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感化于心:探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2021-05-12 18:56杨雪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历史德育

杨雪峰

摘要:高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分水岭,每个学生在这一阶段都要面临人生的重要考试——高考。因此,教师在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分数过度关注,以至于对学生的德育教学产生疏忽,导致学生在追求分数的时候做出违纪行为。教师在高中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是亟须完善的。立德树人,进行德育教学对学生树立各种价值观念都有决定作用,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渗透德育教学,有利于改善学生的不良想法,避免学生因违反正确的价值观念而错付一生。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德育;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056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着重于眼前的利益——学生的成绩排名,而忽略对学生身心的教导。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可以融合名言激励,为学生埋下德育的种子;通过将历史素材对比分析,提升学生的德育品性;将学生的情感与历史故事激发共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中国的传统美德有深刻的认识,为学生的品德升华起到促进作用。

一、巧借名言,埋下德育的种子

历史教材富含大量的名言警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巧借课文的名言警句,为学生埋下德育的种子,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打造健康的内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提点下明白其中的内涵,产生德育的萌芽。历史教材含有许多指导性的语句,教师要做到物尽其用,合理地利用其中的语句,在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促进学生能力的增长。

例如,在学习《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时,文中出现的“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反映了古代重农抑商的思想,他们主张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发展,将商业当作末业,以此限制商业的发展。在现在看来,中国依旧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依旧是中国的根本问题。教师通过课文教导学生,引发学生对农业的关注,让学生意识到农业的重要性,体验到农民的辛苦,尊重农民的付出,不浪费粮食。教师在历史课堂的授课,通过深入的讲解进一步引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美好品德。告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形成光盘行动的意识,尊重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内心逐渐萌发德育的种子,对学生的道德建设也是功不可没的。

二、对比分析,激发学生的情怀

教学中不乏对比分析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时通过与其他资料的对比,引起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内涵,进一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对比教学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参照物,学生将两者联系,简单明了地分析两者的异同,得出恰当的选择。在反复的对比下,学生接受的知识更为准确,记忆也更加清晰、更为牢固。学生在对比教学模式下能清晰地看到其中的利弊关系,仔细探究内在的缘由,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怀,促进德育教育。学生通过对比教学,了解国家的国情,对国家当时做出的决策由衷地赞成。

例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教师在幻灯片上展示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从影响看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教师将两次鸦片战争进行对比,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缘由,让学生明白中国在当时所处的国情,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学生的爱国精神激发,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对祖国产生敬畏之情。

三、情感共鸣,升华德育教学

将历史题材与学生的情感联系,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都是感性的,教师将历史内容与学生的情怀相对应,使学生感同身受,学生能有直观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将德育教学渗透到历史课堂,不仅将学生的历史知识巩固,还融合了对学生身心的教导,引导学生在实际中有自己的感悟,将知识与现实融合丰富自己的实际技能。在德育教育下,学生能在健康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攫取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维度。

例如,在学习《维新运动的兴起》中,以康有为等人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民族危机的时刻,毅然发动变法运动,挽救民族危机。他们在民族危难的时刻毅然投身斗争,在他们身上呈现的爱国主义,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深切领悟到爱国人士身上的一腔热血,学生内心的情感被触动,升华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在课堂的讲述,激发了学生内心浓厚的爱国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付出自己的一份力。另外也引发了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时事,关心天下之事。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是读死书,也要学会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可见,在历史课堂植入德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将学生的学习层次更加多样化。

四、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可见,立德树人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文化素养,带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除此以外,教师在注重学生成绩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防止学生因过度追求分数而引发的不当行为,促进学生身心茁壮成长,保证学生在身心愉快的条件下接受教育,促进学业进步。

参考文献:

[1]谢晶晶.立德树人,内化于心——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7):67.

[2]文江萍.聚焦课堂,立德树人——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赤子(下旬),2016(9):192.

[3]刘淑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徑[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4):68.

(作者单位:安徽省灵璧中学234200)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高中历史德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