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采穗圃建立与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2021-05-14 02:18黄开勇谭文婧何振革贺锦锋唐红亮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根颈母株苗高

陈 琴,蓝 肖,黄开勇,程 琳,谭文婧,戴 俊,何振革,贺锦锋,唐红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02;2.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广西融水545300;3.融安县西山林场,广西融安 545400)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作为广西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其造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全区人工林总面积和总蓄积量的25.4%和37.4%,是广西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核心基地的重要树种,在广西林业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1]。目前,广西每年杉木造林面积约6.7 万hm2,年需良种苗木约2.0 亿株。苗木质量是影响造林和林分培育效果的直接因素,在优选出丰富杉木良种资源的前提下,提高育苗技术、培育优质良种壮苗是提高造林质量和林木产出的重要环节[2-6]。杉木良种苗木可分为实生苗和无性系苗,不同的苗木类型在杉木定向培育中具有不同的优点。实生苗有利于培育杉木大径级材,无性系苗有利于培育杉木短周期速生材。广西主要以培育杉木实生苗为主,无性系苗培育技术的研究与运用较少[7-11]。广西杉木无性育苗技术主要集中在组织培养外植体方面[12-16],1995年开展过关于无性系扦插育苗的初步研究[17],此后未继续开展连续性研究,直到近年来又逐步开展较系统的扦插育苗技术研究[11],但在采穗圃建设方面仍未见文献报道。为解决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的技术问题,满足不同栽培模式的造林需求,本研究对杉木采穗圃的建立以及扦插育苗的部分环节进行研究,探讨如何高效培育穗条,为建立杉木无性系苗繁育体系提供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采用通过广西林木品种审定委会审(认)定的杉木良种轻基质容器实生苗中的Ⅰ级苗作为采穗圃的建圃材料,平均苗高(49.64±2.54)cm,平均地径(0.56±0.07)cm。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和融安县西山林场的杉木育苗苗圃进行。采穗圃于2014年2月建立,建立采穗圃时,通过直栽和斜栽两种方式栽植母株,每一畦面上平行栽植两行母株,行间距0.9 ~1.0 m,株间距50 ~60 cm,斜栽时以25°~40°角向畦面中央斜栽,栽植前每株施用40 ~50 g 复合肥或磷肥作为基肥。母株生长稳定后,对母株进行修剪去顶并向畦中央压条固定;后期对母株进行定期修剪,使其保持合适的冠形。2017年,对3年生母株采用紧贴根颈采芽和保留3 mm 左右根桩采芽两种方式,统计4—7月总共采集的萌条数量。挑选长度6 ~10 cm、半木质化的萌条进行采集,采集的萌条竖立放置在阴凉处,或装入底部有一层水的容器中,或置于较浅的流水中保存。

以大田扦插为培育方式,2015年5月对母株栽植后采集的第一批和第三批萌条的扦插效果开展对比试验,统计扦插成活率、苗高、地径和抽梢率等指标;2016年和2017年4月以磷肥作为基肥开展施肥试验,设置施基肥和不施基肥两种处理,统计扦插成活率、苗高和地径等指标。以大田扦插和容器扦插为培育方式,容器扦插采用椰糠+30%红心土作为扦插基质,2016年4—11月开展每月扦插对比试验,统计扦插成活率。扦插前3天,采用0.3%~0.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淋透苗床或营养杯表层2 cm 土层,用薄膜将床面或营养杯覆盖密封,扦插时揭开薄膜,用清水将床面或营养杯彻底清洗后进行扦插。用大小适宜的木棍插孔,孔深约2 ~3 cm,将萌条放入孔中,用木棍培土压实后浇水,并进行日常的苗期管理。

1.3 数据处理

扦插后定期对苗木进行苗期生长量监测,测定指标为成活率、苗高、地径和抽梢率。设置3 个重复,每个重复测定40 株,共测定120 株。测定时,剔除四周边缘行3 行,消除边缘效应。采用卷尺测量苗高(精确至0.01 cm),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地径(精确至0.01 mm)。

采用Excel 2010 和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 新复极差法比较不同处理间的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植方式对母株生长及萌芽效果的影响

直栽更有利于母株生长,母株快速生长变粗壮,有利于基部萌芽;斜栽母株生长相对较慢,母株整体长势较直栽差,但斜栽根颈处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更大,基部萌芽后萌条采光较好(表1)。母株栽植后第2年,直栽母株萌条采集量高于斜栽母株;第3年和第4年,两种栽植方式的萌条采集量差异不大。

表1 不同栽植方式母株萌条平均数量Tab.1 Average number of sprouts of mother plants by different planting methods(strip/plant)

2.2 不同采芽方式对母株萌芽的影响

紧贴根颈采芽后,母株萌芽较慢,4—7月萌条总产量为219 条/株;保留3 mm 长根桩采芽后,母株萌芽较快,4—7月萌条总产量为284 条/株(表2)。萌芽后,在萌条基部3 mm 内,萌条与根颈交接处有对称的萌芽点,萌条长至5 ~8 cm 时,基部的萌芽点萌发新的芽尖,若紧贴根颈采芽,萌条基部与根颈连接处的两个芽尖均被剪除,后期母株需重新萌芽,重新萌芽至可采芽的时间比由已经萌发的芽尖生长至可采芽的时间推迟约20 天,在扦插季节,将大大降低扦插效率。

表2 不同采芽方式对母株萌芽的影响Tab.2 Effects of different bud collection methods on germination of mother plants

2.3 基肥对扦插成活率及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影响

2015年,施基肥苗木的地径显著大于未施基肥的苗木(P< 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表3)。2015与2016年,施基肥苗木的苗高和地径均大于未施用基肥的苗木。施基肥的苗木扦插生根后,较未施基肥的苗木青绿,抽梢较快,苗木总体生长较均匀。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育苗前采用磷肥作为基肥。

表3 施用基肥与不施用基肥苗木成活率、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对比Tab.3 Comparison of survival rate,height and ground diameter of seedlings with and without base fertilizer

2.4 萌条采集批次对扦插效果的影响

第一批萌条扦插效果较差,其扦插成活率、苗高和抽梢率极显著低于第三批萌条(P<0.01),地径显著小于第三批萌条(P<0.05),第二批萌条质量与第一批差异较小,未对第二批萌条进行对比试验(表4)。第一批萌条多数较细且生长缓慢,扦插4个月后,有32.24%的萌条仍未抽梢,部分萌条发黄难以抽梢,生长也不均匀。第三批萌条扦插4个月后,94.44%的萌条已抽梢,生长良好,苗相整齐。母株栽植后,建议进行2 ~3 次除萌处理,将第一批和第二批萌条去除,若第三批萌条仍较细,建议去除,若第三批萌条较健壮,则可开始采穗扦插。

表4 第一批萌条与第三批萌条扦插效果对比Tab.4 Comparison of cuttage effects between the first batch of sprouts and the third batch of sprouts

2.5 不同时节扦插效果比较

4—6月扦插成活率较高,大田扦插的成活率均达93%以上,显著高于7—8月的扦插成活率(P<0.05);容器扦插的成活率均达95%以上,显著高于7月和10月的扦插成活率(P< 0.05)(表5)。7—11月大田扦插的成活率均达85%以上,容器扦插除7月的扦插成活率稍低(84.89%)之外,8—10月扦插成活率均达90%以上,说明扦插在4—11月均可开展,4—6月是扦插育苗的最佳季节,7—9月受高温影响,成活率有所降低,若在多功能育苗大棚里仍可开展扦插育苗工作。与大田扦插相比,在育苗大棚内采用营养杯进行扦插,其扦插成活率总体表现优于大田扦插。

表5 不同月份扦插效果对比Tab.5 Comparison of cuttage effect in different months (%)

3 结论与讨论

杉木扦插育苗技术包括采穗圃建立和扦插苗培育。采穗圃建立这一环节至关重要,采穗圃所培育的萌条质量直接关系到扦插苗培育的质量和数量。本试验证明,母株直栽和斜栽仅对初期萌条有影响,待母株生长稳定,随着萌条采集批次增多,两种栽植方式对萌条数量和质量影响不大。在母株栽植时,更应考虑如何将母株培养粗壮、合理修剪以培育出更多优质萌条。

紧贴根颈和保留3 mm 左右根桩采芽两种方式对采芽后新芽萌发速度影响显著,紧贴根颈采芽使后期采芽时间推迟约20天,导致在适合扦插的最佳季节获取不到足够的萌条而大大影响苗木产量。因此,在采穗圃管理过程中,要分扦插季节和非扦插季节管理采穗圃,在扦插季节,应采用保留3 mm左右根桩采芽的方式,加速萌条萌发;在非扦插季节,除萌时应紧贴母株根颈剪芽,可减缓下一批萌条萌发速度,节省人力物力。

施基肥与不施基肥对扦插成活率影响不大,但对萌条生根、抽梢及后期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施基肥后进行扦插。

大田扦插和育苗大棚内容器扦插的效果表明,4—6月扦插成活率较高,扦插后3个月内萌条生长稳定,至抽梢期,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无明显变化,在此期间可以施用叶面肥,促进萌条生根和抽梢。

猜你喜欢
根颈母株苗高
末次刈割时间对3种紫花苜蓿越冬前后根颈非结构碳氮含量的影响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2种萝卜母株处理方法对萝卜大株采种的影响
扁蓿豆根系及根颈形态变化与抗寒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秋末刈割对沙地苜蓿冬季根颈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
紫花苜蓿根颈生长多样性研究
水平压条繁育苹果自根砧苗木技术要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