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名品牌“八达岭”牌皮鞋的发展历史回顾

2021-05-04 09:00李雪梅赛梅甲
商业文化 2021年5期
关键词:制鞋八达岭皮革

李雪梅 赛梅甲

本文主要阐述了1949年至1990年期间,在京津冀区域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知名的皮鞋企业—北京市东单皮鞋厂的发展历程。并着重挖掘和介绍其不同阶段所取得的技術革新成果和优秀产品,以及企业所创造的市场经济、社会生活价值和历史意义。希望通过对所收集的历史文献的梳理、分析和思考,以及结合人物采访内容,尽量详尽而客观的呈现出东单皮鞋厂辉煌的历史面貌,揭示出中国本土皮鞋企业独立自强的发展历程。

当代中国有众多知名皮鞋品牌,但是多数年轻人并不了解,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前,中国也曾经涌现过很多享誉全国的皮鞋品牌。本文的写作是建立在北京市社会科学基地项目《1876-1997年京津冀地区本土皮革制品品牌研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搜集和梳理,发现京津冀地区的皮革行业具有悠久的传统和积淀,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期,三地的本土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在国内市场上曾打造出极有美誉度的皮鞋产品和知名商标。其中北京市东单皮鞋厂创立的“八达岭”牌皮鞋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商标,曾经在行业中居于国内先进水平和领先地位。

公私合营工厂的初创

1949年建国初期,我国的皮革工业处于恢复和调整时期,皮鞋的生产基本上还多是由小厂和手工作坊完成,制鞋技术落后,生产能力极为薄弱,产品品种少,数量有限。1954年政府开始对私营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大型私营工厂多数改造为公私合营工厂,个体手工业生产者组织起来成立生产合作社,逐步开始走合作化道路。

公私合营的东单皮鞋厂在此政策下于1956年成立,由分布在东单、东郊民巷、王府井、东华门一带的36家私人制鞋店组成。工厂成立后就创立了两个商标:“八达岭”牌和“水仙花”牌。初期的产品以延续传统工艺制作的手工皮鞋为主,老工人称之为“手上鞋”或者“线缝鞋”,是使用天然麻线一针一线手工缝合,工艺过程复杂,帮底结合牢固,结构稳定、透气,造型美观。但缺点是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比较高。据采访了解到,当时工厂就已经设立了设计科,设计人员有10人左右,负责设计、打样和出成品,首先画款式设计手稿,之后打出鞋帮样进行试做、反复调整样板。虽然设计人员多是经验丰富的老技术人员,并没有专业鞋靴设计和美术背景,但是设计科室部门的设立也证明了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以及现代化制鞋工厂建制的进步。

东单皮鞋厂虽然是一个全新体制的新工厂,但是因为融合了各家私人制鞋店的传统技艺,在当时的北方地区还是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的。比如1959年生产的带围子兜缝女单底鞋就被被评为全国标杆产品。在同年9月,工厂设计科也受国家体委委托展开了合作,为国家登山队的队员首次成功研究了中国国内第一款登山鞋(当时称之为爬山鞋),如图1所示。登山鞋为我国登山运动员登上珠穆朗玛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东单皮鞋厂从而一举成名,势头十分强劲,被评为北京市皮革行业第一个红旗厂。60年代之后开始批量生产皮鞋,也为刘少奇、周恩来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设计定制皮鞋,图2为1961年8月6日穿着东单皮鞋厂手工定制皮鞋的周恩来总理接见外宾时拍摄的照片。除了设计生产出优秀的产品外,东单皮鞋厂在机器研发上也颇有建树,于1971年试制成功第一批双头液压下料机并投入实际生产运行。

这段时期中国的皮革行业在国家扶持下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和发展。皮鞋行业更是被国家所重视,成为了皮革行业的支柱产业。解放初期发展皮鞋产业的历史性意义很多,从生产方面来讲,皮鞋制造属于轻工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还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且扩大市场需求、促进国内的行业发展。此时期通过国家政策解决了原料皮短缺的问题、并改制建立了规模化的国营企业后,北京作为北方皮革工业的中心,建立了大量规模化的工厂。东单皮鞋厂便是典型的案例,在成立后发展势头强劲。通过培训提高工人知识水平,出现了独立自主设计的萌芽。工厂利用先进的制鞋技术生产出了高质量的皮鞋,满足了国家民用方面的需求;与国家体委成功的研发合作、为党和国家领导设计定制皮鞋等多方面的成果,也奠定了在北京众多皮鞋厂中的领先定位,对于皮鞋行业自主技术创新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这也充分证明了公私合营之后的东单皮鞋厂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而且在技术革新、产品自主研发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实力提升。较之解放前分散的个体小鞋店,公有制工厂聚集了当时北京民间皮鞋行业各方面的技术优势力量,可以组织攻关团队,为国家承担重大科研研发任务,进而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皮革制品制造企业改制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初期的蓬勃发展

服务人民大众的皮鞋产品

80年代前东单皮鞋厂生产的男士皮鞋如图3和图4所示,以三节头和盖鞋为主,只能通过改变楦型来改变鞋款,楦型的变化决定了鞋是尖头或圆头,其他部位能变动的地方不多,鞋的款式从整体上来说比较少。80年代后工厂制作的小舌女鞋比较流行,因为当时社会上的女鞋普遍都是中低跟,而东单皮鞋厂设计制作出的如图5所示的女鞋跟高则为6cm,就当时来说款式是十分新颖的。

总 结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开放之初,是中国皮革行业和本土企业从落后孱弱到逐步壮大的历史时期。当时国有制企业占据主要的产业地位与市场份额,为中国人民大众的服饰生活提供着重要的保障。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如本文所研究的北京东单皮鞋厂类似,很多国有制鞋企业由于各种必然和偶然的因素,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理念和策略而渐渐被市场淘汰,导致很多当时极具影响力的民族品牌被人们逐渐遗忘。但是在解放后新中国缺乏国际支持和交流的、艰苦的全面建设时期,它们具有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健全产业布局和满足、提升中国人民大众生活品质的重要历史价值,是不可忽视和遗忘的。

目前中国皮鞋品牌众多,产品品质也在不断加强,涌现出很多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但是还没有创立出被公认的、能够代表中国形象的国际优秀品牌。本土企业依然处于国外企业和品牌更加强烈的竞争环境中,又面临着一个新时代的挑战。皮鞋行业自主科技创新、本土品牌文化内涵的建设又到了历史关键时刻。回顾1949年至1990年期间,当时的国有企业大多是从解放前非常孱弱的落后状态下,在缺乏国外技术支持和交流的困境下,以满足中国人民大众服饰需求为目标,依靠着国家和地方的政策,以及自力更生的精神,凭借中国自己的制鞋人才,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一步步创建起了中国本土现代化皮鞋制造業,才为当代中国制鞋产业奠定了健全的产业基础。因此,这种立足本土条件、独立自主发展民族品牌的奋斗精神,直到今天也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

[本文系2018年北京市社科基金基地项目:《1876-1990年京津冀地区本土皮革制品品牌研究》(项目编号18JDYTB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北京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 汪文忠.浅谈中国皮鞋的演变和发展[J].中外鞋业,2019,(第7期).

[2] 张淑华,徐永,苏超英.中国皮革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3] 桑兆辰.浅析近代民族企业的品牌意识[J].学理论,2019,(第7期).

猜你喜欢
制鞋八达岭皮革
皮革回潮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的“八达岭”
足球上到底有多少块皮革
规则
看鞋识男人
TT&LL高级定制鞋履2015秋冬发布
皮革机制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