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职业教育精准防贫的价值内涵和实践模式

2021-05-06 19:34杨淑玲
新西部 2021年3期
关键词:贫困家庭宁夏贫困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振兴职业教育,加快培养大规模的高素质劳动力和技能人才,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提供生动实践和人才支撑。后脱贫时代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战略有效衔接,稳定脱贫成果,防止贫困人口再一次返贫,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和难点工作。

职业教育作为贫困地区劳动力有序转移、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与重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助推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①借助职业培训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质量,对于缩小中国贫富差距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测算,贫困家庭中只要有1.5个劳动力就业,就可以有效防止贫困的发生率。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如何通过职业教育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增强防贫能力,实现防贫功能,提升贫困地区的发展可持续性,使职业教育嵌入到农民的未来发展规划中,依旧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价值内涵

目前关于职业教育的研究上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对于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作用,忽视了后2020时代重点在于稳定脱贫成果,防止已脱贫县区贫困人口再一次返贫的由扶到防的转化。因此现阶段,笔者认为更应该关注已脱贫地区关于职业教育在防止返贫方面的突出贡献,如何利用好职业教育切实有效的提升内生动力,实现职业教育的精准防贫功能。从研究角度出发,鲜有学者研究职业教育与精准防贫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从精准扶贫到精准防贫的历史性转变,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整体研究现状看,关于已脱贫地区职业教育的精准防贫还未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将通过对宁夏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所取成就以及面临挑战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以期为后2020时代已脱贫地区的职业教育振兴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职业教育可以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旨在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职业教育包括学历型的职业教育以及非学历型的技能培训,因此职业教育具有就业性的脱贫功能以及志智双扶的防贫功能。

就业型的脱贫功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为社会提供适合于区域发展的技术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人的技能是推动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燃料。如果缺少了人的技能,经济发展的前景就会暗淡而又萧条。”②当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就是建设可持续性的区域产业经济,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同时提供劳动力就业岗位。正因为在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劳动力人力资本质量偏低,无法有效与当地新型产业完成对接,于是形成了“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恶性贫困怪圈。现阶段,职业教育成为了破解恶性贫困怪圈最有力的举措,让贫困劳动力在接受与当地产业发展相适宜的职业教育之后,拥有相应从业资格从而获得就业机会,使贫困家庭拥有较为固定的收入来源,最终实现贫困家庭的脱贫功能。

志智双扶的防贫功能。实践证明,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难以继续,关键要寻找发展所需的内生动力,因此后2020时代,我们不仅要“富口袋”更重要的是“富脑袋”,加强对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开发力度,防止贫困人口再一次返贫。由于职业教育受众群体广泛、门槛相对偏低同时又拥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扶贫扶智功能。舒尔茨认为,用于改善人口素质的投资,尤其是技能的培训,能够极大的促进经济繁荣和提高穷人的福利。③当前,我们正处于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阶段,防止已脱贫县区再一次返贫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振兴职业教育,是贫困群体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精准防贫具有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

宁夏职业教育的“在地”实践逻辑

宁夏集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区、民族地区以及革命老区为一体的特殊区域,其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全区经济转型,实现区域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当前,宁夏为打造“西部职业教育高地”,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全区职业教育的振兴提供资金、人才等有力支持,使职业教育服务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能力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一)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形成园区品牌

自2008年,自治区决定启动职业教育园区项目,旨在为适应高素质劳动者以及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该园区已整合16所院校入驻,涉及普通高校、高职学院、中职学校以及普通高中,其中包括3所国家级骨干师范高职院校。园区占地面积14.1平方公里,可容纳在校学生12.3万人,极大程度的实现了全区职业教育资源的汇集与整合,不仅在硬件设施方面完成了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同时坚持师资力量共享原则,使园区内师资结构得到了有效优化,让学子们可以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接受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資源。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M讲道:“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园区内的院校间相互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上个星期我还去NMU听了讲座,确实开阔了视野,感觉对于我的(教师)成长是很有益处的。学生们有这么好的机会去感知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对于完善他们的知识构架也是很有效果的。”(2019年6月)

宁夏职业教育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先后建成了11个“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涉及现代农业、枸杞保鲜、现代纺织以及葡萄与葡萄酒等与宁夏特色产业息息相关的实训基地,为培养相关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根本保证,有助于企业精准对接所需人才类型,充分发挥产学研的实际效益,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规避了“用人难,难用人”的招聘困境。

“我们主要是以葡萄酒加工为主,前些年因为葡萄酒是个冷门,没有人学习,就只能靠我们厂自己培训,那时候用人紧张了,一到毕业季我们周边的酒厂就开始抢人,正规葡萄酒专业毕业的基础知识还是比我们自己培养的扎实系统。不过现在好了,毕业生基本能满足我们周边酒厂的需求。”(2019年6月,根据某酒厂负责人访谈整理)

(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防贫功能显著

宁夏贫困人口85%分布在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由于脱贫攻坚的难点和重点人群主要集中在此区域,因此有效避免持续性贫困成为宁夏职业教育的重点目标。阻隔贫困代际传递最直接的措施就是实施教育脱贫,而职业教育可以在短时间实现脱贫成效。

一是职业教育录取实现“地缘优先”原则,让中南部地区贫困家庭的学生拥有更多机会进入到学校学习。据统计,目前就读职业院校的16.3万在校学生中近40%是来自贫困家庭,其中有近97%的毕业生实现了一次性就业。

“最近几年政策越来越越好,我们家三个娃,我都没想到他们竟然都能到银川去读书,(我)有时候就想让他们初中读完就出去打工,现在能免费上学,让娃们出去看看也挺好,虽然(现在)还是难,至少有的盼了。”彭阳县孟塬村建档立卡户ZBD如是说道。

二是东西协作,扩大就业辐射范围。宁夏福建两省率先出台了《闽宁职业教育协作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有效助推区域协作、实现东西部地区人才交流的“双赢模式”。

“去年我和我三个同学去的福建,现在在福建已经待了快小一年了,这边的生活状态和我们那完全不一样,让我也见识了以前从没有见到的事物,现在在福建这边的工厂里挺好的,每月能拿到4500元,我在这包吃包住,也花不了几个钱,给我爸妈让他们吃点好的,我就想毕业以后能不能留在这边,我挺喜欢这里的。”(2019年7月据与BLW同学的电话内容整理而成)

自2006年项目实施以来,向东部输出实习和就业学生人数累计高达9万人,其中近8万人来自于宁夏中南部地区,并可获得实习就业收入近5000元。现阶段,“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批”已成为宁夏职业教育扶贫新理念。

三是贫困学生补助体系种类多、范围广。自2013年以来,宁夏在西部率先实现中等职业学生全免学费,并对南部山区贫困学生2000年的生活补助。随即,“三免一补”政策④由固原市试点逐渐扩大至山区的九县区以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每人每年免补金额总计达3700元。

结语

职业教育为乡村发展提供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支撑,能够大幅提升乡村人力资本质量,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对于推动贫困家庭增收、缩小贫富差距、实现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作用。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市场需求融合、与社会发展接轨,是我们的时代命题。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打造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人才摇篮”,职业教育定能为实现乡村精准防贫和更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增值赋能。

注释

①具体包括:《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1984)、“燎原计划”(1988)、《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1994)、《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0)、《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2013)、《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2016)、《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2018)。

②③西奥多·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商务印书馆,北京,2017。

④三免一补政策即免学费、免住宿费、免书本费以及增加生活补贴。

参考文献

[1]张明星.职业教育对湘西州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精准扶贫视角[J].教育现代化,2019(09).

[2]武明.发展职业教育在教育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09).

[3]李俊衡,颜汉军.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机理、目标逻辑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20).

[4]西奥多·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5]石丹淅.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10).

[6][美]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M].赵宝恒、李环译,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16.

作者簡介

杨淑玲 宁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贫困家庭宁夏贫困地区
比亚迪集团扶贫
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帮扶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宁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长治市沁源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宁夏
召开“两后生”职业培训推进会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