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义评价句式“X太菜了”分析

2021-05-05 18:47敖雪纯
今古文创 2021年9期
关键词:句法语义

【摘要】网络流行语“我太菜了”广为流传,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X太菜了”句式。文章主要分析“X太菜了”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问题,首先对“X太菜了”的结构细化分析,进而研究其句法功能,其次探讨了“菜”的语义及整体语义特征,最后分析该句式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X太菜了”;句法;语义;语用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9-0106-03

一、引言

如今社会的言语交际正呈现着一些新的语言面貌,尤其是在网络流行语领域,人们更加追求句式的简洁化、个性化和生成化,即说话者希望通过特殊的句式结构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同时这些句式结构又可以生成若干变体,适用于不同的语境。

以“我太菜了”这一网络流行语为例,随着它的广泛使用,人们不满足用这一种形式。因此由“X太菜了”衍生出不同的变体,比如:“我画画太菜了”“他打游戏真是太菜了”等等。此类句式日常生活中高频使用,在流行语中逐渐形成一种趋势。本文即以“X太菜了”为个案分析,探索它的构成、语法、语义和语用。

在语料来源方面,由于本文研究的句式活跃于新兴的网络媒体,因此选取了北京语言大学BCC现代汉语语料库和新浪微博2020年6月至9月检索的鲜活语料作为语料来源。

二、“X太菜了”的结构分析

(一)“X”的分析

1.“X”为人称代词或专有名词

(1)之前每次想跟我弟打游戏,我弟总说:“你太菜了,不想跟你打。”(新浪微博2020-06-25)

(2)《苍穹之昴》的虚构人物梁文秀设定为状元,然而这状元也太菜了吧。身为状元,不知道慈禧和光绪谁的权力更大,对帝党、后党全无认识,连满汉通婚一类的问题也不知道。(来自BCC语料库)

2.“X”为表现人的某种行为的名词性成分

(3)沈腾的答题水平太菜了,每次都让节目组笑岔气。(新浪微博2020-07-01)

(4)发一张去年过年的照片。我的拍照技术太菜了,居然只把我自己拍出来了,你们都只拍出一半。(来自BCC语料库)

3.“X”为动词或动词性词组

(5)想画很久了,但是啥时候能画完,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说,毕竟上色太菜了。(新浪微博2020-07-18)

(6)玩游戏太菜了,心态炸了,可是我还想玩。(新浪微博2020-09-07)

4.“X”为小句

(7)今天我投降,我打游戏太菜了,偶尔跌跌撞撞上几顆星星,总是又会掉下来。(新浪微博2020-09-05)

(二)“X太菜了”构式的相关拓展。在此基础上,往往会在“X”的后面加上语气副词“真是”“确实”“的确”“实在”等等,以强化主观上的不满

(8)烦死了,新人真是太菜了,虽然我也是那么被嫌弃着过来的,但是怎么感觉他比我当初还差呢。(来自BCC语料库)

(9)而如今,好在还没开始,因为我确实太菜了,这吊儿郎当整天浪费时间的日子该结束了。(新浪微博2020-06-28)

(10)睡了一觉,发现明天一早就要考思修了,线性代数还是看不进去,原来卡在哪儿,现在就卡在哪儿,不知道是书编得太烂,还是我的确太菜了。(新浪微博2020-07-21)

三、“X太菜了”的语法分析

(一)单独成句或作为分句出现。这是“X太菜了”最常见的用法

(11)我的口语太菜了。但是我会努力的,一定要考到6,不然还得再考一次。(新浪微博2020-07-12)

(12)看大佬手头50多个活,我现在手头有三个都已经觉得事情好多,我也太菜了。(新浪微博2020-07-25)

(二)充当句法成分。“X太菜了”结构经常以宾语的形式出现在句中,偶尔也会作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但并不常见

1.作宾语

(13)今天我得知高中舍友要结婚的消息,想了想单身的自己太菜了。(新浪微博2020-06-25)

(14)我忍不住再次吐槽学校的服务器太菜了,经费花在了除公共事务以外的地方了吧。(新浪微博2020-07-13)

2.作主语

(15)我真切地体会到了本科就听说的“秋招脱层皮”,本以为这几年一直积累实习经验,到了研三秋招能提前躺平。结果并没有,我太菜了是事实。(新浪微博2020-09-14)

3.作谓语

(16)去年画的这一套也就前两张能看,他实在画得太菜了。(新浪微博2020-09-07)

4.作定语

(17)在成长和社交的过程中,总是能得出我真的太菜了的结论。(新浪微博2020-09-10)

四、“X太菜了”的语义分析

(一)“菜”的语义考察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释“菜”时,说道:“草之可食者。从草,采声。”上古时期,“菜”只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

到了中古以后,菜就包括肉类、蛋类及熟食在内了。它的本义是蔬菜。查阅《汉语大词典》,对“菜”的解释有以下几条:①蔬菜类植物的总称②肴馔的总称③指素食、斋食④专指油菜⑤通“采”,采摘⑥通“采”。采地,卿大夫的封邑。又翻阅《现代汉语词典》的第六版和第七版,“菜”的义项有六条:①能做副食品的植物;蔬菜②专供食用的③专指油菜④经过烹调供下饭下酒的蔬菜、蛋品、鱼、肉等⑤形容词,常用于口语中,表示质量低;水平低;能力差⑥名词,作为姓氏。

在《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的分卷《徐州方言词典》中,“菜”也有一个意义,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菜”第五条义项一样,表示“不好、水平差、不够标准”。比如徐州方言中有“菜梨”“菜货”等说法,比喻能力差、水平低的人。此外杨隽在文中说,北京方言中“菜”有无能或废物之意。谢丽霞指出,在北京方言、冀鲁方言和台湾方言中也有类似意思,表示愚笨、懦弱无能。比如“菜包子”指懦弱无能之人。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人们运用愈加广泛,“菜”这一低下差劲、能力不强之义由方言区慢慢扩展到普通话中,并且《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进了此义,并进一步解释为“质量低;水平低;能力差”。

(二)“X太菜了”的语义特征

“X太菜了”中的“菜”与“菜货”(指下等货)、“菜包子”(比喻无用的人)中的“菜”语义相近。比如“他太菜了”就是指“他做得不好或者能力差”。虽然“X太菜了”的具体意思会随着特定的语义场而有所改变,但是其“低下、劣等、差劲”等贬义含义却始终不变。而“太”作为程度副词,表示事物性質的程度很高。卢福波将“太”的语义内涵分为“程度极高”的肯定和“程度过分”的否定两种语义倾向。其中当“太”倾向于肯定性时,一般与褒义性词语或表示肯定意义的词语相结合,说话人用以表示赞赏、赞叹的情感倾向。

比如:太漂亮、太聪明。而当“太”倾向于否定性时,一般与贬义性词语或表示不如意的词语相结合,说话人用以表示不满情绪。比如:太自私、太无耻。“太”使贬义或不如意的意义愈发加深。所以当“太”与“菜”组合时,“菜”的“质量低、水平低、能力差”这一贬义意味更加浓厚。下面举例分析“X太菜了”的语义,如:

(18)帕梅拉我真的服气!终于明白为什么叫暴汗运动了!对我这种这么久没运动的人来说,全身酸痛,体能太菜了。(新浪微博2020-06-21)

(19)独自上班的半个月,发现自己太菜了,专业知识欠缺让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自我怀疑与低落。(新浪微博2020-09-06)

(20)第一次玩任天堂switch有点意思,就是打得太菜了。(新浪微博2020-09-08)

例(18)中太久不运动使自己的身体无法承受高强度动作,感叹自己体力太弱了;例(19)半个月以来独自上班的过程让自己意识到专业能力不足;例(20)感叹自己玩switch游戏的技术太烂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X太菜了”的语义概括为:表达某人对某一行为主体、动作行为、命题等能力差、水平低、质量低的主观贬义评价。

五、“X太菜了”的语用分析

“X太菜了”句式具备主观评价功能。“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沈家煊,2001)。

“评价”(evaluation)是表达说话者或作者对于他所谈论的某一个实体或命题的看法、感觉、态度或立场(Thompson、Hunston,2000)。“X太菜了”在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时,体现语言的主观性,包含着说话人的一种主观评价、主观情感,而这种评价往往是贬义的。

(21)在刷科目一的题,总是刷着刷着忍不住玩玩别的软件,救命啊我的自制力太菜了。(新浪微博2020-07-26)

(22)我也太菜了……我昨晚干了什么啊……喝了四瓶就吐了。(新浪微博2020-09-16)

(23)是什么让沉着冷静的我发出震耳欲聋的嚎叫?是队友太菜了!怎么可以这么菜啊!(新浪微博2020-07-29)

例(21)感叹自己的自制力不够,无法专注刷题;例(22)嘲笑自己的酒量不行,喝了四瓶就受不了了;例(23)宣泄对其不满情绪,认为队友的能力不行。

六、结语

本文以“三个平面”理论作为指导,对“X太菜了”这一句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在句法上,“X太菜了”句式中的“X”可以为人称代词、其他名词性成分、动词以及动词性词组和小句,该句式在整体使用时可以单独成句或作为分句出现,也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在语义上,“X太菜了”表达某人对某一行为主体、动作行为、命题等主观贬义评价。在语用方面,“X太菜了”常见于口语和网络平台中,表达主观情感,具有主观评价功能。

参考文献:

[1]杨隽.你曾是一只“菜鸟”吗[J].咬文嚼字,2001,(01):16-17.

[2]谢丽霞,王晓新.网络热词“菜”字的历时语义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9,24(03):87-90.

[3]卢福波.关于“太”字结构的教学与研究——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三个平面的结合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0,(02):74-81.

[4]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07).

[5]Thompson,G.&S.Hunston.Evaluation:Anintroduction[A].InS.Hunston&G.Thompson(eds.).Evaluation in Text: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ce[C]Oxford University,2000.

作者简介:

敖雪纯,女,汉族,江西宜春人,在读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猜你喜欢
句法语义
柬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研究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浅析俄语动词前缀语义的意义
《空间句法在中国》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
希尔顿全球酒店管理集团英文官网汉译翻译报告
东北方言“贼”与普通话“很”之比较
语义搭配的辨识与修改
用人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