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本阅读个别化指导策略刍论

2021-05-10 15:34周颖
成才之路 2021年3期
关键词:绘本阅读综合素质幼儿教育

周颖

摘 要:选择合适的绘本,能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对画面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文章从绘本筛选、内容编排、活动组织以及效果分析等方面,对幼儿绘本阅读个别化指导策略进行论述,以提高绘本阅读教学效果,提升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绘本阅读;个别化指导;策略;教学效果;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3-0108-02

一、研究背景

绘本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全是图画。相对于集体教学而言,个别化学习活动充分考虑学前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以游戏的方式提供多样化的材料,能满足幼儿操作的不同兴趣,真正做到让幼儿个性化发展。但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常利用绘本开展集体教学活动,对幼儿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指导和帮助较少,对于幼儿绘本筛选、内容编排、活动组织以及效果分析等方面做的系统工作较少。因此,本研究具有三方面意义。第一,对于小班幼儿,有利于养成“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的阅读习惯,“爱护图书,不乱撕、扔”的阅读行为,提升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第二,对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来说,能完善教学目标,探索更多组织形式。第三,对于教师来说,能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设计能力、互动能力。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了解幼儿绘本阅读个别化指导实施状况。第二,探索个别化绘本阅读的实施途径与方法。第三,提高教师对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观察、指导和设计能力。

二、理论依据

幼儿前阅读经验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良好阅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二是阅读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策略的形成,三是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价。一个有着良好阅读能力的幼儿会表现出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和正确的阅读行为,能在成人指导下或独立阅读的过程中了解绘本的基本内容,同时学会基本的阅读方法,能通过多种方式初步表达对内容的理解。

个别化教育旨在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实施“因人而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活动,关注幼儿个体发展。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积极倡导在教育教学中因人而异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此开创了我国古代教育教学优良的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教学更要关注个体差异和需要,要把传统的学生适应教育变革转变为教育适应学生。这是教育个别化的灵魂,是体现充分教育、平等教育和优质教育的根本,也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

三、研究成果

1.精选优质主题绘本,编排合适教学内容

选择适宜的绘本供幼儿阅读是前提,选书不准,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有可能为其错误的观念增加合理性。幼儿适宜选择习惯养成、同伴交往、自我保护主题类绘本,如“噼里啪啦系列”“小熊绘本系列”“鼠小弟系列”等。这些主题绘本制作精美,有的还是立体镂空的,能增强幼儿好奇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系列丛书的选题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就容易接受。有了好的书,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编排。

例如《不一样的露西》是一本“薄而厚”的书,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可以学习。因此,教师可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提取绘本的重要价值,将绘本内容创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这更加适宜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和理解。改编的儿歌如下:露西飞呀飞,遇到了一只小青蛙。露西说:送我一个点点吧。小青蛙说:可以送给你。露西好开心,我现在有一个点点啦。露西飞呀飞,遇到了一条毛毛虫。露西说:送我一个点点吧。毛毛虫说:可以送给你。露西好开心,我现在有两个点点啦……再如,撕贴活动是小班幼儿感兴趣又常见的美术区角活动,幼儿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在游戏中他们争着要求给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宝宝撕头发、贴衣服,忙得不亦乐乎。为此,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撕贴活动,尝试创编一首韵律性强、朗朗上口的《撕呀撕呀》儿歌。在短句“撕呀撕呀,撕出……”的过程中,幼儿轻松、愉快、自由地练习“撕”这个字的发音,从而爱上阅读、爱上表达,爱上语言实践活动。

2.互动式分享阅读,让一本书变得更有意义

互动式分享阅读以启发式问题推动阅读进程,鼓励幼儿尽情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在与他人分享读书感悟时获得情感支持。互动式分享阅读强调“分享”比“阅读”更为重要。互动式分享是绘本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互动主要指的是成人、绘本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中图画的细节,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认真思考绘本中人物的所思所想,勇于表达对人物态度和行为的看法。分享主要指的是幼儿之间或师生之间一起平等交流阅读感受,倾听和尊重每个人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例如,在《不一样的露西》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四个环节。一是开门见山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二是教师带领幼儿阅读绘本前半部分,借助动作尝试学说短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先带领幼儿说,然后退出,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三是借助动作,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为此,教师和幼儿可边做动作边记忆儿歌。四是开展游戏,巩固对绘本的学习,加深幼儿的印象。在互动式分享阅读中,教师要关注师幼互动,关注集体和个别,让每个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最后用情境化的游戏让活动到达高潮。多元化互动式分享阅读,可以让一本书变得更有意义。

再如,在《撕呀撕呀》绘本教学中,教师刚开始导入就强调“撕”这个动词,并把动作嘴型扩大化,让孩子看得见,还倾听每个幼儿的发音,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每一个環节中,教师都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图画细节,大胆猜测撕出的是谁,为什么,让幼儿勇于表达自己的理解。最后将撕出的所有小动物串联在一起,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倾听和尊重幼儿的理解和感受,不以成人分析代替幼儿的解读,不以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体验,以增强幼儿对绘本中人物情感经历和价值取向的感悟和理解。

3.采用阅读理解补救策略,助推区域阅读更有效

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往往是欠缺的,需要进行补救。最常用的补救方法是“故事脸策略”,主要针对故事内容,分析文章结构进行补救。这种补救方法深受幼儿喜爱。故事的结构主要有:谁是主角?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故事在哪里发生?主角做了哪些事?想做哪些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故事的结局如何?

例如,在班级阅读区中,教师可采用简单的脸部图片,也可运用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的脸部图片进行指导,指出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器官所代替的内容,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阅读区个案观察中,教师可利用这种方法在不同时间段帮助个别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4.适当的奖励机制,引导幼儿爱上阅读

适当的奖励方式是绘本阅读的保障,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研究中,教师采取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幼儿,或运用绘本里的主人翁口吻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和参与其中。比如,“某某小动物还没听见,请你再说一次”“我们一起和他学一学”等等。幼儿特别需要来自教师的鼓励,特别喜欢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四、研究反思

第一,了解幼儿前阅读发展经验,有助于教师开展语言阅读活动。第二,本研究对教师在小班绘本内容的编排、组织上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让绘本教学不再单一化。第三,绘本阅读教学不是从头至尾读故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更需要教师多元化的个别指导和关注,需要教师长期实践和积累。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余萍.在绘本游戏活动中提升幼儿阅读能力[J].福建教育,2020(24).

[3]王向红.学前教育中的绘本教学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20(10).

[4]张宗芳.探索小班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J].黑河教育,2020(04).

[5]朱荷花.试论幼儿绘本的教学价值、存在问题及实施策略[J].山西教育,2020(02).

猜你喜欢
绘本阅读综合素质幼儿教育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