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笑樱壶”的造型艺术与艺术魅力

2021-05-13 09:46蒋陈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壶嘴器型生命力

蒋陈萍

中国宜兴又被称为陶都,顾名思义陶的古都,紫砂陶文化从无至今流传到现在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紫砂作品的美就在于简约,不是典雅的造型与质朴的风格,经常给人一种古朴深厚的美感。在制作这种传统紫砂器形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细节与造型的简约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还是要看整体器型的比例构造和整体的风格气质,再从细节深入刻画,这种看似简单古朴的器型其实对制作者的审美艺术与紫砂技艺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这样制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有较高的审美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同时紫砂壶也是集观赏与实用于一体的艺术作品,这种简约的传统器型也逐渐成为了艺术品时尚主流,流传至今,非常有艺术魅力。

笑樱壶这一器型起源于明朝,原名叫做“三线壶”,器型扎实稳重,但是造型却简约有型,温婉如玉,古朴自然,到了1972年中日建交时,周总理把宜兴紫砂壶赠给日本首相,顾景舟就与高庄商定了将“三线”改名为“笑樱”,然后推荐给了周恩来总理。制作一把传统器“笑樱”看似简单,其实却是非常考验紫砂功底,在制作过程中是不能有一丝瑕疵和闪失的,一把优秀的紫砂光器是不需要过多的装饰与渲染都可以让这件作品表现出生命力与灵动。这把紫砂“笑樱壶”从线条来看非常优美流畅,整体是端庄古朴的风格,泥料手感非常好,微红的泥质颗粒感细腻,视觉感与立体感强烈,泡养过后更易出包浆,更加光滑细腻,温润古雅。

这件紫砂“笑樱壶”壶身饱满圆润,骨肉云亭,不失优雅之韵味。整个壶的造型是由上往下逐渐呈收敛的趋势一直到壶底,壶底的造型也非常有韵味,是一个圆底衔接壶身与壶底,把整壶的稳重端庄感表现得尤为到位;壶钮是一个花苞装的尖尖,与壶底的稳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显现出笑樱壶的精致与小巧;壶盖饱满拱圆,壶口与壶盖气密性绝佳,严丝合缝;肩颈线条优美,线条清晰爽快,整器的器型就是以圆润饱满为主,但细节之处尽显细致与精致;壶嘴是三湾流设计,出水爽利;耳型飞把与壶嘴互相呼应,壶嘴与壶把的斜角角度都比较大,和端庄敦厚的壶身相契合,更加凸显了器型的大气,古朴中又透露出一股华美的灿烂之气,真实妙不可言,惹人爱不释手。设计上来看更是虚实结合、空间层次感分明,空间明快,整体造型雅致,线条流畅。

这把紫砂“笑樱壶”作为传统器型已经是非常光彩夺目了,但作者依旧用了简单的泥绘装饰了这把壶的壶身。用紫砂泥浆堆绘在壶身,有一定的厚度,把装饰的玉兰花做得立体感十足,非常逼真,精细的雕琢让玉兰花与枝干更加有质感,更加惟妙惟肖,达到一种浅浮雕、薄意雕的艺术效果,最后再进行烧制,这样壶身的图案就栩栩如生,经过泥绘装饰的笑樱壶就变得更加清新自然了。这把壶的泥绘装饰手法是打破了传统光器的质量,更加丰富了紫砂文化与紫砂艺术的价值,这朵玉兰花的点缀装饰让这把笑樱壶更有生命力与灵动感。

紫砂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紫砂技艺也是紫砂艺术的生命力,要保持着生命力蓬勃向上,朝气蓬勃,必须要不断进步与创新,装饰的意义就是如此,既要符合当代的审美情趣,又要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这样的紫砂作品才是紫砂艺术的发展与要求,作者创作的这把紫砂“笑樱壶”正是结合了这些想法,如此一把笑樱壶确实让人“婴宁一笑解千愁”,让人心生大度包容之感,领略世间的美好事物与风景,用开阔明亮的心境去迎接这美好的世界与人生。

猜你喜欢
壶嘴器型生命力
贸易生命力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如梦似幻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顽强的生命力——蟑螂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小羊首圆炉
福州脱胎漆器器型创新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