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蔷薇河水质改善的若干建议

2021-04-30 00:31邵雪松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支流酸洗尾水

邵雪松 宋 力 刘 浩

(1.灌南县水利局,江苏 连云港 222500;2.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材料结构研究所,江苏 扬州 225002;3.连云港市临洪水利工程管理处,江苏 连云港 222006)

蔷薇河发源于马陵山系的踢球山,汇汾水、沙河和后沭河于吴场,经临洪闸排放入海,流经新沂市、沭阳县、东海县和海州区,全长97km。其中,连云港市境内从小吴场地涵至临洪闸,长约50.5km,流域面积1349km2,河道至蔷薇河大桥下游1km处分支流(东站引河)经临洪东泵站入海。沿线支流有民主河、马河、淮沭新河、鲁兰河和乌龙河等。蔷薇河承担着连云港市城区生活、生产与生态等水源供给任务,同时兼具排涝、通航等功能。

1 蔷薇河水质现状

蔷薇河流域范围广,沿线入河支流排口多,经初步排查,蔷薇河沿线共有支流排口142个,主要受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酸洗石英砂点源污染等因素影响,河水水质不稳定。

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在蔷薇河各级河长的履职推动下,各方治水力量协同发力、联防联治,在镇村污水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酸洗石英砂整治、生态空间管控、尾水专道建设、工程综合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蔷薇河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河流水质提升还不明显。国家监测数据显示,蔷薇河临洪闸(地表水国考)断面2018年、2019年平均水质均为Ⅳ类,连续两年未达到Ⅲ类考核要求。其中2018年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分别超标0.07倍、0.02倍,2019年高锰酸盐指数超标0.054倍。

蔷薇河水质超标高风险因子主要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氟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石油类等指标偶发超标,风险相对较低。

2 蔷薇河水质超标原因分析

2.1 沿程水质变化分析

为全面掌握蔷薇河沿程水质变化情况,连云港市生态环境部门在蔷薇河沿线加密监测,共设置7个河长制监测断面,分别为友谊桥(省考入境)、张湾桥、刘顶取水口(水源地加密)、洪门大桥、新浦大道桥、临洪闸(地表水国考)、临洪东站断面。水质监测断面见图1。

图1 蔷薇河水质监测断面示意图

经过对蔷薇河沿线主要5个监测断面及4个区间沿程两年来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蔷薇河沿程水质下降明显(见表1)。上游入境友谊桥断面水质相对较好,基本稳定为Ⅲ类;至洪门大桥断面水环境容量相对不足;再至临洪闸断面已处于Ⅲ~Ⅳ类临界值,且多为Ⅳ类。

表1 蔷薇河2018—2019年水质超标高风险指标沿程变化情况统计

蔷薇河连云港市境内由于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浓度增加,水质分别下降34.6%、39.7%。

a.沿程4个区间每100km随着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增加,水质下降比例依次分别为71.4%、41.7%、66.6%、9.5%,说明蔷薇河东海段及鲁兰河流域汇水对蔷薇河高锰酸盐指数影响较大。

b.沿程4个区间每100km随着氟化物浓度增加,水质下降比例依次分别为39.3%、100%、133.3%、85.7%,监测数据与河流沿线污染源分布调查情况基本相符,说明鲁兰河、淮沭新河、马河等支流汇入对蔷薇河氟化物影响较大。

2.2 水质超标原因分析

经排查,蔷薇河污染主要来自沿线居民生活、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及酸洗石英砂点源污染。蔷薇河水质超标主要原因有以下3方面:

a.蔷薇河及支流沿线乡镇生活污水、农村面源排污影响。调查发现,由于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乡镇污水收集比例偏低,蔷薇河及主要支流沿线东海县张湾、平明、白塔、驼峰及海州区新坝、锦屏等乡镇污水处理厂空转现象较为普遍。沿线行政村污水有效治理率低,沿线乡镇、农村未经收集的生活污水经沟渠、支流汇入蔷薇河,影响河流水体水质。2019年9月下旬,连云港市生态环境部门对蔷薇河沿线全部30个有明显水流排污口及6条支流进行采样监测,监测结果显示36个(条)排水口、支流全部达不到Ⅲ类水要求,其中16个为劣Ⅴ类,3个为Ⅴ类,17个为Ⅳ类。

b.沿线农业种植回归水及养殖尾水汇入影响。每年6月下旬夏种期间,大部分来自东海县,少部分来自海州区西南片区水稻种植产生的农田回归水、秸秆还田沤水、携带支流沟渠积存的污水短时间集中汇入蔷薇河及其支流民主河、马河、淮沭新河、鲁兰河等,造成蔷薇河流域6—8月水质严重超标。蔷薇河支流鲁兰河沿线有大面积水产养殖,大规模养殖尾水未经有效净化直接排放。2020年1—2月,临洪闸等断面出现部分时段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同时大幅度升高情况,溶解氧浓度过饱和达20mg/L以上,与养殖塘起塘养殖尾水大量入河有关。

c.东海县酸洗石英砂影响。石英酸洗行业是硅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东海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初,东海县共有酸洗石英砂集中区10个,全县共有涉氟涉酸企业41家。为有效解决酸洗废水对环境的影响,东海县印发《东海县涉氟涉酸企业集中整治实施方案》《东海县酸洗石英砂集中区升级改造工作方案》等,开展涉氟涉酸企业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打击涉氟企业设施不正常运转、超标排污的违法行为,依法取缔非法涉氟涉酸企业,对全部10个酸洗石英砂集中区开展全面停产整顿,实施升级改造。监测数据显示,蔷薇河流域2019年氟化物指标较2018年有所改善,但氟化物污染问题仍未有效消除,尤其是2019年7月以后,出现大幅度反弹现象,造成蔷薇河主要支流淮沭新河氟化物年均值超标,影响蔷薇河水质。

3 改善蔷薇河水质的建议

针对蔷薇河水质现状及存在问题,亟待开展蔷薇河全流域污染源排查及水环境容量测算工作,重点调查分析流域范围内镇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运行情况、镇村垃圾收集处理情况、畜禽水产养殖分布情况、直播稻和秸秆还田实际污染情况、农村河道沟渠水系连通及保洁管护、码头及船舶污染防治等情况,为推进蔷薇河流域水环境系统治理、快速提升蔷薇河水质提供参考和依据。在实地调研蔷薇河水环境质量现状,综合分析连云港市各相关部门相关工作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如下10条建议。

3.1 提升镇村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连云港市生态环境部门数据显示,蔷薇河流域村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覆盖率70%左右,但仍有生活污水未经收集直排入河;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虽然实现全覆盖,但由于管网配套不到位,污水收集量较少,污水处理厂空转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要尽快解决流域范围内镇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加快镇区污水管网铺设,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

在分散村庄通过建设分步式污水处理设施,来有效收集处理村庄生活污水。蔷薇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两侧1000m范围内的镇村,加快完善镇村污水收集管网体系,实现镇区(园区)污水全面收集、全面处理,加强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确保稳定运行;提升行政村污水有效治理率,对富安排灌站等33个严重超标的排口实施截污纳管或在汇水区建设分布式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3.2 加强农业种植面源污染防治

每年6月中下旬,水稻种植集中退水,蔷薇河水质严重恶化,农业种植面源污染成为蔷薇河每年6—8月严重污染的重要原因。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农业种植面源污染影响,以蔷薇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两侧500m范围内农田为试点,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开展规模化种植;加快种植方式调整,加大对绿色农业的引导扶持力度,继续推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施秸秆离田,推行休耕轮作;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推广节水灌溉,减少水稻种植传统大水漫灌方式对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3 强化畜禽水产养殖清理整治

调查发现,流域范围内仍存在少量畜禽养殖场,养殖粪污未有效处理,如遇较大降雨,极易随雨水通过沟渠支流汇入蔷薇河,影响蔷薇河水质。且蔷薇河支流鲁兰河、乌龙河沿线水产养殖较多,尤其是大密度泥鳅养殖投放饲料、频繁换水、污水直排等问题,造成蔷薇河临洪闸断面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超标。

为解决流域范围内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问题,建议加大对流域范围内畜禽养殖场的清理整治力度,巩固规模化养殖场整治成果,坚决取缔流域范围内没有粪污处置设施的规模化养殖场。清理整治流域范围内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减少无序养殖对水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针对水产养殖污水直排问题,探索养殖尾水生态净化治理新路径。

3.4 推进东海县酸洗石英砂整治

蔷薇河流域范围内存在部分酸洗企业未整治到位情况,主要是部分关停企业酸洗池废水、废渣未转运,较大降雨后容易汇入蔷薇河,造成蔷薇河氟化物超标。建成运行的东海尾水通道排放能力为10万t/d,但目前实际排放量为2.5万t/d。区域大量尾水须经处理达标后,接入尾水通道排放。

继续推进东海县8个石英砂酸洗集中区取缔工作,在确保尾水通道畅通情况下,将暂存石英砂酸洗废水处理达标后,接入尾水通道排放。严厉打击非法石英砂酸洗活动,加强外购石英砂氟化物残留量监管,未经彻底清洗严禁购入,严防外购石英砂二次清洗造成河道氟化物超标。

3.5 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管护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部分镇村河道沟塘被占用,河网体系被破坏,流域范围内存在大量断头河,水体流通不畅。农村河道管护不到位,由于未落实具体管理单位、经费、人员,河道沟渠中存在杂草和垃圾。部分垃圾站设置在河道堤顶,存在垃圾飘洒入河的风险。

通过加强管护,减少垃圾入河,消除水面漂浮物,及时清理沟渠中杂草,减少杂草腐烂沤水对水体的影响。对流域范围内农村河网体系开展集中连片治理,消除断头沟、污水塘等,促使沟渠连通,改善水体流动性;加强农村河道沟渠日常保洁管护,及时清理河道沟渠中的杂草和垃圾;进一步理顺完善沿线镇村垃圾处理机制,实现垃圾全面无害化处理,垃圾收集点设置应远离河边,避免垃圾飘洒入河。

3.6 强化河流生态空间管控治理

2019年起,连云港市开展河湖违法圈圩和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蔷薇河沿线共完成市级“两违”整治任务93项,清理违法圈圩2.2万m2,整治违法建设1.8万m2。通过两年多的整治,保护河流生态管控空间的共识基本形成,侵占河流生态空间的新增违法行为得到全面遏制。通过全面排查整治侵占河流生态管控空间违法行为,重点整治乱占、乱建、乱排等突出水环境问题,可清除直接影响河道水质的点源污染风险。做好复岸复绿工作,可提升河道岸线环境。加强河道巡查管护,巩固整治效果,可防止发生反弹。严格控制侵占河流生态管控空间的新增违法行为,从而逐步消除违法存量。

3.7 加大船舶码头整治监管力度

蔷薇河沿线有多个码头,蔷薇河偶发石油类指标超标,与码头、船舶污染有关。建议加强通航水域船舶污染防治和沿线码头整治监管;完善沿线码头、船舶垃圾和污水接收处理设施;杜绝码头和运输船舶产生的污染物抛洒入河;重点防范石油类等指标超标。

3.8 落实沿线支流排口管控责任

维修沿线破损闸站,完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对流域范围内具备闸坝控制条件的入河口门实施统一调度管理;严禁擅自排放,一经发现偷排或排放不到位的情况,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通过严格管控污染物入河,倒逼源头治理。

3.9 完善水环境区域补偿机制建设

为推动县区源头治理工作,可通过加密水质监测,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建立水质风险预警机制,发现超标及时查明原因,并推动落实整改。探索建立蔷薇河水环境区域补偿机制,同时加大对水环境较差地区的资金惩处力度;建立问责机制,对落实整改不力、造成下游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3.10 增加蔷薇河流域生态补水量

加大生态调水力度,增加向蔷薇河及其支流生态补水量。探索利用石梁河水库、新沭河水源,通过通榆河、乌龙河向蔷薇河及市区应急补水;实施鲁兰河等河道清淤疏浚,优化水系连通,将鲁兰河流域部分汇水引流至乌龙河,减少蔷薇河面源污染汇入量;优化水利工程调度,适时开启临洪闸、临洪东站自排闸、乌龙河调度闸排水,增强水体流动性,改善河道水质。

4 结 语

近年来,通过多项治理管护措施的落实,连云港市蔷薇河水质已明显提升,尤其是在2020年汛期降雨频繁、流域污染汇入量偏大的情况下,河流平均水质仍然好于2019年,治理管护成效初步显现。但客观上,蔷薇河流域每年6—8月易受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的根源性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工程、非工程措施加强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巩固治理管护成果,使蔷薇河水质尽快实现稳定达标并持续向好。

猜你喜欢
支流酸洗尾水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水环境影响及对策
热轧400系不锈钢中厚板连续酸洗线成功酸洗
广西主要支流柳江治理工程(鹿寨县导江乡段)护岸建筑物型式设计
南京市某城市内河支流水环境问题浅析
液压管道施工酸洗及冲洗工艺探讨
一种用于生产包裹色料的酸洗装置
金沙江支流东川玉碑地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