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探讨

2021-05-14 12:05杜迎新
锦绣·上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有效措施心理健康教育

杜迎新

摘要:学生是社会的栋梁,学生的成长关系到了社会的整体性发展,我国对学生的教育问题非常重视,尤其是针对小学教育,教育研究工作从未停止,在小学阶段,除了必要的文化课程之外,还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就是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推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应用正确的方法,提升教育工作有效性,避免学生对心理教育内容产生抗拒。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分析;有效措施

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种成长主要体现在身体机能和心理两个层面上,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许多的因素都会对小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和冲击,引发各种不良心理问题,对小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基于此,我国的教育部门在小学阶段开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力求为小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教育模式的创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培养更加优质的人才,为小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成长基础。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的社会环境非常复杂,小学生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学校已经不再是无懈可击的堡垒,一些不良因素很容易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冲击,尤其是在信息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普及,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大,小学生可以依靠网络接触到更多的外界信息,而网络中的信息内容包罗万象,充斥着大量的不良内容,一些负面的内容,会对小学生的发展产生很大阻碍,致使小学生形成消极的学习生活态度。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对不良诱惑的抵抗力较弱,而且小学生的心理可塑性很强,很容易给消极思想带来可乘之机,形成不良习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指导,学生们的心理问题频发,许多的学生都存在偏激、孤独的情绪,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以在心理层面上对学生进行疏导,采取针对性的方式,帮助学生排除心理上的顽疾,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在学习和生活中充满活力,与老师和同学积极的交流,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基于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老师必须要基于这项工作高度重视,通过合理的措施,充分的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为小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有效抵御不良思想的冲击。

2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有效措施

2.1做好小学生心理活动调查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具有针对性,不能盲目性的对小学生进行教导,这种教育方式效率不高,效果较差,而且由于针对性不强,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被严重削弱。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之前,一定要做好小学生心理活动调查,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波动情况,调查工作一定要细致全面的开展,抓住小学生的个人喜好,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在充分调查的前提下,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会显著增强,更加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为小学生设置问卷,提出各种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回答,然后老师把这些问卷进行回收分析,总结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方式,及时的发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好引导和心理疏导,充分的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加强正面教育,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开展多项活动,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学校开展的文体活动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活动全面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對事物处理的方式方法的积累老师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去做一些公益性活动 . 加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感悟和对感恩思想的体会只有孩子们亲身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并引导他们去学习和改变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从小树立目标,去追求生活。学生家长也要结合学校的要求进行教育方式的调整,借助家长会和学校的交流平台,积极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孩子建立交流关系,构建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主动从教师那里获取心理教育方法指导,提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质量。

2.3注重情感教育,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和传统的小学教育对象相比较,现阶段的小学生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习惯于对小学生一味进行说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逐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生建立和谐的沟通关系,利用师生聊天以及共同活动等方式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尽量引导和鼓励学生,避免过于严厉或者当众责备学生。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情感等方面全方位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情感上的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随着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心理也在不断的成熟,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干扰,衍生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种情况对于小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学生的成长问题备受关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小学老师的必要任务,老师需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加强情感教育,营造和谐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小学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研究[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0-22.

[2]应斯斯.试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43.

[3]杨阳.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与“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中),2019(12):1.

[4]党鸿斌.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探析[J].新课程(中),2019(12):2.

猜你喜欢
有效措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