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个孩子的故事

2021-05-11 10:56吴颖
父母必读 2021年4期
关键词:抗压前任高手

吴颖

第一个孩子是我的前任主编。她说自己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学校里有个去听天文学讲座的活动,老师在班里征集想报名的同学。当时名额有限,老师又认为这个讲座更适合男生听,所以我的前任主编是费了很大努力才争取到这个机会的。但是那次的讲座给她的学习观带来了一次很大的改变。她说那次讲座,她确实有很多地方没听懂,但是她深刻地了解了一件事,那就是再复杂的科学难题,只要找到办法,就一定能解出来!比如,月球到地球到底有多远,银河系的运作规律是什么,这些看似非常高深的问题,只要会使用公式、了解原理,你肯定能得到答案。这成为了她后来学习之路上持久的信念,再到后来的工作、生活中,她也经常凭借这披荆斩棘,坚韧不拔。

第二个孩子是我的一位小同事。她在10岁之前一直是职业体操运动员,入选过国家队,拿过全国体操冠军。后来因伤退役,才开始真正地进入学校学习,知识积累和学习基础真的是非常差,她自己和家里人都曾着急得不行。但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她顺利地考进北京一所名校,又读了研究生,现在在工作岗位上也是能力很强的“干将”,而且特别能抗压。我经常思索,在体育运动和学习品质之间是否有着微妙的关联?比如它们都是一种相对枯燥的事,都需要付出很大的毅力和專注力才能有所成就,还需要有很强的自律性和抗压能力。所以,我想,在让孩子学习这件事上,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不是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坚持、勇于挑战自我等学习品质有没有被很好地保护和培养。

第三个孩子是我采访过的一位生物学家院士。当时我们聊了2个多小时,他给我讲了自己很多小时候的故事。那时候他的父母因为特殊原因不在他的身边,所以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学习,每天就是到处玩。上了高中之后,一次很简单的数学考试,他差点没及格,好朋友却考了将近满分。他不服,拿着卷子去找老师问怎么才能答对。老师告诉他要去补一补前面的数学知识。于是回家后,他翻出了姐姐的旧课本,从初一的数学书开始读,越读越觉得有趣,越做题越觉得着迷,经常是深更半夜还沉醉在看书、做题的乐趣中。后来他又开始自己看旧的物理课本、化学课本,很快就成为了“学霸”。他当时说的一句话我一直还记得:“知识本身是吸引人的!一旦孩子发现这个秘密,不用管他,他也会拼命学。”我想,这可能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但也是学习的最初动力—如果我们能一直让孩子觉得知识有趣,学习有用,保持他对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那我们就不愁培养不出一个学习高手了。

这3个孩子的故事,其实和我们这期的《特别策划》要阐释的主题相互呼应,希望每个父母都更了解学习的本质内涵,把每个孩子都培养为爱学习、会学习的学习高手。

猜你喜欢
抗压前任高手
基于PACTE翻译能力模型的 “元宇宙+口译抗压训练”教学设计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研究
“变脸高手”等十二则
The “Ex” Factor
《前任3:再见前任》举办发布会
抗压能力不是举重表演,而是抗洪工程,要疏导
画与话
爱情里“前任”的影响力
预制方桩抗压抗拔性状对比分析
高手的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