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MR 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1-05-01 02:42李竹清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5期
关键词:压缩性良性椎体

李竹清,李 利(通讯作者)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质管办 重庆 400052)

椎体压缩性骨折为临床多发疾病,椎体压缩后,形成楔形、双凹型或者扁平型病灶,会引发患者神经反应、腰背疼痛等疾病症状。对于椎体压缩性骨折,由骨质疏松及外伤引发被纳入良性疾病范畴,而由恶性肿瘤引发的骨折纳入恶性病变范畴[1]。针对两种疾病的不同治疗机制,需要在检查中明确病变的性质。目前,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在临床诊疗中,而与常规序列扫描相比,DWI以其对活体组织水分子微观弥散运动较好的反应效果,在各种中枢神经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目前,对于肌肉骨骼中应用DWI 的研究还比较少,且在我国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为此,本次研究通过将DWI 应用在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变的鉴别中,分析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我院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34例病例,均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为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男20 例,女14 例,年龄18 ~76 岁,平均(45.8±3.7)岁;疾病类型包括恶性压缩性骨折12 例(18 个病变椎体),包括转移性肿瘤10 例:肺癌2 例、前列腺癌3 例、食管癌3 例及乳腺癌2 例;多发性骨髓瘤2 例;良性压缩性骨折22 例(32 个病变椎体),包括外伤10 例,骨质疏松12 例。纳入标准:患者均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椎体压缩性骨折;排除标准:存在DWI 检查禁忌证者;合并其他严重机体病变者。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分组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

选择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Signa HDe 1.5T 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检查前,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双上肢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保持平行。检查前做好相应部位的固定工作,患者头先进,以CTL 八通道线圈,对患者颈椎、腰椎及胸椎等部位进行常规序列扫描。将b 值设置为每毫米平方200 s、400 s、600 s、800 s 及1000 s 时,开始SE/EPI-DWI 局部弥散成像扫描。并实施常规MRI 矢状位FSE 序列T1WI 及T2WI 扫描及FRFSE序列压脂T2WI 扫描,参数分别设置为TE118.3 ms,TR3000 ms,层距1.0 mm,层厚4 mm, FOV 35 cm×35 cm,矩阵设置320×22, NEX 为2。SE/EPI-DWI 参数设置为TE88.8 ms, TR115000 ms,层距1.0 mm,层厚8 mm, FOV 40 cm×40 cm,矩阵设置96×128, NEX 为4。检查时,保证在扫描野负责加置预饱和带,以避免患者正常组织出现生理性移动时造成的检查伪影,同时,扫描时避免使用呼吸门控。

获得的扫描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处理,由两名资深影像科医师采用双盲法给出诊断结果。采用Functiontool 软件,测量ADC 值。

1.3 观察指标

1.3.1 评估常规序列扫描与DWI 扫描对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1.3.2 对比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常规序列扫描与DWI 扫描影像特征。

1.3.3 对比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正常椎体的ADC 值。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比数据。(±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 n(%)为计数方式,以χ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常规序列扫描与DWI 扫描对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评估

采用常规序列扫描检出椎体压缩性骨折46 处,占比92.0%,采用DWI 扫描检出50 处,占比100.0%,DWI 扫描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常规序列扫描与DWI 扫描对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评估[n(%)]

2.2 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常规序列扫描与DWI扫描影像特征分析

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2 个病变椎体在实施MRI 扫描时,常规扫描图像可将线样或者不规则的低信号影,为骨折线位置。外伤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中,还可见T2WI 高混杂信号,T1WI 低信号及T2WI/FS 高信号,DWI序列高信号。部分椎体在探查中,可见其临近椎间盘呈低信号影。对骨质疏松引发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进行探查,与正常椎体保持同样的信号显示;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8 个病变椎体,实施MRI 扫描时,可见椎体后缘膨隆,但未见明显的形态改变。探查见T2WI 混杂信号,T1WI 低信号及T2WI/FS 高信号,DWI 序列高信号。

2.3 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正常椎体的ADC 值对比

随着b 值不断增加,ADC 值不断下降,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B 值为200 s/mm2时,与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ADC 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b 值在400 s/mm2、600 s/mm2、800 s/mm2时,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明显高于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ADC 值(P<0.05),见表2。

表2 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正常椎体的ADC 值对比(±s,10-3 mm2/s)

表2 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正常椎体的ADC 值对比(±s,10-3 mm2/s)

组别 总数200 s/mm2 400 s/mm2 600 s/mm2 800 s/mm2 1000 s/mm2正常椎体 50 1.7±0.4 0.5±0.4 0.4±0.3 0.3±0.2 0.2±0.6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2 1.9±0.7 1.9±0.8 1.6±0.7 1.4±0.5 1.2±0.6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8 1.7±0.4 1.5±0.2 1.2±0.2 1.1±0.4 1.2±0.6 1.111 2.076 2.361 2.180 0.000 P 0.272 0.043 0.022 0.034 1.000 t

3 讨论

DWI 技术是磁共振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通过对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微观运动进行有效的探查,可对人体骨骼、肌肉及组织等部位的围观结构有效显示[2]。并通过不同的b 值,在DWI 上椎体信号的改变,对疾病的病变性质进行探查,发挥了较好的定量分析效果,可明确病变组织性质,并观察病情严重程度[3]。

本次研究将DWI 应用在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当中,利用了组织中水分子随机运动及布朗运动原理,这也是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机理。而通过DWI 对椎体骨折进行判断,可对椎体出现的骨质增生硬化及转移性骨性疾病进行检出[4]。而在椎体病变中,可通过不同骨骼组织病变以你出现的水肿、出血情况以信号形式进行展现。其中出血、水肿为高信号,感染、炎性渗出及感染则局限在病灶内,以弥散运动表示,也会出现高信号表示。因此,采用DWI 信号的显示,可对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判断,但对疾病性质的判断,则需要借助ADC 值进行判断。ADC 值可以对组织微观水分子空间运动规律进行准确的显示,也可帮助DWI 检查中,进行检查病灶的定量指标显示[5]。

从本次研究结果看,采用常规序列扫描检出椎体压缩性骨折46 处,占比92.0%,采用DWI 扫描检出50 处,占比100.0%,DWI 扫描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随着b 值不断增加,ADC 值不断下降,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B 值为200 s/mm2时,与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ADC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b 值在400 s/mm2、600 s/mm2、800 s/mm2时,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明显高于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ADC 值(P<0.05)。说明采用DWI 进行检查,可以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有效检出,提升疾病诊断准确性。而通过其影像学特征分析,及结合ADC 值在不同b 值中的表现,可以对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良恶性病变性质有效鉴别,提升疾病的诊疗准确性。

综上,在进行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中,通过DWI 不同信号显示以及结合不同B 值下的ADC 值进行综合判断,不仅可有效提升疾病的检出率,还可提升鉴别意义,有效区分疾病的良恶性性质,提升对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检出价值。

猜你喜欢
压缩性良性椎体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