指出,对小鼠灌胃给予阿司匹林后发现,小鼠出现严重的胃黏膜出血、糜烂以及溃疡等症状。而在研究中发现,阿司匹林呈非离子状,在其进入胃液低HP环境中后,胃黏膜细胞会解离为离子型,导致阿司匹林在胃黏膜细胞内积聚,从而引起胃黏膜细胞损伤。而后对胃溃疡小鼠灌胃SAE 5 d 后,小鼠胃黏膜溃疡指数显著减少,这就说明SAE 具有抗阿司匹林致胃溃疡的机制,从而提高对胃黏膜细胞的保护作用。因此,我们认为,SAE 能有效改善胃部环境,减少阿司匹林非离子状态的积聚,从而减少对胃黏膜细胞的损伤[4]。

本次研究针对SAE 对阿司匹林致胃溃疡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我们认为,阿司匹林服用患者联合SAE 能显著降低胃溃疡发生率,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常规指标,对患者的治疗更加安全。

综上所述,SAE 在阿司匹林致胃溃疡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血常规胃溃疡阿司匹林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血常规解读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探讨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胃溃疡易演变成胃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