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在中美之间的艰难选择

2021-05-11 18:18宋芳
国际展望 2021年3期
关键词:主义竞争欧洲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美国将中国视为对其霸权地位的最大挑战者,要求欧洲盟友与其共同遏制中国。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中美战略竞争,是目前欧洲激烈争论的问题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有关中美欧三边关系的文献开始从多个维度探讨中美竞争给欧盟和欧洲国家带来的后果以及长期影响。总的共识是,处于“夹缝”中的欧盟,正面临着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竞争压力,欧盟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维护和推进欧洲的利益。

那么,欧盟应该如何定位自身与世界大国特别是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欧盟是应该争取某种形式的“等距离”关系,在一些问题上与美国接近,在另一些问题上与中国接近,还是应该选择第三条道路以成为战略上自主的行为体?拜登执政后,中、美、欧之间的关系会如何变化,欧盟又将如何调整自己的政策?欧盟的选择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拜登政府强化美欧同盟关系的态势?本文拟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美竞争背景下欧盟的困境

中美战略竞争表现为不同经济模式之间的竞争、对技术领先地位的竞争和地缘政治竞争等。当战略竞争发生在国际体系中的两个大国之间时,中小国家很难避免卷入其中。虽然欧盟也是多极世界中的一极,但其作为一个协调一致的行为体的能力有限,单个欧洲国家实力更难以与中国和美国比肩,它们依赖美国也需要中国,既不希望得罪美国又不希望与中国为敌。可以说,美国挑起的与中国的竞争给欧洲造成了深远影响。

(一)地缘政治的竞技场

在世界历史上,欧洲一直是大国地缘政治竞争的主要战场,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都以欧洲为中心展开。冷战结束后,欧洲得以喘息并专注于发展经济,而且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和多极化的不断发展,亚洲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世界的注意力。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的欧盟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战略文化,即运用多边的和国际法的方式来解决国际问题。[①]欧盟国家希望能够专注于发展经济和提升社会福利,然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美国在欧洲的长期战略存在决定了欧盟难以实现战略自主。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防止能够挑战美国霸权的对手出现,美国认为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力,从而威胁美国在欧洲的战略利益,因此极力阻挠欧洲国家参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华为公司参与欧洲5G网络建设。美国越来越多地限制技术出口和国内市场的准入,破坏多边规则和秩序,并将提高经济制裁作为实现地缘政治目标的主要手段。[②]中、美两国的战略竞争已经从最初的贸易摩擦延伸到其他领域,包括关闭领事馆和人文交流受阻等,导致双方仿佛处于一场新冷战之中;亨利·基辛格也表示,中美关系的迅速恶化意味着双方正滑向一场新冷战。[③]

一些学者如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 Walter)认为,中、欧之间远隔千山万水,并且中美竞争的主战场在亚洲,欧洲没有理由深陷其中。[④]然而,事实上欧洲与美国的盟友关系、与中国密切的經贸关系和自身的政治雄心决定了其很难在中、美双方的这场较量中置身事外。但是,即使被迫卷入,欧盟也希望在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争取主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欲将该委员会打造成为“地缘政治委员会”(geopolitical commission)。一方面,这说明欧盟认识到自身已经陷入地缘政治竞争的漩涡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对地缘政治问题;另一方面,说明欧盟也期待能够在地缘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树立其除经济巨人之外的强大政治行为体的形象。

(二)经济利益的损失

美国挑起的对华经贸摩擦让欧盟甚至全世界都被牵扯进来,这给欧洲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欧盟希望能够将经济事务与地缘政治事务区分开来,认为不应让政治上的矛盾与分歧影响经济利益。这当然是理想化的状态,因为大国间的博弈向来都是动员一切资源为国家战略利益服务。美国特朗普政府与部分欧洲国家以及中国的贸易摩擦实际上是在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获取地缘政治利益,美国要求欧洲与中国“脱钩”,这对依赖中国市场和投资的欧洲国家来说无异于“断粮”。自2004年以来,欧盟连续15年保持了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同时,中国也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⑤]另外,欧盟统计局发布的贸易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⑥]但与此同时,美、中之间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也使1/3的欧洲国家在华企业受损。[⑦]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 Maire)认为,中美经贸摩擦将直接导致货物流动减少,影响欧洲和法国的就业。[⑧]对经济利益的珍视使欧盟对美国损害其经济利益的行为难以接受。

(三)“选边站队”的压力

数十年前,欧洲根本不需要考虑在中、美之间如何定位的问题。欧、美是传统盟友,欧洲在安全上、政治上和经济上都依赖美国,在对外政策上会毫不犹豫地追随美国。但如今国际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正在被打破,多个力量中心在兴起,其中较有实力的中国脱颖而出,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同时,欧美同盟的内部结构也发生着变化,表现为同盟的领导者不愿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而欧盟试图改变其“美主欧从”的地位,寻求与美国平起平坐。随着中美竞争的日益加剧,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的催化下,美国更倾向于采取竞争性方式处理中美分歧,“并将所有问题都视为国家安全问题”[⑨]。美国不但自己把中国当作“假想敌”,而且强调大西洋团结,要求欧洲国家与其共同对抗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面临着巨大的“选边站队”压力,一边是为欧洲众多国家提供长期安全保障的传统盟友美国,另一边是为欧洲提供经济增长机遇的合作伙伴中国。中美关系的紧张对欧盟来说将面临艰难的选择,即安全保障受到影响或者经济利益遭受损失,而欧盟并不情愿做出选择。欧盟国家一直坚持在与美国建立战略关系的同时与中国建立紧密经济关系的立场。但是,欧盟也有自身的考量,其并不愿意作出只有利于中国或者美国一方的决策。如果一味顺应美国,那么整个欧洲将会再次卷入全球性竞争中,与中国的关系也会逐渐恶化;如果站在美国的对立面,欧美之间的战略盟友关系将受损,但现实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

二、欧盟的“蛋糕主义”策略选择

面对日益增长的中美战略竞争压力,欧盟和大多数欧洲国家其实都在执行一种战略平衡政策,这可以被称为“蛋糕主义”(cakeism)。换言之,当涉及中、美双方地缘政治竞争时,欧洲希望与美国和中国都保持良好的关系,坚持“不选边站队”,同时避免得罪任何一方的不良后果,必要时还可扮演中间人的角色调和中美关系。

(一)何为“蛋糕主义”

“蛋糕主义”一词在过去几年中一直用于讨论英国脱欧问题,[⑩]但将其上升为一种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并在政治、外交等领域出现是在2018年。就英国脱欧问题来说,“蛋糕主义”指的是英国可以保留进入欧盟單一市场的机会,但同时可以在独立的贸易政策中寻求其他经济机会,并对移民和资本流动加以限制。换言之,“蛋糕主义者”(cakeist)的理念是既要享有作为欧盟成员国的所有利益,又要避免因退出欧盟引发的各种问题。时任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2018年3月2日关于英国脱欧问题的演讲被人称为“仍沉浸在‘蛋糕主义的世界里”,暗指有关未来英欧关系的设想都是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由此,“蛋糕主义”的一般含义是指相信有可能同时享有两种令人满意但又相互排斥的方案带来的利益。而当前欧盟在处理与中国和美国关系时的态度和表现可以明显看到“蛋糕主义”的影子。欧盟针对中美战略竞争采取的是一种平衡策略,即在中美之间既“不选边站队”,又希望能够避免这种选择带来的负面效果。

(二)欧盟在中、美之间奉行“蛋糕主义”策略的表现与特点

第一,欧盟“蛋糕主义”策略的实施因领域不同会有不同侧重,在经贸领域,欧盟倾向于与中国继续合作,但在安全、价值观等议题上可能又会更重视与美国的合作。欧盟国家认为美国是最重要的盟友,它们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但同时也希望与中国加强经济上的合作。因此,欧盟国家希望通过这种平衡策略,避免“选边站队”。这种骑墙态度反映了一个自相矛盾的欧盟。事实上,在欧盟,最亲华的国家(出于投资原因)也是最亲美的国家(出于对俄安全考虑)。[11]在不同的问题领域,欧盟国家在中、美之间的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尽管欧盟近年来试图推动形成统一的对华政策并加强对美政策协调,但其成员国在应对中美博弈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仍存在分歧,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蛋糕主义”策略的实施。例如,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等国呼吁欧、美“重新合作”,而其他一些欧盟国家则倾向于采取一种更加“欧洲化的方式”推进一体化,法国总统马克龙重申欧盟在当代国际政治舞台上追求主权的强烈愿望。此外,德国和法国也开始就制定最新的欧盟整体对华政策进行系统和建设性的交流,强调需要与美国合作,同时保持欧盟的战略自主。[12]

第二,欧盟反复强调“不选边站队”的立场,树立独立自主的国际形象。独立自主是欧盟保持国际地位的一种方式,也是其近年来不断追求的战略目标。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表示,欧盟不会在美中冲突中“选边站队”,并补充说欧洲的外交风格注重多边主义与合作。他表示,“由于美、中两国的紧张关系是全球政治的主轴,‘选边站队的压力与日俱增,我们欧洲人必须‘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并面对由此带来的所有挑战。”[13]欧盟这种强化在中、美之间“不选边站队”的姿态体现了其在应对中美博弈的战略选择上的谨慎与矛盾,也反映了其希望在国际舞台上为欧盟国家争取更大的活动空间。

第三,欧盟的“不选边站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面对华盛顿时,欧盟委员会声称欧盟在中美冲突中支持美方,而在访问北京期间,欧盟委员会代表团表示理解中国在中美贸易争端中的立场。[14]2020年底,欧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更是将“蛋糕主义”策略推行到极致。2020年12月2日,欧盟发布欧美关系新政策文件《全球变局下的欧美新议程》,提出以欧美关系为中心,重建紧密、开放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在谈及中国问题时,欧盟提出应当搁置欧美分歧,采取一致立场并展开新一轮针对中国问题的欧美对话。[15]就在世界认为欧盟坚定了与美国携手遏制中国的决心时,2020年12月30日,欧盟又与中国完成了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中国市场抢占先机,使其盟友美国措手不及。美国既吃惊又愤怒,时任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Matt Pottinger)发表声明称,“美国两党和美国政府领导人都感到困惑和震惊,因为欧盟在美国新政府上台前夕与中国制定了新的投资协定。”[16]与此同时,美国保守主义学者们更是将矛头指向欧盟。可以看到,欧盟在强调跨大西洋纽带的同时,也积极争取与中国深化合作,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试图实现“鱼与熊掌兼得”的目标。

第四,欧盟的“蛋糕主义”策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等距离外交”,其与中美两国关系的远近亲疏有很大差别。尽管欧盟希望与中国保持紧密的贸易关系,但欧盟在许多问题上“继续转向”美国,包括在人工智能和产业供应链等方面与美国结盟。正如欧洲学者斯文·比斯科(Sven Biscop)所言,欧盟不寻求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采取等距离的立场,其默认立场是与美国合作,捍卫欧洲的利益。但如果欧盟和美国在某个具体问题上存在利益分歧,欧盟应该能够与其他大国合作。[17]博雷利也表示,“独立于两个竞争对手并不意味着与它们保持相等距离。我们与美国有着悠久的共同历史和共同价值观,这意味着我们更接近华盛顿而非北京。例如,在北约内部与美国的合作对欧洲的防务仍至关重要。”[18]这对于理解欧洲国家奉行的“蛋糕主义”策略非常重要,即实际上欧洲国家更需要美国。其原因在于欧美之间在政治、安全以及捍卫西方价值观方面有深入且持久的共同利益,而中、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欧洲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欧洲国家是与中国完全不同的行为体,两者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迥异。在一些欧洲国家看来,中国倡导建立的全球治理体系与二战后建立的以“民主”和“自由贸易”为核心原则的西方秩序有着根本区别。这也是欧盟虽然可以保持与中国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但却很难形成更亲密的政治关系的根本原因。

(三)欧盟在中、美之间奉行“蛋糕主义”策略的原因

第一,欧盟国家对美国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达到高潮,体现了欧盟对美国“零和博弈”思想的现实担忧。一方面,欧盟考虑的是如果与美国为伍共同遏制中国,美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护欧盟国家,并对它们因失去中国的投资与市场进行弥补;另一方面,欧盟国家担心被美国牵连,损害自身的经济利益。欧盟深知,欧盟国家的经济利益不会成为美国优先考虑的问题。特别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扬言要退出北约,以此来威胁欧洲盟友,“其结果是进一步加剧了美、欧之间的矛盾、分歧与不信任。”[19]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加剧了跨大西洋关系的危机,其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对盟友利益的忽视给欧盟國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即使如今拜登竭力挽救跨大西洋关系,也不可能完全修复特朗普政府给欧美同盟带来的创伤,欧盟国家也难以对美国消除戒心。欧洲人深知,修复美欧同盟关系的前提是“欧洲履行盟友义务”[20]

第二,欧盟对与中国合作的犹豫。欧盟国家即使对美国不满,期待中国的崛起能够使国际权力结构更为均衡,也并不意味着欧盟国家对中国的战略信任有了实质性的提升。[21]一方面,欧盟国家希望能够搭乘中国高速发展的列车,享受中国投资和市场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欧盟国家又对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持怀疑态度,担心中国在中东欧扩大影响力。因此,有欧洲学者提出欧盟与中国的合作方式,“可以合作的时候合作,该退出的时候退出。”[22]也就是说,欧盟应该与中国接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同时保留在必要时后退的权利。这体现了欧盟及其成员国在与中国交往时的犹豫、怀疑与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欧盟内部,精英阶层对中国的态度也存在着分歧,一般来说,中间派和中间偏左的政治精英倾向于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他们认为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二元选择;而更强硬的左翼和中右翼政治精英则往往希望将贸易政治化,将社会政策与贸易关系紧密联系起来。[23]

第三,欧盟将“蛋糕主义”策略当作一种处理与中、美关系的中立方式。欧洲外交关系理事会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欧洲人希望欧盟成为一个使用非对抗性战略的强大、独立的行为体,在美国与中国或俄罗斯之间的冲突中保持中立,在大国竞争中寻求一条中间道路。[24]而奉行“蛋糕主义”的好处是可以“确保无论美国和其他大国采取何种战略,欧盟及其成员国都有足够的行动自由来捍卫欧洲的利益”[25]。这也是欧盟一直所追求的“行动自由”和对外政策的“独立自主”。对美国盟友的不信任和对与中国合作的犹豫使得欧盟国家更倾向于选择一条“中立”或“平衡”的道路。

第四,欧盟预估自己不会因“不选边站队”而遭受重大利益损失。一个行为体的对外政策是依据“目标+所能承受的后果”的综合考量,欧盟和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希望能够获得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利益,而不用承担因得罪某一方的严重后果。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欧盟认为自身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美国和中国争相拉拢的对象,即使“不选边站队”,中、美也不会轻易对欧盟国家采取严苛的惩罚措施。欧盟国家特别是其中的“老欧洲”国家都深谙地缘政治博弈,善于在中美竞争的夹缝中左右逢源,看似理想化的“蛋糕主义”行为背后是欧盟国家应对大国复杂博弈的一种政治智慧。

三、欧盟“蛋糕主义”策略的前景

欧盟国家虽然有意左右逢源,但最终可能左右为难。随着中美战略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欧盟的“蛋糕主义”策略恐难以为继。从欧盟自身来看,其希望选择中、美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在国际事务中可以独立自主地行动,为此,欧盟正在持续努力推进战略自主。从美国方面来看,美国会继续加大对欧盟的施压力度,强调大西洋联盟在应对中国问题上的协调一致。从中国方面来看,倘若中、欧之间的竞争性因素发生变化,欧盟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强大竞争压力,其可能会改变立场而与美国趋于一致。上述因素均可能导致欧盟抛弃“蛋糕主义”策略。

(一)欧盟推进战略自主,选择“第三条道路”

欧盟认为,按照“蛋糕主义”原则行事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艰难处境,加强战略自主,选择“第三条道路”才是正确路径。欧盟委员会领导层提议建立一个成熟的“欧洲权力中心”,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进行互动,强调理性的政治利益。[26]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敦促欧盟在国际事务中更独立地行动,以完全避免在美国和中国之间进行艰难选择。在以中美竞争日益加剧为标志的快速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中,“欧盟在与其他大国的竞争中如何准确定位自己的先决条件是其内部的凝聚力。”[27]欧洲的一些人士认为,团结一直是欧盟加强战略自主的关键,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欧盟国家能够独自面对像美国或中国这样强大国家的竞争并捍卫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与美国和中国竞争,欧盟的战略自主已经不局限于防务和安全领域,而是同时向科技和工业等领域延伸。在推进防务能力建设方面,欧盟启动了欧洲防务基金(European Defense Fund),使用欧盟预算对成员国的防务产业进行资助,[28]并通过永久结构性合作(Permanent Structured Cooperation, PESCO)计划来加强一体化和防务项目的协调。同时,在科技领域,欧盟也计划出台人工智能和数据战略、产业战略。[29]在工业政策方面,2019年2月,法德联合发布《面向21世纪欧洲工业政策之法德宣言》,同年11月德国正式公布《国家工业战略2030》,两份文件体现了欧洲捍卫工业竞争力的决心。欧洲人深知要么团结一致,要么任由欧洲的工业基础和能力优势逐渐丧失。强大的工业是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更为重要的是,这将保障欧洲的经济主权和独立。对此,欧盟的两大“发动机”法国和德国的立场相对一致,在法德看来,“欧盟应该通过促进有实力的工业企业的发展,对抗美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抵御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的竞争,从而提高欧盟的竞争力。为此,欧盟正在升级其武器装备,在数字领域制定新的反垄断规则,增强贸易防御力量,并计划修改国家援助规则,让更多公共资金流向欧洲工业企业。”[30]

除了修炼“内功”,欧盟还试图借助“外力”。在中、美之外,欧盟似乎还有多种选择。从地缘上说,俄罗斯是欧盟的邻国,虽然在安全上欧盟对俄罗斯有所疑惧,但是双方经贸关系密切,欧俄共建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就是欧盟“忤逆”美国、提升战略自主的例证。除此之外,欧盟还加大了对亚洲地区的战略投入。随着亚洲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和焦点地区,欧盟希望加强与亚洲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以减少对美国和中国的依赖。2018年9月,欧盟委员会发布《连接欧洲和亚洲——对欧盟战略的设想》政策文件,这是迄今为止欧盟推出的最为全面、系统的欧洲与亚洲的互联互通战略。欧盟已于2019年9月和日本签署了互联互通协议,未来几年还将与其他亚洲国家签署类似的双边协议。[31]欧盟与印度的接触也值得关注,长期以来,印度寻求加强与欧盟的关系,尽管欧盟一直认为印度是一个难以相处的贸易伙伴,但是欧印关系有升温的迹象,目前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葡萄牙将欧盟与印度的关系视为重中之重,在欧盟希望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之际,印度正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可靠的投资对象。[32]为了进一步扩大欧盟的“朋友圈”,法国和德国于2019年4月宣布组建“多边主义联盟”(Alliance for Multilateralism),邀请多边主义的支持者加入。加拿大、日本等国已成为其核心成员,还有一些国家对该联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有学者认为,拒绝在中美对抗中“选边站队”的“多边主义联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它表明大国竞争并不影响多极化的发展。[33]

(二)美国通过强化关系对欧盟“软施压”

美国并不能接受欧盟的“不选边站队”。在美国看来,欧盟国家是自己的传统盟友,大西洋联盟应该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强有力支撑。美国正在加大对欧盟的压力,要求其效仿美国的做法对中国采取更具对抗性的路线。2020年11月18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吉姆·里施(Jim Risch)发表了题为《美国和欧洲:跨大西洋在中国问题上合作的具体议程》的报告,强调美国和欧盟应在应对中国的挑战方面加强合作。[34]紧随其后,2020年11月20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也发布了《中国挑战要素》文件。文件提出了“应对中国挑战的十项任务”[35]。外媒直接将其与冷战时期著名的《苏联行为的根源》对比,称之为新版的凯南报告。这两份报告不断强调所谓的“中国挑战”,从政治、经济等各个角度向欧盟传递中国是美欧“共同威胁”的信息。

美国迫切希望能够与欧盟联手制衡中国,如果说之前特朗普政府对欧盟是“硬施压”,那么拜登政府可能会采取“软施压”的方式强化大西洋联盟,将美国的战略利益与欧盟的战略利益绑在一起,将矛头指向中国。拜登执政后,多次强调要加强跨大西洋关系,因为拜登政府深知其外交战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欧关系,没有美欧双方的协调与协作,拜登政府的诸多外交、安全议程或难以完成。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强调,盟友关系是美国在地缘政治竞争和应对跨国挑战中取胜的基础,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跨大西洋联盟。[36]2021年3月,美国政府发布《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方针》,重申了加强跨大西洋关系的必要性,明确美国将与欧盟和英国制定一个强有力的共同议程以应对挑战。[37]拜登政府对欧洲“软施压”的逻辑起点是强调同盟关系和美欧对外政策的协调一致。

(三)中国与欧盟之间竞争性因素的变化

竞争是指国家为了获取利益、荣誉或相对于他国的优势而进行的争夺。竞争性因素是指导致竞争双方利益冲突的因素。中欧关系以经贸关系为主,欧盟并不把中国视为一种安全威胁。但是,如果欧盟和中国之间的竞争性因素发生变化,即中欧双方都认为争夺中的利益对己方关系重大,不可放弃也难以妥协,那么双方就会不断加大资源投入,进而使竞争力度不断加强。[38]当欧盟感受到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变大时,其很可能放弃“蛋糕主义”策略,选择与美国联手应对中国。

中欧之间的竞争性因素是多元的,如包括意识形态、制度规则、经济、科技和地缘政治等。意识形态和制度规则的竞争是长期存在的较为稳定的因素,不太可能引发中欧关系的突变,而经济、科技和地缘政治的竞争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随着中欧经贸往来和政治互动的频繁,这三个因素有可能引发中欧矛盾的加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和欧盟在第三方市场的竞争。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改变了全球竞争的性质,也重塑了国际贸易。与此同时,欧盟长期是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力量之一,并持续保持着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是在第三方市场特别是在拉丁美洲等地区,中国正日益成为欧盟的强劲竞争对手。[39]其次,中国和欧盟在科技领域的竞争。中国在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欧盟也希望努力保持其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并在不使用外国技术的情况下建设自己的5G基础设施。就5G技术市场份额而言,欧盟的爱立信公司和诺基亚公司均排在中国的华为公司之后,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40]再次,中国与欧盟在地缘政治领域的竞争。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但欧盟希望进一步推进自己的“互联互通”战略。新的欧盟领导层表示,他们将“互联互通”视为欧盟委员会的首要任务之一。[41]虽然欧盟表面上不承认“互联互通”与“一带一路”存在竞争关系,但是事实上二者有一定的重叠,只是倡议的主体与推动者不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7+1”合作机制的发展同样在欧盟国家中有不同的认知,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是欧盟不愿意看到的。如果欧盟越来越感到自己的經济利益和地缘政治利益受到中国的威胁,其势必会调整对华政策,态度也会与美国更加趋同。有欧洲学者建议,通过整合欧盟的竞争优势,并借助欧盟的对外贸易,欧洲企业可以与中国的战略投资和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缘经济项目(如“一带一路”项目)展开竞争。[42]中、欧之间在经济、科技和地缘政治领域的竞争加剧可能会使欧盟放弃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的立场,进而选择加强与美国对华政策的协调。

四、中国的应对

作为将美国视为自己的战略伙伴或不可或缺盟友的欧盟国家,通常不会以牺牲与美国的关系为代价而在政治上完全站在中国一边。拜登政府多次向欧盟国家释放加强美欧同盟关系的信号,同时欧盟也给予了积极回应。博雷利表示,“我们已做好准备”迎接拜登政府与欧盟接触,共同采取行动,应对中国构成的挑战。[43]有鉴于此,中国需要警惕欧盟选择与美国联手遏制中国,避免出现美国“联欧制华”的局面。[44]对中国来说,应鼓励欧盟“不选边站队”的立场,因为总体上让欧盟偏向中国是不现实的,所以,欧盟能够保持中立对中国而言在理论上是一种次优选择,在现实中可能是最优选择。

(一)认清欧盟的战略诉求,有的放矢

在无政府状态中,权力政治和利益冲突是难以克服的。欧盟与中国以及美国之间的互动反映了它们的相对权力地位。欧盟目前正积极巩固甚至增强其权力地位,它对自身的定位不仅是一个强大的经济和规范行为体,而且在科技和地缘政治方面同样也是强大的行为体,新一届欧盟委员会已经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有西方学者认为,由于中国越来越将欧洲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最终目的地”,欧盟的影响力比通常想象的要大得多,[45]不排除欧盟想要利用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珍视而“敲诈”中国。2019年3月发布的《中欧战略展望》将中国确定为欧盟合作的战略伙伴,同时也是经济竞争对手和体系竞争对手。[46]虽然当时人们更多关注“竞争对手”的这一判断和定位,但是不应忽视的是该文件中“合作”被提及了21次,远远多于“竞争”出现的次数。由此可以判断欧盟传递的信息是其愿意与中国合作,而非对抗,但中国需要给予欧盟更多的实际利益。

欧盟难以认同美国与中国“脱钩”的主张,因为与中国“脱钩”意味着与全球化“脱钩”,对欧盟来说,这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欧盟在本质上依赖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欧盟国家战后繁荣与安全的源泉。”[47]特别是疫情让欧盟国家的经济受到重创,从普通商店到大众汽车公司等制造业巨头均纷纷受挫,欧洲国家制造业的长期低迷已经使其经济疲软,而疫情则使欧洲经济雪上加霜,欧盟国家整体上陷入经济衰退的风险上升。[48]在这样的情况下,欧盟对国外投资和市场的需求也变得十分迫切,中国如果能够在欧盟国家的经济复苏上发挥积极作用,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中欧关系发展的双赢收益。

(二)深化与欧盟主要国家的双边关系

前美国驻欧盟大使安东尼·加德纳(Anthony Gardner)认为,让所有27个欧盟成员国共同对抗中国并不容易。[49]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27个成员国均有各自的战略诉求,这使得欧盟国家统一的对华政策难以形成。法德等寻求在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上实现战略平衡,以确保欧盟的利益不受损害。意大利、匈牙利和希腊等国则希望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关系。当然,还有一些欧盟国家倾向于跟着美国走。

让欧盟所有成员国都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不現实,因此,中国可以着重加强与欧盟主要国家的双边关系。作为欧盟的核心国家,德国和法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将自身的意志上升为欧盟的意志。中国应加强与德法两国的双边关系,突出中国与欧盟在诸多领域的共同利益,并支持欧盟推进战略自主。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在气候变化、捍卫多边主义等诸多领域应该与中国加强合作,尤其在数字化时代,坚决反对完全的脱钩。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认为,对欧洲来说,能够自主做决定至关重要,而不是被同化或者去迎合他国,他也支持在气候变化领域继续与可靠的伙伴中国共同携手并进。[50]习近平主席在与默克尔通话时也强调,“中国的发展对欧盟是机遇,希望欧盟独立作出正确判断,真正实现战略自主”[51]

(三)与欧盟携手维护多边主义

维护多边主义一直是欧洲的传统,作为规范性力量的欧盟是多边主义坚定的信奉者和捍卫者。在这一点上,中国与欧盟有共同利益。习近平强调,“解决好这个时代面临的课题,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2]在世界各国抗击疫情、促进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中德欧领导人一致同意加强沟通、协调、合作,深化互信,实现互利共赢,坚持维护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作为世界上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加强合作将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恢复经济、维护正义注入更多正能量。2020年6月,习近平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强调“中欧要做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两大力量,要做推动全球发展繁荣的两大市场,要做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两大文明”。2020年9月,在中德欧领导人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强调,“中欧要坚持和平共处,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对话协商”[53]。“中欧关系能够循序渐进发展的前提是中欧将对方视为战略伙伴而非战略对手”[54]。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博雷利在第十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中指出,“中欧之间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是长期全面战略伙伴”;博雷利回应称,“欧方寻求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中国对话与合作,而不是对立与对抗。欧、中双方都坚持多边主义,欧方欢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愿同中方一道,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55]

(四)妥善处理中欧关系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近年来,中欧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与分歧,例如,欧洲限制中国在欧投资,限制中欧之间正常经贸和人员往来,以及出于意识形态偏见排斥中国的疫苗。同时,欧盟内部一些极端反华势力在涉疆、涉港等问题上肆意抹黑和无端指责中国。[56]2021年3月,欧盟更是就所谓“人权”问题实施对华制裁,以“侵犯新疆人权”为由对4名中国官员、1家实体实施制裁,这是欧盟32年来首次对华实施制裁。究其原因,一方面,人权问题是欧盟自认为“擅长”向中国施压的领域,此次对华制裁体现了欧美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对华政策的协调,是欧盟对拜登政府强调大西洋同盟一致性的回应;另一方面,欧盟认为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指责中国并不会遭受实际的经济损失,还可以给中国制造难题,以最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政治收益。对中国来说,妥善处理中欧关系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十分重要和紧迫,关系到中欧关系未来的发展。中国应正视中欧之间存在的意识形态分歧,对欧盟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抹黑、指责中国的言行,既要坚决反对,又要尽量将其维持在分歧的层面,不使其升级为纠纷和冲突,尤其要避免中欧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对抗。王毅指出,“希望欧方坚持战略自主,从自身根本和长远利益出发,在处理对华关系时秉持客观、公正和积极的态度,坚持中欧关系的正确发展方向,警惕个别国家挑动意识形态对立为其自身私利服务。”[57]

未来,中美欧三边关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东升西降”的国际大趋势下,美国国内充斥着焦虑与不安,担心被中国超越。目前,美国内部在将中国视为其主要对手并采取对华强硬的政策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在2021年4月通过了“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法案要求拜登政府采取与中国“战略竞争”的政策,以保护和促进美国“重要利益和价值观”[58]。该法案的通过,意味着美国两党在对华问题上达成一致,今后无论谁执掌美国政权,在对华关系上都将受到该法案的约束,对中国采取“战略竞争”的强硬政策。随着来自美国及其盟友的结构性压力,中国将不得不耗费很大的精力应对美国的包围与遏制。欧盟的活动空间也将大幅度缩小,并在中美两强之间艰难地维持平衡,同时欧盟也会加快实现战略自主,避免被划入某个“阵营”。

结 束 语

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美国要求欧洲盟友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大多数欧洲国家和欧盟都在实施一种“蛋糕主义”的平衡策略,与美国和中国都保持良好的关系,保持一种中立的立场,不希望因得罪其中一方而遭受利益损失。面对美国,欧盟国家既希望维系欧美同盟,享受美国的安全保障,同时又想保持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面对中国,欧盟国家不仅希望与中国保持良好的经贸关系,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而且也希望制约中国在欧洲影响力的持续上升。即使面对美国的施压,欧盟也相信自己可以同时享受或利用两种令人满意但相互排斥的方案带来的利益。因此,在美国挑起中美竞争并逼迫欧盟“选边站队”时,欧盟国家选择采取模糊的立场以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毫无疑问,欧盟的这种“蛋糕主义”行为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如果美国继续加大对其施压的力度,或者中欧之间的竞争性因素发生变化,欧盟可能不得不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而欧盟选择维系与美国的同盟关系的可能更大。对欧盟来说,拒绝拜登要比拒绝特朗普難得多,因为对朋友说“不”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即使欧洲选择加强与拜登政府的合作,其也会竭力避免完全倒向美国,因为战略自主才是欧洲始终追求的目标。对中国来说,让欧盟的天平向中国倾斜并不现实,欧盟在中美冲突中保持中立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中国的战略压力。

[责任编辑:石晨霞]

[①] 宋芳、洪邮生:《特朗普执政以来欧美关系新变化》,《国际论坛》2019年第5期,第59页。

[②] “Worlds Apart: How Decoupling Became the New Buzzword,”Financial Times, December 13, 2019; Elizabeth. Rosenberg and Jordan Tama,Strengthening the Economic Arsenal: Bolstering the Deterrent, and Signaling Effects of Sanctions,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 December 2019.

[③] Peter Martin, “Kissinger Warns Biden of U.S.-China Catastrophe on Scale of WWI,” Bloomberg, November 16, 2020.

[④] Stephen M. Walt, “Europes Future is as Chinas Enemy,”Foreign Policy, January 22, 2019, https://foreignpolicy.com/2019/01/22/europes-future-is-as-chinas-enemy/.

[⑤]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019年4月8日,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l/201904/20190402850554.shtml。

[⑥] 《欧盟统计局:中国2020年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新华网,2021年2月16日,http://www.gov.cn/xinwen/2021-02/16/content_5587302.htm。

[⑦] “One-third of EU Firms Hit Hard by US-China Trade War,” Deutsche Welle, May 20, 2019, https://www.dw.com/en/one-third-of-eu-firms-hit-hard-by-us-china-trade-war/a-48800905.

[⑧]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摩擦的五大世界性危害》,新华网,2019年5月25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9-05/25/c_1124541929.htm。

[⑨] 樊吉社:《新冠疫情下的中美关系:态势与愿景》,《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第49页。

[⑩] 西方谚语“You cant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可直译为:“你无法既把蛋糕完整地保留又把它吃掉”。意思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英国脱欧派宣传的口号“Have cake and eat it”想要传递的信息是:“英国脱欧既能保留其原本成员国的所有福利,又不会来带不利影响。”

[11] Mario Esteban et al., eds.,Europe in the Face of U.S.-China Rivalry, European Think-tank Network on China, 2020, https://merics.org/sites/default/files/2020-04/200123_ETNC_Report.pdf.

[12] Earl Wang, “As Trump Fades, the EU and US Find Common Cause in Facing up to China,” Conversation, December 9, 2020, https://theconversation.com/as-trump-fades-the-eu-and -us-find-common-cause-in-facing-up-to-china-151640.

[13] Stuart Lau, “EU Wont Ally with US against China, Foreign Policy Chief Says before Pompeo Meeti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June 14, 2020,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 diplomacy/article/3089014/eu-wont-ally-us-against-china-foreign-policy-chief-says-pompeo.

[14] Andrei Kadomtsev, “‘Third Way: EU Tries to Avoid a Hard Choice between US and China,” Modern Diplomacy, July 13, 2020, https://moderndiplomacy.eu/2020/07/13/ third-way-eu-tries-to-avoid-a-hard-choice-between-us-and-china/.

[15] European Commission,Joint Communication to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the European Council and the Council: A New EU-US Agenda for Global Change, December 12, 2020.

[16] Matt Pottinger, “Leaders in Both U.S. Political Parties and across the U.S. Government are Perplexed and Stunned that the EU is Moving towards a New Investment Treaty Right on the Eve of a New U.S. Administration,” December 31, 2020, https://twitter.com/ipacglobal/status/ 1344389072194830336?lang=en.

[17] Sven Biscop, “Strategic Choices for the 2020s,” Egmont Institute, 2020, pp. 2-3, https://www.egmontinstitute.be/content/uploads/2020/02/SPB122.pdf?type=pdf.

[18] Josep Borrell, “The Sinatra Doctrine: How the EU Should Deal with the US-China Competition,” Istituto Affari Internazionali, 2020, p. 7, https://www.iai.it/sites/default/ files/iaip2024.pdf.

[19] 宋芳:《“北約过时论”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意涵》,《国际观察》2020年第3期,第142页。

[20] 郑春荣、倪晓姗:《历史演进视角下的欧盟与北约关系走向——兼析拜登当选的影响》,《国际展望》2021年第2期,第62页。

[21] 朱锋:《国际秩序与中美战略竞争》,《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年第2期,第14页。

[22] Sven Biscop, “Strategic Choices for the 2020s,” p. 2.

[23] Jonathan Arnott, “Why the EU will Try to Avoid a Forced Choice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CGTN, https://news.cgtn.com/news/2020-06-22/Why-the-EU-will-try-to-avoid-a-forced -choice-between-U-S-and-China-RwwKvdG7x6/index.html.

[24] Susi Dennison, “Give the People What They Want: Popular Demand for a Strong European Foreign Policy,”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September 2019, p. 8.

[25] Sven Biscop, “Strategic Choices for the 2020s,” p. 2.

[26] “ ‘Third Way: EU Tries to Avoid a Hard Choice between US and China.”

[27] Luis Simón, “Subject and Object: Europe and the Emerging Great-power Competition,” Fundación Real Instituto Elcano, May 30, 2019, http://www.realinstitutoelcano.org/wps/portal /rielcano_en/contenido?WCM_GLOBAL_CONTEXT=/elcano/elcano_in/zonas_in/commentary-simon-subject-object-europe-and-the-emerging-great-power-competition.

[28] 夏曉文:《浅析欧盟的战略自主——以防务合作为切入点》,《国际展望》2020年第2期,第135页。

[29]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European Approach to Excellence and Trust,” European Commission, February 19, 2020, https://ec.europa.eu/info/files/white-paper-artificial-intelligence- european-approach-excellence-and-trust_en; and “European Data Strategy,” European Commission, https://ec.europa.eu/info/strategy/priorities-2019-2024/europe-fit-digital-age/european-data-strategy_en.

[30] Paola Tamma, “Europes Biden Bind: Stick with US or Go It Alone?”Politico, November 15, 2020, 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bidens-win-sharpens-europes-strategic- dilemma/.

[31] Alice Ekman, “US-China Competition: Europe as a Responsible Stabiliser?” inCSCAP Regional Security Outlook 2020, 2019, p. 28.

[32] Barbara Moens, “Beijings Rise Rekindles EU-India Romance,”Politico, January 21, 2021, 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china-rise-eu-india-trade-deal/.

[33] Sven Biscop, “The Power to Engage: Giving Punch to a New EU Global Strategy 2020,”Security Policy Brief, Egmont Institute, 2019, pp. 5-6.

[34] The United States Senate Committee on Foreign Relations,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 Concrete Agenda for Transatlantic Cooperation on China, November 2020, https://www.foreign.senate.gov/imo/media/doc/SFRC%20Majority%20China-Europe%20Report%20FINAL%20(P&G).pdf.

[35]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State,The Elements of The China Challenge, November 2020, https://www.state.gov/wp-content/uploads/2020/11/20-02832-Elements-of-China-Challenge-508.pdf.

[36] “Passing the Baton 2021: Securing Americas Future Together,”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January 29, 2021.

[37]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 Washington, D.C.: White House, March 2021, p. 10.

[38] 吳心伯:《论中美战略竞争》,《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年第5期,第99—100页。

[39] Alicia Garc?a-herrero, Thibault Marbach, and Jianwei Xu, “European and Chinese Trade Competition in Third Markets: the Case of Latin America,” Bruegel, June 2018, https://www.bruegel.org/wp-content/uploads/2018/06/WP-2018-06_-060618.pdf.

[40] Lorenzo Mariani and Micol Bertolini, “The US-China 5G Contest: Options for Europe,” Istituto Affari Internazionali, 2019, p. 14, https://www.iai.it/sites/default/files/iaip1916.pdf.

[41] Erik Brattberg and Philippe Le Corre, “The EU and China in 2020: More Competition Ahead,”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February 19, 2020, https:// carnegieendowment.org/2020/02/19/eu-and-china-in-2020-more-competition-ahead-pub-81096.

[42] Barbara Lippert, Nicolai von Ondarza, and Volker Perthes, eds., “European Strategic Autonomy: Actors, Issues, Conflicts of Interests,” SWP Research Paper 2019/RP 04, March 2019, p. 33.

[43] Stuart Lau, “ ‘Europe is Ready to Team up with Joe Biden on China,”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November 10, 2020,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diplomacy/article/3109237/ europe-ready-team-joe-biden-china.

[44] 张一飞:《特朗普政府“联欧制华”战略的形成与评估》,《国际展望》2020年第2期,第103页。

[45] Jasper Roctus, “Remolding Chinas ‘Empty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 Opportunity for the EU,” Egmont Institute, 2020, p. 6, https://www.egmontinstitute.be/content/uploads/ 2020/06/spb128-Jasper-Roctus.pdf?type=pdf.

[46] European Commission,EU-China–A Strategic Outlook(JOIN/2019/5), March12, 2019,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CELEX:52019JC0005.

[47] Constanze Stelzenmüller, “Hostile Ally: The Trump Challenge and Europes Inadequate Response,” Brookings Institution, August 2019, p. 17.

[48] 《新冠病毒疫情对欧洲经济损害初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020年4月7日,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m/202004/20200402953000.shtml。

[49] Anthony Luzzatto Gardner,Stars with Stripes: The Essential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Switzerland: Palgrave Macmillan, 2020.

[50] 《德法领导人强调在多领域加强与中国合作》,光明网,2021年2月6日,https://m.gmw.cn/baijia/2021-02/06/1302095668.html。

[51] 《习近平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人民日报》2021年4月8日,第1版。

[52] 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人民日报》,2021年1月26日,第2版。

[53] 《推动中欧关系迈向更高水平》,《人民日报》,2020年9月16日,第3版。

[54] 周弘、金玲:《中欧关系70年:多领域伙伴关系的发展》,《欧洲研究》2019年第5期,第14页。

[55] 《中欧举行第十轮高级别战略对话》,外交部网站,2020年6月9日,http://new.fmprc. gov.cn/web/wjbzhd/t1787332.shtml。

[56] 张健:《后疫情时代欧盟的战略自主与中欧关系》,《当代世界》2021年第4期,第22—23页。

[57] 朱若梦:《王毅:希望欧方坚持战略自主,警惕个别国家挑动意识形态对立为其自身私利服务》,央视网,2020年7月30日,http://m.news.cctv.com/2020/07/30/ ARTIKPDRFFMB87JTa4e9pKyy200730.shtml。

[58] Senate of the United States,Strategic Competition Act of 2021, April 8, 2021, https://www. congress.gov/117/bills/s1169/BILLS-117s1169is.pdf.

猜你喜欢
主义竞争欧洲
竞争的合适位置
新经典主义
感谢竞争
都是主义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
正确面对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