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微课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2021-05-08 05:28孙莉娟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时代互联网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把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互联网+战略的落实过程中,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提高教育竞争力的保障,更给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微课教学模式在高校当中的推广应用就是顺应新时代的重要举措,能够为学生提供新型在线学习模式,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为高校课程教学和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要加强對微课教学模式应用的研究与思考,探究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教育新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微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184

随着现代科技和教学互动水平的提高,如今的教学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朝着互联网+教学的方向发展。互联网+教学的实践要求就是在学校教育当中积极运用信息化教育平台,探究网络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新策略。微课教学模式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课程,短小精悍,与学生的认知与记忆规律相符,能够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突破时空限制。微课模式触发了知识教学、知识传播与载体革新,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事业发展当中具备典型意义,在带动在线学习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为高校教育教学创新提供思路。

一、微课教学模式概述

微课是把教学视频作为根本载体,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之下围绕某知识点或是教学环节所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微课教学模式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产物,也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时间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构成要素,在时间上通常控制在5~8分钟,最长不会超过10分钟。微课的时长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以及学习规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保持专注学习的状态。二是内容少。和相对宽泛的传统课堂相比,微课的主题非常突出,可以为学生指出明确的学习方向。教师在微课设计方面,往往会为了凸显教学当中某学科的知识点或是为了体现某个教学环节而设计,所以内容更为精简,主题更为明确。三是资源容量小。从大小角度进行分析,微课视频以及与之配套的资源总体容量通常是几十兆,视频格式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格式,能够让师生流畅观摩课程案例,也便于下载存储,满足学生的移动学习要求。所以学生不必花费多大的成本就可以接受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满足多样化和自主性的学习要求。四是资源应用方便。现如今网络发展速度迅猛,覆盖范围也在逐步增大,这给教师开展微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能够基于重难点制作微课并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让课程学习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二、微课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根据人视觉停留规律,人注意力集中最有效的时间约10分钟。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人的记忆保持效果会逐步降低。相对于传统几十分钟的课堂,微课时间短,与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记忆力发展规律相符,容易借助快速复习巩固的方式,得到良好的记忆成效,进而减少学习活动当中的疲劳感,确保学习质量与综合效率。微课教学模式最为鲜明的特征就是短小精悍能够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高校学生有着相对较多的课余时间,在学习方面显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微课的特征正好契合了高校学生的碎片化学习,可以让学生恰当安排业余时间掌握更加多样和灵活的学习方式。微课能够让学生的移动学习要求得到满足,还能够反复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水平得到提升,确保复习巩固效果。微课教学模式可以形成对传统课堂的补充,为学生提供放在学习载体,打破传统课堂对时空的限制,让学习随时随地都能发生,也让学习方式更加自由开放。微课的这些特征与优势,使得这一教学模式成了如今高校教学当中不可多得的有,也成为互联网+时代教育创新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微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措施

1.增加资金投入,助推微课建设

微课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策略为高校顺应互联网+时代教育改革潮流提供了良好条件,而要确保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综合建设以及创新推广,首先就需要为微课的设计制作以及实践应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了确保微课的开发制作质量,必须要有教师以及专业人员的全面参与与深度协作,在这一过程当中就必须要有资金支持,顺利突破微课资源建设当中存在的瓶颈。学校可以在微课建设方面适当增加资金投入,还可以通过确立专项资金的方式,满足课程资源综合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壮大团队力量。另外教师本身就承担着比较繁重的教学工作,要留出充分的时间精力,用来进行微课开发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如今的微课资源建设存在良好的激励机制,给后续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一定影响。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学校应该在资金支持以及制度指导方面进行综合建设,积极组建微课资源开发建设的团队,借助招投标、课题申报等方法,引导更多教师的踊跃参与;把微课教学模式构建和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项目改革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微课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认可度。

2.深层融合教学,提高应用效果

高校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碎片化学习,而碎片化学习也成了互联网+时代的鲜明标志。短小精悍的微课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碎片化学习要求,提高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把握能力,也可以让课程创新多样,对学生产生持续性的吸引力,并让微课成为课堂的重要补充。为了确保微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效果,必须要探究微课和课堂的深层融合方法。一是微课与教材融合,给学生的深度学习与高效学习提供便利。教师在用好教材的同时,还需要把微课内容引入题意中,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构更加完善的知识框架与知识体系。二是高校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对微课资源进行整理建设,并将其上传到教学平台上,给师生提供免费使用服务。高校要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指导教师积极制作微课,并把微课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三是把微课融入到混合式教学、研学式教学、合作性教学等教育模式当中,开发特征多样、形式丰富与类别多元的微课,满足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育要求。

3.优化制作技术,保证课程质量

在对当前高校微课制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后發现,大部分的微课选用的是录屏软件完成制作也有部分微课是课堂实录。这样的微课制作是比较单一的,制作质量并不理想,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要求。为了提高微课的制作水平,教师要注意结合所教内容、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师个人的信息素养水平确定出恰当的视频形式。在形式的选择方面,必须确保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让形式服务于内容。具体来说,可以结合差异化的主题与教学环节,设计类别不同的微课,比如讨论、采访、实地拍摄等形式;结合侧重点差异选取不同呈现形式,应该尽可能运用了近景与中景镜头,并给重点内容以特写;在呈现重点知识时,可以用差异化颜色做好明确标注,并通过字幕辅助给予启发。为了制作出内容新奇和技术优良的微课教师可以对国内外的优秀微课案例进行学习借鉴,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聘请专门技术人员给予指导或者是共同投入到微课的开发建设当中,持续提高微课制作水平。

4.拓展传播平台,健全评价体系

微课传播平台是对微课资源进行开发建设交流共享以及灵活运用的基础与前提条件。为了让微课在高校教学当中的应用成为常态,需要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构建资源丰富、交互共享的微课传播平台。这个平台不仅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微课学习资源,还提供互动性教育平台,促使教师彼此学习借鉴优质的教学资源;立足学生视角进行微课资源平台建设,对平台当中多样化的功能进行优化设计,更好的满足学生跨平台以及泛在性的学习需要;依靠高校师资力量补充,完善教育体系当中的微课课程,让微课能够串联成系统性的知识网。除此以外,为了对微课教育模式进行有效评价,动态调整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建设质量需要构建统一性的评价量级标准,完善评价系统,确保微课教学反馈也客观全面,让微课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保障。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让学生和互联网的亲密度逐步提高。在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高校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入探究网络化的教学新模式,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微课是一种创新型的网络教育模式,优势突出,需要进行深层次挖掘,创新实践形态,提升教育价值,让互联网+教育步入到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高校应该立足学生实际探索微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方法,根据学生微课学习反馈调整课程实践方法,促进教师和学生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麒麟.微课资源建设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1):53-56.

[2] 胡淼淼,吕水平.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8):48-51.

[3] 廖小红.国内外微课教学比较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8(09):78-79.

[4] 冯智慧.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06):26-28.

[5] 严复贤.互联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师,2017(21):88-89.

作者简介:孙莉娟  (1971,02,14)女,汉族,河北故城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技术领域

(焦作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河南焦作  454010)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模式时代互联网
运用“微课教学模式”进行说课设计
诗歌微课教学模式价值的探究
e时代
e时代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e时代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微课在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微课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