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茶园间种黑麦草抑制杂草效果试验初报

2021-05-10 15:00滕翠琴曹中环李锦锋廖珍承江智艺吴健华
南方农业·上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黑麦草

滕翠琴 曹中环 李锦锋 廖珍承 江智艺 吴健华

摘 要 为减少茶园草害,解决有机茶园人工除草难问题,通过在六堡茶茶园行间间种黑麦草,研究黑麦草对杂草生长的影响,同时设置清耕对照,采用小样方调查法,调查茶园杂草种群数量、生物量、株高等指标。结果表明:1)在黑麦草组中调查到7个科12种杂草,对照组共调查到13个科22种杂草,黑麦草组比對照组杂草少6个科10种杂草。2)从杂草密度、株高、盖度、干重、发生频率比较,黑麦草能有效抑制茶行间杂草的生长。

关键词 六堡茶;有机茶园;以草抑草;黑麦草

中图分类号:S451.1;S57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7.003

六堡茶,属于黑茶类,因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是中国历史名茶,制茶历史可以追溯到1 500多年以前,清朝嘉庆年间就列为全国24种名茶之一。近十年来,六堡茶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梧州市现有六堡茶茶园面积0.77万公顷,六堡茶产量超1.7万吨,产值超25.5亿元,综合产值68亿元,2019年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公用品牌价值已达23.4亿元,居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第30位,黑茶类第3位、广西第1位(产业数据由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提供),六堡茶成为梧州市乃至广西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目前六堡茶茶园栽培管理技术还存在一系列瓶颈问题,比如茶园机械化生产水平不高、茶园杂草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待提高。

梧州市六堡茶茶园杂草种类多,发生时间长。杂草不仅在水肥、光照、空间上和茶树竞争,而且对土壤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是病虫害滋生的庇护所,成为茶树病虫害的侵染来源,严重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1-4]。梧州市六堡镇茶园提倡生态、绿色、有机,杂草防治普遍采用人工除草或机械除草,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生产成本增多。因此,生态控草技术成为茶园杂草防治问题的研究热点。Teasdale等研究发现,种植绿肥后能形成密集草层,抑制杂草种子萌发及减少其根系穿透力[5]。茶园行间种植绿肥能显著改善茶园土壤和抑制田间杂草生长的作用[6-7]。本文通过田间试验,以清耕处理为对照,研究黑麦草对茶园杂草生长抑制作用,以期为茶园间种绿肥,开展以草抑草的杂草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广西苍梧县六堡镇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茶园进行。该地地处苍梧县六堡镇,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年平均气温21.2 ℃,年降雨量1 500 mm,无霜期331 d。茶树为15年生群体种,树势中等。供试绿肥为黑麦草。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黑麦草组、对照组2个处理组。每条茶行行间为1个处理,长20 m,宽60 cm。每个处理3次重复。黑麦草组茶园行间翻耕耙平后播种,黑麦草播种量为0.3 kg·hm-2。对照组在茶园行间清耕后不做其他处理。茶树施肥及其他管理措施按照当地常规进行。本试验播种时间为2018年11月20日,调查时间为2019年5月23日。

1.3 调查指标

当黑麦草成熟枯黄后,采用50 cm×100 cm的矩形框在每个处理组随机选取3个0.5 m2的杂草调查区,调查记载杂草种类并折算每0.5 m2各杂草的密度、株高、盖度、地上部生物量(干重)和发生频率。

1.4 数据处理

采用 Excel 进行图表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麦草对杂草种类的影响

在黑麦草组中调查到7个科12种杂草,其中种类最多的是禾本科,共5种,其次是菊科有2种(均为外来入侵杂草),柳叶菜科、伞形科、莎草科、藤黄科、酢浆草科各1种(见表1)。对照组共调查到13个科22种杂草,种类最多的是禾本科,有6种,其次是菊科有5种(有3种为外来入侵杂草),其他科各有1种(见表2) 。黑麦草组和对照组中都有马唐、求米草、狗尾草、荩草、牛筋草、藿香蓟、鬼针草、蓼草、积雪草、碎米莎草、地耳草、酢酱草这12种杂草,但黑麦草组比对照组少了6个科10种杂草。

2.2 黑麦草对杂草生长的影响

黑麦草组和对照组杂草生长情况分别见表3、表4。黑麦草组杂草密度最高是蓼草76株/0.5 m2,其次是地耳草70株/0.5 m2,地耳草、蓼草、碎米莎草、藿香蓟、马唐、狗尾草是主要的杂草。对照组杂草密度最高的是地耳草91株/0.5 m2,其次是藿香蓟54株/0.5 m2,地耳草、藿香蓟、马唐、蓼草、酢浆草、狗尾草、铁苋草是主要杂草。黑麦草组的马唐、藿香蓟、求米草、地耳草、酢酱草、狗尾草、鬼针草、牛筋草密度少于对照组。黑麦草组马唐、藿香蓟、求米草、蓼草、积雪草、碎米莎草、地耳草、酢酱草的株高低于对照组。黑麦茶组盖度最高的是蓼草24.5%,其次是马唐15%,最低的是求米草1%,而对照组盖度最高的是藿香蓟21.5%,其次是铁苋草10.5%,最低的是繁缕、碎米荠、野茼蒿0.5%。黑麦草组杂草干重最多的是蓼草13.06 g/0.5 m2,对照组干重最多的是马唐22.00 g/0.5 m2。黑麦草组杂草中藿香蓟、蓼草、积雪草、碎米莎草、地耳草、狗尾巴、牛筋草的发生频率为100%,马唐、酢酱草、荩草、鬼针草发生频率为66.67%,求米草发生频率为33.33%;对照组中除了牛膝、繁缕、碎米荠发生频率为66.67%、野茼蒿发生频率为33.33%外,其他杂草发生频率为100%。经过比较黑麦草组和对照组杂草生长情况,黑麦草能有效地抑制茶行间杂草的生长。

3 结论与讨论

在六堡茶茶园行间间种黑麦草,研究黑麦草对茶园杂草生长的影响,在黑麦草组中调查到7个科12种杂草,对照组共调查到13个科22种杂草,黑麦草组比对照组杂草少6个科10种杂草。从杂草密度、株高、盖度、干重、发生频率比较,黑麦草组的马唐、藿香蓟、求米草、地耳草、酢酱草、狗尾草、鬼针草、牛筋草密度少于对照组。黑麦草组马唐、藿香蓟、求米草、蓼草、积雪草、碎米莎草、地耳草、酢酱草的株高低于对照组。黑麦茶组盖度最高的是蓼草24.5%,而对照组盖度最高的是藿香蓟21.5%。黑麦草组杂草干重最多的是蓼草13.06 g/0.5 m2,对照组干重最多的是马唐22.00 g/0.5 m2。经过比较黑麦草组和对照组杂草生长情况,黑麦草能有效地抑制茶行间杂草的生长。

以草抑草措施是利用生态位原理在茶园中引种的一种长势强、抗逆性好的草种率先占据茶行空白生境,以极高的生长速率充满整个空间达到防治杂草的目的。间种作物是直接有效的杂草防治措施,例如茶园间作鼠茅可以显著地降低杂草的发生,显著提高茶叶中的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明显提高茶树的发芽密度和百芽重[8],在茶园套种圆叶决明对园内杂草生物量控制效果较好,尤其对马唐有很好的控制效果[9],间种白三叶草能改变茶园杂草群落结构,有效控制杂草生长,增加茶叶产量和改善茶叶品质[10]。本试验使用黑麦草茶园套种的方式也起到了以草抑草的作用。可见,使用茶园套种的方式进行茶园杂草防治,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是建设生态茶园、提高茶园安全生产的有效方法。但是,套种植物的选择与栽培管理,长期套种对茶园土壤、病虫害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茶园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肖润林,王久荣,单武雄,等.不同遮荫水平对茶树光合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06):6-11.

[2]  Pathak A. The vexed problem of weed control in tea gardens[J]. PlantersChronicle,2012,108(1-2):30-31.

[3]  董成森,肖润林,王久荣,等.湖南丘陵茶区绿茶生产优劣势及主要生态调控技术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03):133-137.

[4]  Ilango, R. Victor J, Sharma, V S. Phytosociology of weeds in tea plantations of South India[J]. Indian Journal of Weed Science,2008,40(1-2):73-77.

[5]  Teasdale J R, Mohler C L. Light transmittance, soil temperature, and soil moisture under residue of hairy vetch and rye[J]. Agronomy Journal, 1993,85(03):673-680.

[6]  傅海平.茶園绿肥品种——茶肥1号[J].湖南农业,2017(01):25.

[7]  宋莉,廖万有,王烨军,等.套种绿肥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土壤,2016,48(04):675-679.

[8]  张永志,王淼,高健健,等.间作鼠茅对茶园杂草抑制效果和茶叶品质与产量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0,47(03):340-344.

[9]  罗旭辉,刘明香,罗石海,等.茶园套种圆叶决明对杂草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3,34(12):2503-2507.

[10] 肖润林,向佐湘,徐华勤,等.间种白三叶草和稻草覆盖控制丘陵茶园杂草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183-187.

(责任编辑:敬廷桃)

猜你喜欢
黑麦草
黑麦草在畜牧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刈割期对梨园行间黑麦草品质的影响
宁夏农垦冬牧70黑麦草高产栽培技术
丘陵冬闲地黑麦草丰产栽培技术
铜绿微囊藻水华聚集对黑麦草生理生态的影响
生物炭和猪粪堆肥对Cd污染土壤上黑麦草生理生化的影响
污泥营养土对黑麦草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用黑麦草饲喂牛羊的注意事项
长江中下游农区黑麦草季节性栽培研究回顾与展望
暖季型草坪交播冷季型草建坪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