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021-04-30 03:33
四川水泥 2021年5期
关键词:探查物探管线

(上海申丰地质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 201799)

1 物探技术

对于物探技术而言,主要是指地球物理探测。在实际的使用中,需要根据地质对象的特点,对周围的介质进行分析,通过物理性差异分析地质情况的探测手段。将物探技术运用在城市规划中,不仅可以及时获取地下信息,而且也可以对地质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地质情况的基本特点,并认识到地质勘探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构建针对性的处理策略,以保证地质勘探工程项目的稳定性,为当代城市的建设及发展提供参考[1]。

2 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2.1 城市建设缺少创新

根据城市建设的基本特点,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其核心目的是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但是,由于城市建设理念缺少创新,导致城市的建设缺少特色,无法实现城市建设及发展的目的。如,在一些地区的城市建设中,受到建设理念单一以及盲目效仿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城市建设规划不足的问题,而且,在城市建设前期也缺少技术投入,为之后的城市建设及资源利用带来限制。

2.2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

结合城市的发展特点,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受到资金支持不足的限制,部分地区在城市基础建设中出现了设施及技术落后的问题,无法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降低城市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各项建设方案的稳步进行,城市建设及规划部门应该引入先进的技术形式,通过技术的科学运用,提高城市基础项目规划的整体效果,满足行业的稳步运行及持续发展需求[2]。

3 工程概况及探测内容

3.1 工程概况

以半淞园滨江驿站改建工程物探为例,该项目位于黄浦区苗江路东侧,探测范围是半淞园滨江驿站,探测的核心目的是查明委托方指定地下管线和地下障碍物。

3.2 物探相关内容

3.2.1 探测内容

(1)探测并给出地上、地下各类建(构)筑物、管线(含架空)的属性、平面位置、埋深度、走向等情况。

(2)滨江驿站地块内地下障碍物探测:需摸清范围内是否存在地下障碍物。

3.2.2 探测方法

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磁偶极感应法,夹钳法,直接法,工频法,示踪电磁法;

地下障碍物探测方法:地震映像法。

3.2.3 使用仪器

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基本的施工需求,对工程项目的探测仪器使用项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一。

表一 仪器选择

3.3 探测工作原则

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为了确保探查工作质量,实际工作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根据甲方布置的工作范围,现场勘测确定实际工作范围。第二,走访有关管线单位和项目建设单位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充分收集资料。第三,野外探查,野外作业时,现场用铅笔或彩色笔详细记录各种管线的走向、连接关系、管线点编号,并标注在1:500 地形图上,形成探查草图,交付测量作业工序使用。第四,测量收点,采用动态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全站仪对探测得到的测点,包括管线井位、出露点以及其它特征点进行测量收点。第五,地下管线探测采用盲探的方式进行,对探测区域进行全面的扫描式探测,必要时扩大探测范围,最大程度的确保探测结果的准确、可靠;第六,对场地内障碍物的探测,主要采用地震映像法。现场探测采用十字网格布设探测剖面测线的方式进行探测,以期达到最经济、最有效的探测结果。

4 物探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4.1 地质构造探查

在城市建设之前,通常需要对地质构造进行探查,为了保证城市建设的安全性,降低地质灾害对城市建设的影响,需要及时分析这一问题,以便地震发生时对城市建设项目造成的影响。在地质构造探查的过程中,物探技术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在城市规划及建设之前,需要使用物探技术对城市的地质构造进行全方位的探查,以便及时发现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隐患问题,保证城市建设及规划工作的稳步进行。第二,在物探技术与城市建设融合中,为了保证地质构造勘查的有效性,可以利用综合探测技术进行勘察,分析地质构造以及地质条件的分布状况,提高物探技术的使用效果,同时也发挥城市建设及规划的整体质量[3]。

4.2 地质灾害调查

城市建设中的地质灾害调查中,可以根据自然或是人为作用下,对人类安全危害的问题进行探究,一般情况下,物探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事前预测。在地质灾害勘察中,物探技术可以充分预测地质情况,并实时获取物探资料,而且也可以对区域中的地质构造进行严格探查,有效获取地质勘探的条件及类型。物探技术使用中,可以与计算机系统进行融合,通过精准分析,显示出地层的基本情况以及地质特征,之后对地质结构进行实时性的监测,提高地质勘探管理的整体效果。第二,事中监测。在地质灾害调查的过程中,物探技术可以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施性的监测,在获取数据之后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及时获得地质结构的相关参数,充分发挥物探技术的使用优势[4]。

4.3 地下障碍物探查

在地下障碍物勘查中,通常会选择地震映像法,对于该种技术形式而言,主要利用反射波法,通过最佳偏移距技术的运用,对多种地震波进行实施探测,以提高探测结果的精准性。在地震映像法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数据采集速度,而且也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避免浅层反射波拉伸、畸形问题的出现。在一些大型城市,由于其经济相对发达,地下经常存在着建筑物根基、地铁等建筑,为了在城市建设中避开这些建筑,需要使用物探技术进行探究,全面收集地下建筑的位置、深度等,并对这些建筑项目进行保护,以提高地质勘察的有效性[5]。

4.4 数据处理技术

在物探技术测量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地震映像测量中,需要在接受点使用单个检波器接受之后向前移动,一定距离之后获得地震映像时间剖面。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重复分析岩土层的变化,并根据不同有效波动分析介质情况,提高数据分析及处理的整体效果。在地震映像法的勘察采集中,应该选择弹性波的波场,之后利用地震波在不均匀的地质情况下进行数据传播,在发现这种特征参数时,需要对地下分布状态、实际情况等进行判定,有效提高地下管线或是障碍物的处理效果。数据采集的过程中,相关测试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偏移距,并利用小炮间距激发相关参数,以提高数据分析以及地下环境监测的有效性。以本工程为例,针对地震条件以及地震地质等问题监测中,由于该工程项目施工区的西侧为马路(苗江路),有较大的定向震动干扰,施工区东侧是行人区,人员往来较多,给数据采集造成不利的环境条件。施工内其它区域,除了人员的走动,基本无大型机器干扰,背景噪音较小。为获得高信噪比的地震数据,采集数据选择在车辆、行人远离排列时进行。在施工前没有收集到任何有关地质资料,为此在正式数据采集时,在场地的不同方位进行了数据采集试验,通过试验了解地震激发、接收条件。①经试验,采集参数为:采样率0.25ms,采样长度50ms,前放增益36dB,偏移距1m,道距0.5m,1 道接收,炮间距0.5m;②检波器类型选择:该区目的层较浅,本次勘查采用检波器60Hz,全向数字化纵波检波器接收,系日本OYO 公司生产;③ 在激发上,采用人工大锤激发工作方法多次覆盖叠加,压制干扰,提高信噪比,提高单炮数据的采集质量;④ 接收上,每只检波器底部铁饼用石膏粘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保证很好的耦合;避免检波器松动和微震引起的高频干扰。通过这种数据处理技术的运用,可以发挥物探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优势,结合项目的基本特点,规范城市建设方案,以提高城市建设及发展的整体质量。

4.5 工程质量检测技术

城市建设之前,当完成了地下参数检测之后,可以在挡土墙厚度、隧道建设检测等方面使用物探技术。由于城市建设作为较大的工程项目,通过物探技术的使用,可以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现代化的技术水平,预判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并细化城市建设项目的基本方案,以便稳步提升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如,在工程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地质雷达方法进行检测,在该种物探技术使用中,可以准确检测出路面的厚度,同时也可以发现路面缺陷,并通过精确性数据参数的制定,构建施工及维护方案,发挥物探技术的使用优势,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体质量。

5 结束语

物探技术运用在城市建筑中,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建筑规划的合理性,也可以通过技术的运用,及时发现城市地下的基本情况,通过地质情况的分析、地下状态的检查等,构建中完善性的城市建筑规划方案,有效提高城市建筑的整体效果,为行业的稳步运行及持续发展提供参考。通常情况下,在城市建设中的物探技术运用中,规划单位需要结合物探技术的特点,进行城市地质情况勘察、地质灾害的调查以及地下障碍物的分析等,并通过各项数据的分析、研究,细化城市规划方案,以提高城市建设的规划效果,为现代城市的可持续规划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探查物探管线
横波技术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分析
物探方法在下花园饮用水源地勘察项目中的应用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物探工作在大理石石材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中天合创开发出用于聚乙烯生产的引发剂注入管线疏通器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综合物探方法在中深层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管线应用设计与实现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