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研究

2021-05-07 13:30黄生伟
时代汽车 2021年7期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黄生伟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高速发展,汽车普及范围随之拓宽,销售量也呈现每年递增的态势。但是汽车销售量增加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如,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以及交通拥堵等等问题,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汽车行业也逐步调整和改进了技术研究方向,将环保理念逐步渗透于汽车产业研发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这为推进汽车变革、促进汽车领域持续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实际情况予以分析,当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在世界中占据重要位置,所以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中国、融入国际也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文章从多个角度出发,首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挑战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国际汽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 出口策略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在国际汽车市场中,各个企业之间的来往和交流也愈加频繁,在这样背景下,国内汽车企业不仅就面临着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双重风险,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增强。近年来,随着世界生态环境带来的挑战和问题日益加重,国内外汽车企业逐渐将目光投向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但是从实际角度出发,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也是处于中级探索和研究时期,这就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从实际情况出发,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主要面向巴西、俄罗斯、伊朗等国,这些国家政局动荡不安,出口面临较大的挑战。此外,在国家市场中,大众、丰田的跨国车企市场认可度较高,我国汽车品牌影响力有限,竞争出于弱势地位。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我国汽车企业如何抓住历史机遇,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走出一条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国际化道路值得深入研究。

2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挑战

2.1 各国补贴力度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步提升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汽车革命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能源汽车生产和出口的倾向性政策,这也使得新能源汽车技术得到良好的发展契机,其运营和生产模式也趋向于成熟化。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在环境压力下认识到了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实际效能,同时也加强了对新能源汽车引进资金的拓宽力度,不断强化了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推行和宣传力度。现阶段,如英国、美国、法国等一些先进的发达国家逐步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的推行力度,而且借助于其本国工业体系和科学技术,来逐步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汽车的研发力度,同时这些国家也陆续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这也使得生产商逐步将投资引入到这一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这也极大程度上冲击及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市场。

2.2 与公共服务行业合作局限性大

首先,从市场环境视角予以分析,现阶段,各个发达国家的交通体系都趋向于完善,而且因为经济富足,导致家用乘车市场依然占据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主体,再加之,各个国家的公交体系具有较强的饱和性和局限性,其产生的利潤远远低于家用乘车市场,这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起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作用。其次,从政府视角予以分析,因为各个国家政府的战略政策都具有较强的多变性和不可控性,一旦其本国的新能源汽车需求较大,政府就多会对本国产业战略问题提上重视日程,在这边背景下,本土企业也会被极大保护力度,进而就会忽略中国车企的优势,这也是威胁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

2.3 新能源汽车规模效应仍然不足

在少数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中,其汽车业务主要是以电动大巴和电动出租车为主体。而从实际情况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依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自身还未形成完善的发展规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车企在接受国外订单时,大多也承包了相应的充电业务,再加上基于电池和设施标准因为缺乏契合性等一系列因素,就会导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出口成本的逐步增加,进而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拓展造成极大的遏制作用,同时也阻碍了企业长远发展。

2.4 公共交通与出租车行业的舆论放大效应

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朝阳产业,无论是其技术、软硬件设施,还是对应的服务体系和营销手段、运营规划等都出于初级研究阶段,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足之处。而传统公共交通行业会接触到大量的需求者,虽然加以普及就能够达到推广和宣传的目的,但是一旦中间任何环节出现问题,也会导致大众舆论效应不断扩大,其不良影响也会持续发酵,这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带来极大的阻碍作用。

3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对策建议

3.1 合理利用补贴

中国新能源汽企业需要将眼光立足于长远,要合理地利用国家的补贴,将补贴投入与新技术的研发工作中,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当下短期内的产销量,真正做到“财尽其用”。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力度,打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只有节能这一固有偏见,让消费者切实认识到国产新能源汽车所特有的优势,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和广泛推行,加快其市场化进程。

3.2 积极拓展与创新商业模式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着世界汽车领域发展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在世界汽车领域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给汽车产业的研发、汽车技术的创新、汽车行业的发展和经营等提供了新方向,最为重要的是,也向世界宣传了中国的“共享”理念。新技术、新领域需要有新型的商业模式作为支持,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对现有商业模式予以不断创新和优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以此来为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3.3 差异化市场定位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不仅需要对乘用车和商用车都开展创新工作,这样就能够实现国际市场新能源商用汽车的空白予以填补。通过以商务车的形式来打开国际市场,再逐步迁移到乘用车,以此来进一步拓宽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宣传范围,为其更好地接轨于国际奠定坚实基础。

3.4 积极展开战略合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社会信誉度以及竞争力,常常会开展战略合作。所谓战略合作,主义是对各企业资源予以整合,让企业之间深化合作,形成合理,优势互补,以此来促进各大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企业啥之间的合作也有利于构建完善的内部化市场,进而有效地控制信息壁垒、交易摩擦等,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压缩交易费用,推进企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有利于企业实施良好的判断和决策。

此外,为了能够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广泛地投入到国际市场,还需要海外具有较强的服务体系作为支撑。在此过程中,中国车企也可以深化国际战略联盟和战略合作模式,不断加大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让两者能够实现资源、技术、人才、产品等互享模式,在此过程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能够充分地应用国外相应的技术和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从而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3.5 提升整车质量水平

目前来说,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较之传统燃油车来说,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制造能力和水平依然呈现严重的滞后性,其发展过程中也极易会产生一系列质量问题。针对于新能源汽车而已,消费者普遍关注的点就是其安全、性能、环保等方面,但是当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在产品设计方面还是技术研发方面,都难以达到市场预期标准,这也极大程度上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同时也降低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满意度,对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也带来极大的威胁。此外,汽车故障率也是衡量汽车企业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在新能源汽车出口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旦汽車故障率偏高,将会极大程度上损害汽车企业的品牌形象,也会造成国外众多企业采取强制措施来抵制汽车品牌。鉴于以上种种因素,我国新能源汽车需要对产品质量予以高度重视,以质量为核心来打造企业形象,占据国际市场份额,立足于世界市场。

3.6 提升公共能力

企业应关注品牌与服务的持续运营与维护。面对不可避免的问题,不仅应积极承担责任,勇于改进,努力创造一个健康的品牌形象,更为重要的是要善于借力媒体,应对与化解舆论压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过程中,需要拓宽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资金的引入渠道,高度重视重点技术的研发工作。然后深化国际市场的战略定位,极大与国际市场之间的合作力度,加大对专业对口人才的培养,以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打开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史欣怡.探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路——评谢青著《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制度化过程研究》[J].社会科学动态,2021(01):128.

[2]王蓓蓓.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现状及策略分析[J].财经界,2020(29):35-36.

[3]宋德勇,刘涵.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8(08):26-28.

[4]张希颖,胡睿.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分析[J].对外经贸,2018(07):6-8.

[5]徐榕梓.中国新能源汽车成新的出口增长点[J].中国对外贸易,2016(04):68-69.

猜你喜欢
新能源汽车
试论新能源汽车与电机驱动控制技术
财政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对策研究
我国各种新能源汽车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浅谈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环境及战略分析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新能源汽车成本管理研究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