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

2021-05-11 05:45李花蕾
读书 2021年5期
关键词:诗境陆游

李花蕾

南宋开禧三年(一二0七)正月,一位名叫方信孺的青年登门拜访,问诗陆游。其年陆游八十三岁,退居山阴镜湖多年,方信孺三十岁,时任萧山县丞。后生晚辈虔诚就问,陆游欣然手书“诗境”二字相赠(事见刘克庄《宝谟寺丞诗境方公行状》)。孰料,这两位年龄相差五十三岁的诗人之间的一次寻常的交游,竟在诗界引起了一个绵延数百年的“诗境”情结。方信孺在此后的仕宦生涯里,几乎每到一地,都会择山水之尤兀奇处,摹刻放翁先生所赠“诗境”二字。

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放翁早已放舟东海,弃世三年,方信孺时知韶州,在武溪九成台(位于今广东韶关市曲江区)刻下“诗境”二字,跋曰:“开禧丁卯正月书。时信孺丞萧山,而放翁退居镜湖,年八十三矣。后五年嘉定辛未,信孺假守曲江,谨抚刻于《武溪深》碑阴。九月旦莆田方信孺识。”(抗战时期,武溪诸石刻遭日军炸毁。)次年,方信孺知道州(今湖南道县),筑“诗境”诸景(见方信孺:《 九嶷环观记》),并将“诗境”刻于窊尊(今不存)。后转任广西,在桂林中隐山、隐山、龙隐岩三刻“诗境”:中隐山刻于嘉定六年,云:“诗境癸酉三月三日游”(此处“诗境”为方信孺之号)。隐山“诗境”刻于嘉定六年(一二一三)九月(石刻今不存)。龙隐岩“诗境”刻于嘉定七年正月,二字中间有“陆游书”三小字,跋语分列于左右,云:“此字始刻于韶之武溪,再刻于道之窊尊,三刻于桂之龙隐岩。嘉定七年正月望,方信孺孚若。”(石刻今不存,中国国家图书馆和日本京都大学藏有拓本。)

刻石之外,方信孺还以“诗境”自号。刘克庄称方信孺为“诗境方公”“诗境方公信孺”“诗境公”(见刘克庄《诗境集序》《方景绚判官》《方元吉诗》)。清人翁方纲、陆增祥、杨翰等人的金石著录均言方信孺号“诗境甫”。据刘克庄所撰《行状》,方信孺知真州(今江苏仪征)时,在中堂作复阁,匾文“诗境”。另据刘克庄《后村集·仲弟诗》题跋,方信孺曾珍藏陆游手录诗稿一卷,题云:“七月十一日至九月二十九日,计七十八日,得诗百首。”

以上种种,足见方信孺对“诗境”的珍爱,陆游的手泽已然成为一个精神符号,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里,如影随形。陆耀遹《金石续编》曾对此感慨道:“信孺固自号‘诗境甫,其题临桂之西山、中隐山、北牖洞,皆但书‘诗境以代姓名,又尝名其集曰《好庵游戏诗境集》,刘克庄序之。信孺殆有诗境之癖,何其抚勒不厌邪!”

“诗境”二字究竟隐含了什么样的魔力,使方信孺“抚勒不厌”呢?关于方信孺,《宋史》于《陆游传》后,有《方信孺传》,称其“有隽材,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见而异之”。方信孺性格“疏豁豪爽”,诗作得好,他交游的更是一代文豪,年少时便得交辛稼轩(弃疾)、陈同父(亮)等当世大贤(《行状》)。刘克庄在《诗境集序》中说:“诗境方公时语出惊人,为诚斋(杨万里)、放斋(曹粹中)所知。稼軒所居雪楼火,公唁之,有‘何处卧元龙之句。时乐轩(陈藻)章豪一世,公以偏师劘垒。……岂非阜陵(宋孝宗)所谓‘气高天下者为之本欤!”信孺之诗,走的是“气高天下”之路。气高者往往难于下人,与陆游的一面之缘,却带给方信孺如此巨大的影响,可见陆游不仅在诗格上对方信孺有所指点,在人格方面亦对方信孺有所教导。

所谓诗境,指诗歌创作时的环境,也指诗歌表达的精神意境。唐人先有“诗境”一说,王昌龄《诗格》称“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仿佛诗境是一幅水墨山水画,可以根据心情去勾皴点染。然而白居易《秋池二首》又说“闲中得诗境,此境幽难说”,将诗境视作一种可意会而难言说的幽境,要到达这个境界,还得有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须在“闲中”,须“身闲无所为,心闲无所思”。那么陆游所说的又是何等样的“诗境”呢?想来野老闲居,为远方来的小诗友作书,他所题的“诗境”,一定兼具王昌龄之格与白居易之闲,是那种雅致闲情的、属于湖山林泉之乐的诗歌境界吧?

却不然。陆游作诗忌“雕琢”(《夜坐示桑甥十韵》“大巧谢雕琢”),提倡“诗到无人爱处工”(《明日复理梦中意作》),即不刻意营造某种境界。所作《示子遹》诗说:“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诗外”在哪儿?在诗人的情怀和对生命的关怀中,诗人移此“情”于诗,于诗中见真性,便是诗境。陆游一生创作诗歌近万首,营造了一个“以气为主”的诗境(《桐江行》“文章当以气为主”),他的浩然之气,是倾注在家国之中的。正如梁启超《读陆放翁集》所言:“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在国破半壁的形势下,陆游南冀王师,北望中原,虽有溪柴狸奴相伴,梦中却总是铁马冰河,家国情怀是他一生的“诗境”。

在方信孺来访的开禧二三年间,南宋正经历一场名为“开禧北伐”的悲喜剧。在丞相韩侂胄的主持下,南宋仓促发动了对金朝的复仇战争,试图收复北方的旧疆。然而宋军全线大败,几乎重蹈靖康之耻的覆辙。陆游、辛弃疾都是这场战争的积极支持者,因而失败给他们的打击更甚。可能通过忘年好友辛弃疾的中介,方信孺才来拜会隐居镜湖的放翁先生。陆游在给小诗友题字之余,会说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一老一少间的谈论与唱和,一定离不开时事国运。这一点,大致可从陆游作于方信孺到访之年的诗略窥一二:

渔村樵市过残春,八十三年老病身。

残虏游魂苗渴雨,杜门忧国复忧民。(《春晚即事》)

老民愿忍须臾死,传檄方闻下百城。(《五月二十一日风雨大作》)

老生自悯归耕久,无地能捐六尺躯。(《闻蜀盗已平献馘庙社喜而有述》)

传闻新诏募新军,复道公车纳群策。

忠诚所感金石开,勉建功名垂竹帛。(《秋日村舍》)

得官若使皆齐虏,对泣何疑效楚囚。(《观诸将除书》)

诗中这位忧国复忧民、忍死、欲捐六尺躯的诗人,顿于山水之间,看山远,露忧伤之怀;看水东,振奋发之志。心无时无刻不在国事,诗无句无字不在恢复,所书所赋自然“十九从军乐”,其中怎会有闲士仁山智水、优哉游哉的靡靡之风?

刚从陆游处获赐墨宝不久,方信孺便以国信所参议官的身份被派往金国议和。《行状》载命下之日为开禧三年正月三日,九成台“诗境”跋云开禧三年正月书,在陆游赐赠墨宝之时,想必已经知道方信孺出使之事,他写下“诗境”二字,定然寄托了对这个年轻人不辱使命的期待和至嘱。而方信孺于临行前来拜访这位日夜盼望“王師北定中原”的老人,怕也是希望得到某种精神鼓励吧!

开禧三年四月至八月,方信孺接连三次出使北朝。《宋史》《金史》等书详细记录了这三次出使的经过。金人提出五个要求:反俘、归币、缚送首谋、称藩、割地,信孺不允,金人便将他关入狱中,以利刃威胁,断绝薪火饮水,云:“五事不从,兵南下矣。”方信孺辩对不诎,据理力争,以口舌挫敌锐气。金人以死相胁,方信孺乃应道:“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金人计屈情见,拿方信孺没有办法,和议最终未能达成。南宋后改派王柟出使,订立了“嘉定和议”,五事皆允。虽如此,方信孺的凛然正气却令金人念念不忘,称“公论所推,虽敌人不能掩也”。金人恐怕难以理解在方信孺这样一位文弱书生的心中,横亘着怎样的信念。

张栻、朱熹的弟子陈孔硕则评价方信孺的诗作为“诗之极致,所谓‘中庸不可能者”。何为“中庸不可能”?说白了,就是“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这或许能为我们破解“诗境”的奥秘提供一把关键性的钥匙。方信孺从陆放翁那里继承的“诗境”,正是屹然立于艰危环境下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方信孺不仅服为终身的信条,并且四处播散,希望点起人们爱国的火种。

经过方信孺的数次摹刻,“诗境”情结逐渐在诗界发散,清代学者爱之尤甚。乾隆中,翁方纲任广东学政,亦是偏爱此二字。他在韶州得到《武溪深》碑阴“诗境”拓本,匾于书斋,称“诗境轩”,成为与友人赏碑论文之所。翁方纲制墨玩印,皆拟“诗境”二字。杨翰《粤西得碑记》云:“宋刻中最喜方孚若刻放翁‘诗境二字。……余守永州,即得龙隐岩拓本,与何贞老同赋诗数百言。……忆在长沙,过何贞老斋中谈金石,见放翁‘诗境字,云得自吴门翁苏斋,一再题之,坐卧其下移时。”因爱二字清雅,杨翰构“诗境”亭,又重刻“诗境”于园,云“是世有‘诗境第四刻”。另据杨翰记载,何绍基在家塾题“诗境”榜,黄之隽则以“诗境”名其斋。

今桂林独秀峰读书岩有道光间广西巡抚梁章钜所刻“诗境”,罗城县主簿余应松为之跋,曰:“宋方孚若尝镵陆放翁所书‘诗境于龙隐岩,盖至此凡三刻,其倾倒于剑南者至矣。恐其久而漫漶,乃乞福州梁大中丞重书,模刻于读书岩石壁,为名山增一墨宝,犹方志也。”绍兴沈园以陆游《钗头凤》词著名,今园内太湖石上刻“诗境”二字,系据龙隐岩拓本模刻。

无形中,围绕着“诗境”,形成了一个意境优雅的文化传承。陆游当日挥毫泼墨之际,恐未料到“诗境”二字的影响如此深远。后世将“诗境”刻于山,镌于印,匾于斋,构于亭,榜于门,成为美的意象。然“诗境”究为何指?后人离开南宋的时局环境,已疏隔于陆游、方信孺彼时的心境;今人于游山玩水之际,忽见“诗境”二字呈于眼前,唯爱慕其美以及趣,至于诗境的真意,就由众人遐想了。

猜你喜欢
诗境陆游
佘景峰
陆游的经历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陆游是个资深“铲屎官”
小学古诗朗读教育浅谈
拨动心弦演绎精彩
以学定教,让诗歌教学“得言、得意、得法”
除夜雪
例谈诗歌美的三个方面
初夏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