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2021-05-14 12:57谭小波
锦绣·下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信息技术

谭小波

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数学类的竞赛正在不断的变多,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变得至关重要。数学的核心素养生产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且能提升学生的主观思维能力及观察力,同时还能够更好的对其向数学领域的前沿引导。在我国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应该再单纯的停留于只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上,更应该注重于多方面开拓数学逻辑能力,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引言:

数字建模简单的来说,就是运用数学语言符号来表达对于抽象问题的一个理解过程,小学阶段的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够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同时,构成初步的模型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同时为小学生向更高年级层次的数学迈进打下扎实的基础。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能力,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建模能力的培养与形成,能够使他们对以后的知识进行一个更大程度的利用。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充分的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设备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字建模能力。

一、展示教学的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建模的趣味性

就小学阶段的教学基础来说,提供一定的情景创设教学,在数学中能够更好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其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情景教学也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感受数学独有的知识魅力。数学是一门抽象化的逻辑思维学科,它的部分问题难度较大,且学习的过程十分乏味,这就导致了小学生普遍在学习数学时的积极性不高。信息技术能够以多样化的方式,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表达一些数学的思想,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讲述“运动周长“”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设备的电子白板为同学展示如下情景:将小红、小明、小刚三位动动员拖出,然后讲解。小明在操场上奔跑到了操场的中心位置,用时一分三十秒;小红和小刚成功的跑完了一圈,分别用时89秒和奇76秒。通过运动白板展示运动员的跑步情形,以及最初的位置变化,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对运动周长的概念有所了解。进行动画的演示过程,不仅能够充分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够使他们对数学建模产生一定的兴趣[1]

二、形象化建模过程,辅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他们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较浅显。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引导、转化,让他们充分的理解问题的含义。如果学生在思维转化的过程中感觉比较困难,无法自主完成建模转化,那么教师就要开始一步步的进行引导教学,用更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并且通过信息技术将其建模的过程进行形象化的处理,实现帮助学生理解,并且建设建模的一个过程。         例如,講解“圆形的运动”一课中,以轴对称图形为例。教师在教学使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具有轴对称特点物品的视频,向学生提出疑问。通过视频演示做到一定的认知,后利用电子信息软件引导学生明白轴对称的概念,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的程度,更加直观的建立起数学建模与实际问题的关系转化,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2]

三、拓宽教育资源,实现自主学习

对于小学生的数字建模能力的培养,需要先使其掌握课本知识,然后逐步培养数学知识素养。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和研究,通过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逐步转变思维模式,形成一个数字建模的思维转变。在对学生进行建模能力培养时,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消化知识,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掌握。然后,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让学生能够在知识理解的过程中主动地参与到数字建模的过程中,为学生建模思维能力的转换提供一个优秀的平台,使其得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条形图统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可以采用一个分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完成一个条形统计图的数字建模为目标,让学生通过收集不同的素材,在互联网上自主查找资料,通过信息设备来进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能在互联网上通过收集不同的资料,例如城市一年不同月份下雨的天数等,进行条形图的统计建立。有的小组还将某国外品牌一年中销售鞋子不同种类的销售数量作为数据,建立图表。还可以利用更多其他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数字建模过程中得到建模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引导数学经验、积累建模素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较少,对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转变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抽离出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积累数学的生活经验,切实为数学建模积累一定的丰富的素材,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用不一样的思维来观察世界。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学建模的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巧妙的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突破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字建模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借助广阔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为自己的数学建模能力创造一个很好的途径,为其以后的数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文霞.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数学建模能力[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00(005):139.

[2]:王娟.聚焦核心素养——巧用现代技术提高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J].考试周刊,2019,000(012):80.

猜你喜欢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试论数学教学中学生“建模能力”培养的研究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初探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谈小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