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期待的老年保障体系

2021-05-13 03:48王延中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老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文_王延中

问题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如何才能有效满足老龄人口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伴随现代化进程与社会进步,老龄化成为普遍现象。如何看待人口老龄化,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老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十四五”和“十五五”时期是中国人口的峰值时期,也是人口快速老龄化、高龄化的时期。作为在相当长时期拥有全世界最庞大老年群体的国家,如何有效满足老龄人口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中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人口快速老龄化的主要挑战

人口老龄化主要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老年赡养比不断提高的人口演变过程。在现代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人均预期寿命大幅度增长,导致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上一般认为,凡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以上或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10%,就算是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我国从200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根据2019年统计数据,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998万人,死亡率为7.14‰;自然增长率为3.34‰。我国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已经处于极低的水平。在当年140005万人的全国大陆总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25388万人,已经超过16周岁以下24977万人的人口数量,老年人口占比为18.1%,16周岁以下人口占17.8%,人口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头重脚轻”状况。和总人口的结构相比,老年人口内部的结构变化特点更加明显。2019年全国65岁以上人口总量为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占老年人口总量的69.3%。人口高龄化势头不亚于老龄化。2019年,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已经位居全球第10位。根据预测,中国65岁以上人口到2022年左右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完成向老龄社会的转变。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老龄人口的总量将长期位居世界各国前列,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经济方面的挑战首当其冲。人口老龄化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受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影响日益显著。中国人均GDP远低于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劳动生产效率有待提高,居民财富尚不能满足老年人口的生活需求。老年人口逐步退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人口的供给将会减少,劳动力工资成本增加,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人口老龄化也会导致市场规模萎缩和生产活动活跃度下降,抑制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给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和老年人健康支持体系带来极大挑战。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到2025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人,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接近4亿人。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人群体在生活保障、养老服务和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将是极大的挑战。由于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已大幅上升,疾病支出大幅度上升,老年照料需求日益迫切。目前我国每百人所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数不到2张,与发达国家5——7张的床位数相比有较大差距。我国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很大,价格相对低廉的公共养老机构缺口很大,市场化运行的私立养老机构价格超出老年人的购买能力。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老年人收入微薄,老年照料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精神照料日益迫切。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层面的剧烈变化,而且带来一定意义的文化变迁。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将使诸多“老年问题”凸显。简单说与年轻人在交通、休闲、旅游等公共资源方面的竞争与冲突增多;复杂些如痴呆、抑郁等诸多老年疾病、老年照料的迅速增长,将形成家庭成员精力和社会资源的庞大支出。同时,剧烈的社会变迁和家庭规模的持续缩小,还会对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如孝道文化、尊老文化形成冲击,城镇化对传统人际交往带来的冲击也会影响老年人的社交网络和精神状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脱离了原有的熟人社会,进入城镇中的生人社会。社会交往个体的碎片化、原子化,对于逐步失去劳动能力、自理生活能力的孤独老年人来说,对精神照料的需求与对经济保障、社会服务的需求一样迫切,对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社会融入带来极大挑战。

我国虽然拥有悠久的文明史,但从未像今天这样面临着庞大而十分汹涌的老龄化进程和银发社会的加速来临,缺少应对老龄社会来临的准备,以往的经验明显不足,新的治理举措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这需要我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多个层面进行努力,抓紧准备,努力把挑战变成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难得机遇。

二、加快完善“三位一体”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十四五”规划要求,要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为我们建立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向往的社会保障制度指明了方向。“十四五”规划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完善老年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的目标与主要任务。与以前主要立足于为老年人口提供养老金、提供兜底保障的养老保障设施等物质保障相比,“十四五”规划明显增加了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内容,是把物质保障与服务保障结合在一起的老年保障体系建设规划。但是,与日益迫切的精神保障需求相比,“十四五”规划在这方面没有提供更多的内容。应把相关内容列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之中,建立物质、服务、精神“三位一体”的老年保障体系。结合“十四五”规划的内容,对今后我国如何健全和完善“三位一体”多层次老年保障体系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进一步健全养老金制度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的框架已经建立,养老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56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5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244万人,增加978万人。两者相加已经接近10亿人。如果加上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805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3621万人和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447万人,被各类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的人口数量接近10.5亿人,再除去16周岁以下的2.5亿人,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人口也就是1亿多人。从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全覆盖,离人口全覆盖虽有一定的距离,但建设制度框架的任务基本完成。“十四五”时期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一方面要继续扩大覆盖面,逐步实现应保尽保;另一方面则要发挥好养老保障制度在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待遇调整机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养老保险金全国调剂机制,提高财政保障性养老资金在填平补齐、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基础养老金待遇方面的作用,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金和国民基础养老金。同时,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大力发展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拥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离退休老年人,尤其是高龄阶段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目前最急需的是老年服务。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一方面要在职工养老金的基础上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购买养老服务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要动员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针对养老服务市场乱象,要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使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把健全老年人权益保障和精神抚慰关爱体系提上议事日程。资金和服务是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期待的两大基础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伴随老年人口能力的衰退,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日益突出。要重视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健全老年人关爱体系建设,完善老年保障的社会参与、社会救助、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在社区建设中,健全与老年人居家养老相结合的社区养老关爱服务体系,明确服务标准和规范。同时,根据实际需要,适度建设老年养老服务设施,扩大集中养老机构的精神抚慰功能。鼓励家庭成员参与老年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家庭成员在老年人亲情关爱、照料抚慰等精神保障方面的作用。

三、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人口老龄化从经济上看似乎是一个负担,但从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看,这是现代化和经济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老龄化和老龄社会的来临不是悲剧和灾难,恰恰相反,而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文明程度的体现。很难想象,一个经济匮乏、社会发展水平滞后的国家和地区,人类能够有那么长的寿命,使老年人口能够享受发展成果。因此,对于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我们需要具有积极健康、幸福美好的心态。同时,针对老龄社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整个社会未雨绸缪、积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另一方面,高度重视老龄人口人力资源建设,大力发挥老龄人口的作用。通过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国家积极老龄化战略。

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老年人口在退休之后很长时间内都是健康的,也拥有充足的职业经验、专业技能和社会阅历,仍是社会稳定、社会发展乃至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工退休年龄还比较低,长远看需要逐步延迟退休和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这对于进一步发挥老年人口的劳动生产力是积极的。就是退休之后,由于老年人不同的年龄段仍存在一定的劳动能力,如何发挥这部分能力也是值得重视的大课题,需要认真研究。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和幸福老年建设,大力发挥老年人口在社会参与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作用。老龄社会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老龄人口是社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老年人幸福晚年的基本保障。要通过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人民群众尤其是逐步衰老、失能的老年人口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使老年人享受更加健康的晚年生活。高度重视老年人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重视老年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高度重视老年人权益保障制度建设。老年人的幸福晚年需要物质保障,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各类权益被其他人甚至子女侵占、侵犯的问题日益增多。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老年人获取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的落差和鸿沟,加大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现代文明方面的劣势。国家和社会要针对老年人的客观需要,针对不同类型老年人的发展愿望,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通过多种举措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其社会参与度,为积极老龄化创造良好氛围。

营造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健康心态。老年人是老龄社会的主体,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在于老年人自身。树立积极老龄化的心态对于老年人度过退休之后的老年生活,享受晚年的幸福时光至关重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让全社会形成崇老、尊老、爱老的氛围,让老年人树立自立、自强、自尊的心态,把传统的家庭孝道发展为新时代养老新文化,让幸福晚年与幸福中国同步,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猜你喜欢
老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加快养老体系建设 促进老龄事业发展
老龄事业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