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腹部热敷联合电针足三里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疗效的研究

2021-05-11 06:29区华辉区显立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吴茱萸胃肠功能胃肠

区华辉 区显立 李 美

广东省罗定市中医院外一科,广东罗定 527200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位于我国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第3 位,病死率处于第2 ~ 4 位。如今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1]。结直肠癌的患者全身状况一般较差,如感染、内环境紊乱和营养不良,加上手术创伤和牵拉、麻醉等刺激,此外腹腔手术往往容易导致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出现,引起肠蠕动消失、腹胀、排气排便功能障碍等。术后腹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容易造成肠道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延迟,引发肠瘘和肠梗阻等并发症[2]。促进患者术后排气、尽早恢复饮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因此,本研究尝试探讨中药吴茱萸腹部热敷配合电针足三里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以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 年1 月至2020 年5 月在罗定市中医院(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6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2017 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的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3],且经病理活检进一步证实;②均行腹腔镜下行肿瘤根治术;③术前检查均未合并手术禁忌证和肝肾、心脑等器官重大病变;④均未出现远处转移;⑤手术时间2.0~5.0 h;⑥麻醉时间3.0 ~5.0 h;⑦签署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出现恶液质者或重度营养不良;②出现远处转移,需行扩大根治术者;③合并严重肝、肾、心、肺、脑等疾病者;④术后6 h 发生严重并发症者。

观察组(n=28)患者男18 例,女10 例,平均年龄(62.83±9.56)岁,平均体重(59.75±9.25) kg,肿瘤类型:升结肠癌8 例、回盲部恶性肿瘤1 例、结肠肝曲癌2 例、结肠脾曲癌1 例、降结肠癌0 例、乙状结肠癌9 例、直肠癌7 例。对照组(n=28)患者男16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64.17±11.37)岁,平均体重(61.56±8.93) kg,肿瘤类型:升结肠癌6 例、回盲部恶性肿瘤2 例、结肠肝曲癌0 例、降结肠癌2 例、乙状结肠癌6 例、直肠癌1 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取得医院医学伦理学会批准。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术后均接受一般干预措施,即禁食,补充水电解质,抑制胃肠液分泌以及营养支持治疗,适当应用抗生素。对照组只接受上述的一般干预措施,未加用中医外治疗。观察组除了接受上述一般干预方法外,另外术后第1 天加用中医外治疗法,行中药吴茱萸腹部热敷及双足三里穴超声药物离子导入,2 次/d。①中药吴茱萸腹部热敷治疗。把装有120 g 吴茱萸的器皿和一小杯水放入微波炉中用中火加热3 ~5 min,待温度达60 ~70 ℃时,把吴茱萸取出装入自制小布袋内,用大毛巾裹好,保温备用。将药袋在观察组患者的前臂内侧试温,药袋温度保持在45 ℃,不宜过高,以防烫伤。用棉签在腹部药熨处涂一层凡士林,将温度适合的药袋置于患者腹部,绕脐作顺时针(遇伤口可适当绕开)用力来回推熨,速度先快后慢,力度先轻后重,药物温度过低时,将中药封包直接放于腹部,加用红外线照射腹部20 ~30 min,保持热力。药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烫伤。热熨后,患者可在室内散步,半小时内不宜外出,要注意避风,防止着凉。②电针足三里治疗。使用深圳市德迈科技在限公司的联合超声导入治疗仪(型号:DM-200B)进行治疗。选取穴位为双侧足三里穴(小腿外侧,犊鼻下3 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根据患者敏感程度,选择合适的超声强度,敏感的选强度较低的P1 档,一般选P2 档,常规每次治疗20 min,2 次/d。

1.3 出院标准

患者伤口愈合好,能进半流饮食,排便正常,无并发症。

1.4 疗效性评价指标

①首次排气时间;②首次排便时间;③在术后第1、2 和3 天,采用视觉模糊疼痛量表(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0 ~15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越明显[4];④手术至出院的住院时间(d);⑤术后腹胀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指标的比较(±s)

术后住院时间(d)对照组 28 20.05±2.51 42.25±5.71 10.42±1.46观察组 28 12.15 ±1.71 35.16±4.38 7.36±1.02 t 值 13.746 5.213 9.901 P 值 0.000 0.000 0.000组别 n 首次排气时间(h)首次排便时间(h)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第2 天和第3 天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术后第1 天 术后第2 天 术后第3 天对照组 28 6.08±1.05 5.05±0.52 3.86±0.76观察组 28 5.64±0.97 3.12±0.28 2.21±0.34 t 值 1.629 17.292 10.487 P 值 0.109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术后腹胀出现11 例,发生率39.28%,观察组术后腹胀出现3 例,发生率为1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出现腹胀患者后经使用中医外治疗法处理腹胀明显迅速缓解;观察组患者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43%(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中医外治疗法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的一部分,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对于许多不适合内服药物的病症,加用中医外治疗法,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易被患者所接受[5-6]。本研究旨在探究中药吴茱萸腹部热敷联合电针足三里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以及安全性。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存在多种病因病机造成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概括为气滞腑实。腹腔镜手术切除腹腔肿瘤可伤及人体元气,破坏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虚血不利,进而发展为血脉瘀阻、腑气雍滞,湿热和热郁困于脏腑不能互相转化,同时气机运行不畅,升降功能失调,腑气下行受阻,导致胃肠运动紊乱,最终导致排气排便停止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便秘的发生[7-8]。中医理论认为,胃肠功能与脾胃密切相关,胃与大肠均属阳明经,脾胃为气机“冲和”之脏。通主降,通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否则胃失和降,肠失传化,奎滞为病,进而气机上逆,肠道阻滞,气道不宣,气机阻遏,引起胃部胀痛不适,可表现为胃肠动力的减弱或紊乱[9-10]。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2、3 天VAS 评分和术后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据我国古代医学文献记载,吴茱萸属于温中散寒药,可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11]。同时吴茱萸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经炮制后,其生物碱的含量可大大増加,对胃肠蠕动有促进作用[12]。刘红虹等[13]发现,对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重型肝炎等晚期肝病所导致大量腹水的患者吴荣英加盐炒后外敷脐部,可减轻患者腹胀感,使患者保持大便通畅。而足三里备受我国古代医家推崇,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下合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楼鼻下3 寸,距腔骨前脊1 横指处,其被认为是主要治疗脾胃疾病的最佳穴位。大量研究表明,足三里穴对胃肠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对于各种胃肠道疾病均能起到良性调节作用[14-16]。金恒等[17]通过大鼠研究表明艾灸三里穴可以通过调节EGCs的异常增生及活化来改善功能消化不良相关症状。干预足三里穴位,可疏通脏腑经脉,暖肾温脾,下气降逆,可使肠腑气机运行顺畅,最终使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此外,本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术后其余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表明此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中药吴茱萸腹部热敷配合电针足三里可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加快胃肠动力恢复,且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吴茱萸胃肠功能胃肠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江西道地药材技术创新现状分析与启示
——以吴茱萸为例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种植良种吴茱萸 荒山喜变聚宝盆
吴茱萸治慢性前列腺炎
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