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里下河地区沙塘鳢和花白鲢高效套养模式和应用

2021-05-13 08:37祁化成胥开芳姜兆全钱胜军
农业与技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花白亲鱼增氧

祁化成胥开芳姜兆全钱胜军

(1.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盐城 224051;2.建湖县康鱼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江苏 建湖 224700)

沙塘鳢,在本地又称虎头鲨、虎头呆子,学名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历来被归在高档水产品行列,其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均高于一般鱼类,与螺肉、河虾、竹笋、春韭共称为江南5大春菜名鲜。沙塘鳢喜生活于河沟及湖泊近岸多水草、瓦砾、石隙、泥沙的底层,属肉食性鱼类,但其食物大多为小杂鱼和经济价值低的虾。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由质量型向营养型的演变,从前不为人看重的沙塘鳢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和自然水域的污染,沙塘鳢的生存环境不断受到威胁,资源量剧减,这使得沙塘鳢的市场价格节节攀升,并且供不应求。当前市场上的沙塘鳢大部分捕于自然水域,人工养殖的比例还比较低。因此,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沙塘鳢的人工高效养殖,其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

沙塘鳢养殖既可单养也可套养,尤以套养为好。采用沙塘鳢与花白鲢等套养,将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今后生态高效养殖的主要模式和趋势,对当地渔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着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绿色生态的原则,沙塘鳢和花白鲢高效套养的探索和实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此,项目组自2017年起在建湖县康鱼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基地,开展沙塘鳢和花白鲢高效套养模式和技术研究,其中,“沙塘鳢和花白鲢套养高效技术集成与应用”课题,被江苏省科技厅列为2019年江苏省苏北科技专项项目,项目编号为SZ-YC2019014,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池塘的建设

1.1 池塘选择

池塘应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可操控,水质无污染。池塘的形状为长方形,东西走向,受风条件好,坡比为1∶2,每个池塘面积应控制在33350m2以内,不宜过大。

1.2 池塘处理

1.2.1 清理淤泥

池塘在冬季干塘后应清理过多淤泥,将塘底推平,用塘泥敷贴在池壁,使其平滑贴实,填好池埂漏洞和裂缝,清除池底和池边高等植物。清理后,池底淤泥厚度在10~15cm。

1.2.2 杀毒除野

用150kg·667m-2的生石灰或5~10kg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使用生石灰时,可先注水5~10cm,然后在池塘底部挖掘若干个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坑内,加水溶化,成浆后趁热将生石灰顺风向池塘均匀泼洒,泼洒后的第2天再用长柄泥耙在池塘底推耙一遍,使石灰浆与塘泥充分混合并深入底泥深处。消毒后继续干塘暴晒15d以上,以达到杀灭有害病菌、野杂鱼和其它有害生物的目的。细致的清塘工作有利于营穴居底栖生活的沙塘鳢的健康生长。

1.2.3 栽种水草

干塘暴晒后,经60目滤网注入新水30cm,种植轮叶黑藻、伊乐藻。轮叶黑藻一般栽插在池塘四周的浅坡处,呈带状,宽度约2m。伊乐藻一般种植在稍深处,按间距5~6m×1.5~2m采用扦插法穿插斜栽。水草栽种后加水深至50cm,以利于水草的成活和生长。水草的种植覆盖面积控制在池塘面积的50%~60%,能够有效保证水体接受光照,促使水温升高。这些水草既可以净化水质,又可以为花白鲢提供一定的饵料,还可以为沙塘鳢提供栖息隐蔽的场所。

1.2.4 水质培肥

池塘用发酵过的有机肥100kg·667m-2、过磷酸钙50kg·667m-2、尿素10kg·667m-2,一次性施入,使池水保持一定的肥度,以促进水生浮游生物的繁殖和水草的生长。逐步加水,最后保持有效水位在1.50m左右。也可以在每口池塘用蛇皮袋装干鸡粪150kg·667m-2,放进池塘让其慢慢释放营养成分。

1.2.5 设置隐蔽场所

在池塘的底部,均匀地放置大量的瓦筒、瓦片、PVC管以及废旧的轮胎等,以提供沙塘鳢穴居栖息的隐蔽场所。

1.2.6 配备增氧设备和投饵机

池塘应具备安全用电保障,配备足够的增氧设备和投饵机。增氧设备以微孔增氧设备为佳,微孔增氧设备的增氧区域范围广、增氧效果好,可以提高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加快水中污染物的降解,加快池塘底部氨氮的氧化,避免有害微生物的增长,从而改善池塘底部水质条件,减少病害发生。微孔增氧机在使用时可以安装溶氧控制器,科学设定溶氧的上下限,实现自动增氧。投饵机以自动化设备为好。一般每6670m2的池塘要配备1.5kW的增氧设备和自动投饵机各1台套。

2 鱼苗投放

2.1 沙塘鳢苗

3月上中旬,投放1~2cm的小规格沙塘鳢苗2000~2500尾·667m-2;或者于5月初,投放3~4cm的大规格沙塘鳢苗2000~2500尾·667m-2。

2.2 花白鲢苗

2月初,投放规格为150~200g/尾的花白鲢苗100尾·667m-2。花白鲢按照4∶6配比搭配投放。

2.3 鱼苗质量

鱼苗要体质健壮、无伤无病。严禁放养带有传染病的鱼苗入塘。对于活力弱、死伤残的鱼苗应及时捞出。鱼苗应规格一致,以避免残食现象的发生。

2.4 鱼苗处理

鱼苗投放前必须进行鱼病检疫和鱼苗消毒。鱼苗常用3%~5%的食盐水浸泡15~30min或用20ppm的高锰酸钾浸溶20min左右。

2.5 投苗与缓苗

鱼苗放塘应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风、下雪、结冰的日子放塘。投放应选择在池塘水浅、避风、向阳的肥沃塘湾处。这样,鱼苗对大水面环境的适应时间可以缩短,生长可以加快,存活率可得到提高。投放时一定要先进行缓苗处理,先用池塘水缓缓加进装鱼容器中或将鱼苗袋漂浮于水面约15min,待二者水温相差不大时,再将鱼苗小心地从池塘边不离水面放入池塘。鱼苗放塘后,放养人员还应站在塘边或船上,用船桨轻轻地搅动池塘水,缓缓驱赶鱼苗游向大水面。

3 沙塘鳢鱼苗的暂养

3.1 鱼苗规格

对于较小的沙塘鳢鱼苗,如鱼苗规格只有1cm左右,为了提高鱼苗的成活率,需要加强管理,可在池塘内设立暂养区。

3.2 暂养地点

一般可在池塘边用机织塑料密眼网片围拦出池塘的1/5面积的封闭区,作为暂养区,对幼苗进行强化培育。

3.3 暂养管理

用5kg·667m-2的干豆磨成的浆或发酵后的菜饼等,均匀投入池塘,每日投喂2次,以培育池塘中的天然饵料生物。也可以直接投放水蚤、丰年虫以及水蚯蚓等,并视饵料丰欠情况及时补充米虾或投喂搅碎的野杂鱼、虾等饵料,也可以投放肉糜、蛋黄等,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8%左右,每日可投喂2次。通过培育天然饵料生物或人工投喂饵料,为沙塘鳢的成长提供足够的营养。

3.4 暂养时限

4—5月,当沙塘鳢鱼苗长至3~4cm时,适时拆除暂养区围网,将沙塘鳢转并入大塘养殖。

4 养殖管理

养殖管理以沙塘鳢的养殖管理为主,要做好沙塘鳢和花白鲢生长所需饵料的繁殖管理,适当配合饲料的投喂。要做好日常的巡塘工作,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4.1 沙塘鳢的活饵料投放

4.1.1 青虾的投放

2月底,投放作为饵料的抱卵青虾10kg·667m-2,让其在池塘中自然繁殖。

4.1.2 螺蛳的投放

4月初,池塘投放螺蛳300kg·667m-2,6月补投螺蛳100kg·667m-2,8月补投螺蛳100kg·667m-2,投放时要全塘均匀撒开。

青虾和螺蛳以及青虾和螺蛳繁殖的幼体均能为沙塘鳢提供鲜活饵料。

4.2 饲料的投喂

4.2.1 沙塘鳢的投喂

2月底,在沙塘鳢放入池塘前,池塘投放抱卵青虾10kg·667m-2,以使青虾进行繁殖作为沙塘鳢的饵料。青虾以食动物性饵料为主,蛋白含量须保证30%(幼虾35%)以上。开始1次·d-1,投麦麸、豆饼或颗粒饵料,并添加鱼粉等动物性饵料。投饵量占虾存塘量的3~6%,根据吃食情况,及时增减调整。当抱卵青虾产卵后,可连续1周用豆浆全池泼洒,保持池水的肥绿,保证刚孵出的幼虾有足够的营养,提高幼虾的成活率。4月以后,是虾脱壳频繁阶段,需增投适量的蚯蚓、螺肉、蚬肉等动物性饵料,以防同类自残。3月初,当沙塘鳢放入池塘后,先可用黄豆磨粉成豆浆,连续1周在每天7∶00—8∶00按1kg·667m-2的干黄豆用量进行全池泼洒,以培育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以保证沙塘鳢苗有充足的适口饵料。为加强饵料供应,可适时投放丝蚯蚓、糠虾、青虾苗等饵料,甚至可以投喂绞碎的野杂鱼和虾。

4.2.2 花白鲢的投喂

花白鲢以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其中白鲢主要摄食浮游植物,亦食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食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花鲢主要摄食浮游动物,辅食浮游植物,在人工饲养时喜食豆浆颗粒,也食豆渣、豆饼粉、菜饼粉、酒糟、麸皮、鱼粉等,也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所以养殖期间一定要保持池塘水质肥沃,浮游生物数量较多,这样才能为花白鲢提供充足的食物。人工投入饲料时,根据水温、藻类丰度、放养密度、鱼的摄食情况来调整,正常的投喂量在1.5~4%。投喂一定要保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花白鲢早期可使用粉料投喂,待鱼生长到0.5kg后便可选择1.0mm粒径的膨化料。花白鲢更喜食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饲料最好使用超微分数,原料粉碎后90%可以过80目筛为佳,这样可以提高花白鲢的消化吸收效率及生长速度,同时降低饵料系数,减少N、P的排放,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日常摄食的饲料,蛋白含量在30%以上、脂肪在4%以上最佳,原料的选择最好以动物性蛋白最佳,植物性蛋白原料以花生饼效果最好,在饲料的档次方面最好选择高档料。

4.3 水质管控

4.3.1 水质标准

养殖的全程要做好池塘水质的管控。沙塘鳢和花白鲢生长要求水温13~32℃,养殖的适宜水温为20~26℃,pH值为7.0~8.5,溶氧量在4.0mg·L-1以上,氨氮含量在0.03mg·L-1以下,盐含量在0.5%以下,透明度在30~40cm,水位保持在1.5m左右。

4.3.2 更换新水

养殖中要保持水质清新,每7~10d向池塘加注10~20cm的新水,20~30d换水1次。夏天可适当加大换水量,换水采取先排后灌或同时排灌的方法。

4.3.3 水体消毒

池塘水体应每月1次使用溴氯海因、碘制剂等消毒剂进行预防性消毒。还可以适时使用7.5kg·667m-2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1次。

4.3.4 培水追肥

养殖期间,可视水色情况进行追肥,保证水体中有效氮浓度保持在0.3mg·L-1以上,有效磷浓度保持在0.04~0.05mg·L-1。一般4—6月,每隔10~15d可施肥1次,用过磷酸钙10kg·667m-2、尿素5kg·667m-2追肥肥水,7—9月由于投饵量大,水温也较高,水质较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施肥。9月以后天气转凉,水质逐渐变瘦,这时可适量施肥。追肥常采用全池泼洒的方法,要少量多次、少量勤施,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

4.3.5 水草割除

如果水草生长过于旺盛,要定期进行割头,疏密2~3次,保持草头在水下20~30cm,以防水体溶氧量不足。对于枯死的水草,要及时进行清理。

4.3.6 增氧调水

一般晴天14∶00—15∶00开启增氧设备2~3h,阴天清晨3∶00—4∶00开机至日出时分,雨天半夜开机至日出时分。也可配合使用光合细菌(其兼具净水功能)。夏秋高温时节,可适当增加开机时间。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4.4 日常巡塘

做好日夜巡塘工作,观察池塘内鱼的活动与摄食情况以及水色、水质变化情况,定时测量溶氧、pH值、水温和氨氮等理化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加添新水、开启增氧设备和增减投饵量,确保池塘水质保持良好稳定的状况。

要及时消除池边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进行食台、食物消毒,以保护池塘卫生。

可适当进行拉网检查,不仅利于肥水,而且便于检查鱼的生长情况,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

要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对于死亡、病情严重的鱼,要及时捞出并进行深埋处理。

5 疾病防控

养殖中的病虫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提倡生态综合防治。要加强水体管理,科学合理的加水、换水,定期进行水体消毒。要加强对食台、养殖设施工具、鲜活饵料等进行消毒。

病害来源主要有自然条件、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条件下,鱼类所生活的水体、水温、酸碱度、盐度、溶氧量、水中的有毒成分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危及鱼类的生存。鱼体感染弧菌、水霉菌等会导致死亡,养殖过程中的管理不善、放养密度过大、饵料过多或投喂腐烂变质的饵料也会使鱼生病。人为捕捞、运输过程中的操作不当,也会使鱼体受伤。一般常见的鱼病,多数是由各种敌害生物传染或侵袭鱼体而导致的。

沙塘鳢、花白鲢容易出现的锚头鳋、水霉病和体表性疾病。在冬春交替季节,要及时做好预防工作。每月1次用生石灰溶水泼洒调节水的pH值,用量15~20kg·667m-2。定时更换新水和药物消毒,使用水霉净全池遍洒,连用2~3次。也可以使用敌百虫、亚甲基蓝等进行防治。青虾的纤毛虫防治可用纤毛净200g·667m-2进行全池泼洒。

需要指出的是,沙塘鳢是一种新的养殖品种,对各种药物的反应还不是很明确,因此,用药时应特别谨慎。

6 成鱼捕获

每年的10月以后,当花白鲢达1.5~2.0kg/尾,沙塘鳢达50~100g/尾时,即达商品鱼标准,可进行捕获上市销售。花白鲢可通过拖网先行捕捞,捕大留小。沙塘鳢可先通过传统的地笼张捕,最后进行干塘捕获。

7 亲本的繁育

沙塘鳢雌鱼和雄鱼1冬龄即可达性成熟,繁殖季节为4—6月。雌鱼产卵结束后即行离去,雄鱼有护卵的习性。若水温保持在27℃,7d左右受精卵即可孵化。

7.1 亲鱼池的选择

沙塘鳢的亲鱼需专池培育,池塘面积一般为3335~6670m2,水深1.5~2.5m。池底以沙壤土为好,底泥厚度约10cm。池塘经清塘、消毒、暴晒后注水。

7.2 亲鱼的放养

沙塘鳢的亲鱼一般从正规养殖场引进,也可以从商品鱼中挑选。为了防止近亲繁殖,亲鱼要从不同地区引进。亲鱼应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力强、无伤无病的个体,雌雄比例为1~3∶1,放养密度控制在150kg·667m-2左右。亲鱼放养前的水温和池塘水温差不要超过3℃,亲鱼放养后3d,池塘可用250g·667m-2二氧化氯片剂进行全池消毒。

7.3 饵料的投喂

为保证亲鱼的培育质量,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鲜活饵料的鱼、虾,亲鱼放养前可事先放养2倍于亲鱼体重的活饵料鱼虾,后期在沙塘鳢亲本繁育时,再适当加入活饵料。

沙塘鳢鱼苗孵化出膜3d后,卵黄囊消失,仔鱼能进行水平游动,这时即可开始投喂开口饲料。经过7d的管理,仔鱼即进入幼鱼期,鱼的体质有所增强,鱼苗摄食进入食性转换时期,投喂的饵料也随之发生变化。

沙塘鳢在仔鱼阶段主要饲喂红虫、卤虫。通常在鱼苗孵化前期即在池塘中培育红虫。用5kg·667m-2的干黄豆磨成浆或鱼颗粒饲料,均匀地投入池塘,每天投喂2次。也可以直接投喂捕捞后经过滤后的红虫,饲喂量以每次投喂2~3h后,池塘内肉眼看不到红虫为宜。如果红虫很快被吃完,则可以适当增加投喂量。

沙塘鳢在幼鱼阶段主要饲喂红虫、卤虫、红鲫鱼苗、丝蚯蚓等。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8%左右,每日投喂2次。也可以培育好的丝蚯蚓或抱卵青虾作为此阶段的饵料。

7.4 水质的管控

必须要保证良好的水质,定期冲水,创造微流水的环境,以保证亲鱼的良好发育,并刺激促进鱼体性腺的发育。

在苗种的孵化过程中,每天应检查卵的发育情况,观察是否有水霉病的发生,如有坏死卵应及时剔除。

应注意观察池塘内的水质状况,每天需及时清除水中的污物杂质,若水质较差,应及时换水。

为了防止鱼苗出现细菌性疾病,每天还要对水体进行消毒,通常用聚维碘酮均匀地泼洒入池塘进行消毒。

7.5 日常的巡塘

养殖过程中,白天和夜晚都要多巡塘。观察、了解亲鱼和鱼苗的摄食、运动和生长状况,定期监测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和pH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巡塘时特别要注意在产卵孵化时,不要使雄鱼受到惊吓而逃走,而让其安心护卵,以达到缩短鱼卵的孵化时间和提高鱼卵的孵化率。

8 效益和前景

沙塘鳢和花白鲢高效套养,互利共生,不仅可以提高鱼类的总产量,还可以发挥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沙塘鳢生活在水体的底层,捕食池塘中的野杂鱼,能明显抑制池塘中野杂鱼、虾的繁衍;其摄食所留下的残饵和排出的粪便,是培养浮游生物的良好肥料,同时还可提供大量的有机碎屑,为花白鲢提供食物;另外,沙塘鳢的摄食活动,能起到翻动底泥和搅动池水的作用,有助于上下水层的混合,从而增加池塘底层的溶氧量,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和营养盐的循环,促进物质能量的转换及再利用,提高水体的初级生产力。而花白鲢生活在水体中上层,主要以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使饲料能被多级利用;白鲢喜食沙塘鳢等鱼的粪便,花鲢更具有“水中清道夫”的称谓,花白鲢对清洁、净化水体、促进物质的循环与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沙塘鳢和花白鲢高效套养,充分利用了池塘水体空间,相对增加了放养密度,增加了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从而提高池塘的载鱼能力,提高了饲料和水体的利用率,养殖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同时,通过高效增氧、水生植物种植、甲壳动物利用等技术实现水质净化,很大程度上促使养殖中水污染问题得到充分解决,该养殖模式健康生态,对环境生态友好,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建湖县康鱼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基地位于江苏里下河地区建湖县恒济镇,水资源充沛,气候温和,为沙塘鳢和花白鲢的生长创造了很好的生长环境。公司2018年和2019年分别在10hm2和50hm2鱼塘示范“沙塘鳢和花白鲢高效套养”,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其中,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22400元·hm-2,具体的产量与销售收入如表1所示。

表1 产量与销售收入表

2019年平收沙塘鳢2500kg·hm-2,销售收入200000元·hm-2(80元·kg-1),花白鲢3000kg·hm-2,销售收入24000元·hm-2(8元·kg-1),合计收入224000元·hm-2。

猜你喜欢
花白亲鱼增氧
广东大花白猪的培育史与定向选择
饲料暴涨!今后养鱼如何赚钱?花白鲢成为渔民们心中的“白月光”
“四大家鱼”亲鱼的秋季培育技术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花䱻亲鱼池塘套养培育及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紫花白及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注水在四大家鱼亲鱼中繁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